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香港逆行者】盧寵茂:身不在港 心沒離開

美善人生

【香港逆行者】盧寵茂:身不在港 心沒離開
美善人生

美善人生

【香港逆行者】盧寵茂:身不在港 心沒離開

2020年03月02日 11:23 最後更新:03月03日 08:16

盧寵茂:「敵人不是武漢,敵人是病毒。幫國家,也幫香港。」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內地與香港醫療系統備受壓力,但多得一班前線的醫護人員,繼續緊守崗位。香港肝臟移植權威,現為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院長的盧寵茂就是其中一位,雖然他不在香港,被稱為「杏林聖手」的他,即使在不同崗位,面對任何病疫時,也覺得責無旁貸。

盧寵茂現時選擇留守在深圳照顧病人,甚至有計畫到武漢醫院支援。

盧寵茂現時選擇留守在深圳照顧病人,甚至有計畫到武漢醫院支援。

盧寵茂現時選擇留守在深圳照顧病人,甚至有計畫到武漢醫院支援。疫情未爆發時,他深港兩邊跑,日出到深圳而作,日入回香港而息。但當疫情爆發後,由於實施臨時檢疫措施,由來地回港需隔離14日,無法再兩邊跑,盧寵茂同大多數習慣穿梭兩地的港人一樣,面臨抉擇。

最終盧寵茂選擇在這段抗疫時期留在深圳,但這不代表他放棄香港,相反他認為人在深圳,也幫助到香港。港深兩地唇齒相依,盧寵茂作為港大深圳醫院的院長,他見到有不少港人住在深圳,醫院會為他們提供服務,確保港人孕婦、甚至癌症患者,即使於疫情爆發時,也能獲得適當的醫療照顧。此外,盧寵茂也認為,留在深圳也可以在科研和教學上,協助香港培訓醫療人才:「即使離開了香港,心也在香港,所做的一切也在幫助香港。深港兩地,合作就共贏。」

一個人在深圳,盧寵茂難免想起在香港的家人。

一個人在深圳,盧寵茂難免想起在香港的家人。

他從2月8日起留在深圳,起居生活也在醫院辦公室。每天早上8時15分開會討論最新疫情、防護措施和救治情況,工作十多小時,至今每天如是從沒間斷,不論說放假,休息時間也不多。

盧寵茂這段日子深圳,生活上變化很大。當地因為沒有餐廳做門市,所以包括他在內,所有醫護人員等一天三餐也是叫外賣,也沒人幫忙洗衣服、沒有電視機等等。一個人在深圳,生活解決到,但難免想起在香港的家人:「毫無疑問,最想念的當然是家人,整頭家還有數隻愛犬。」

盧寵茂在疫情期間,在深圳醫院「搏到盡」。

盧寵茂在疫情期間,在深圳醫院「搏到盡」。

面對疫情持續肆虐,內地民眾多個城市封城,官方亦不鼓勵民眾隨便出門。長時間在家,難免會「『藕』到出菇」,影響心情。但身在內地的盧寵茂卻了解到內地同胞的積極心態:「與內地同事或朋友聊天,大家認為一生人從未對國家有貢獻,現在發覺有貢獻了,便是在疫情期間留在家裡。我覺得這個看法很正面。」盧寵茂深受感動,所以在疫情期間,在深圳醫院「搏到盡」。

在疫情還未全面爆發時,盧寵茂說港大深圳醫院就積極做準備迎戰,積極防控防疫:「當全深圳甚至全廣東發現了第一個新冠肺炎確診個案時,就在我們醫院診斷出來,那個是家族式感染個案。在短時間內做了基因快速測試。那個時候,我們的醫院是『零感深』。」甚至深圳血庫緊張,他也去了捐血。

有不少港人住在深圳,醫院會為他們提供服務,即使疫情爆發期間也如是。

有不少港人住在深圳,醫院會為他們提供服務,即使疫情爆發期間也如是。

除了留守深圳,盧寵茂與同事亦準備好行李以及所需物資,隨時可以馳援武漢:「敵人不是武漢,敵人是病毒。大家應該要一起對抗病毒,特別是幫助武漢,如果湖北能夠控制疫情,就會令全國、香港,甚至全世界都會安心。」

盧寵茂就認為,大家必然戰勝疫情。疫情凱旋他第一時間想做甚麼?他說:「最想同家人打邊爐。」

天文館專家長途跋涉1300里走進鄉村小學開展流動科學課,佈置有趣功課為學童科普天文知識。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據《大米Video》報導,北京天文館首席科普專家寇文近日攜帶100份特殊禮物,跨越1300里來到河南一所鄉村小學,為孩子們開設了一堂別開生面的「流動科學課」。這名58歲的專家不僅親自授課,還佈置了一項有趣的功課,旨在讓更多孩子了解天文的魅力。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據悉,寇文從2003年開始進入天文館工作,從事天文科普進學校組織大家進行觀測活動,至今已有20年時間。2020年時,寇文所在的天文館和北京科學技術出版社為了致力於通過線上和線下方式普及天文知識,尤其注重偏遠地區。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為此,他們精心策劃了一個「上知天文」的社交平台帳號來傳播這個天文知識,至今已經堅持了4年。現時,該短視頻平台已經發佈了461條短視頻,其中還有很多短視頻被當成教學課件,讓孩子對天文學能有更深入了解。

影片截圖

影片截圖

而此次來到這裡進行科普,為了讓課堂內容變得生動有趣,寇文佈置了一項利用星圖尋找星星的功課,讓孩子們獨立地使用星圖找到天上的星星,從而親身體驗天文學的魅力。寇文看到課堂上這些5、6年級的學生眼神中閃爍著好奇和渴望知識的光芒時,他就感到一切辛苦都是值得的,「看到孩子眼裡的光,我就有成就感」。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