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丙子戰爭朝鮮成為清藩屬 國內仍暗地用明朝年號

史空穿梭

丙子戰爭朝鮮成為清藩屬 國內仍暗地用明朝年號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丙子戰爭朝鮮成為清藩屬 國內仍暗地用明朝年號

2020年03月07日 10:00

後金國力在東北日漸壯大後,皇太極便派兵染指朝鮮半島,朝鮮不敵後金的強大軍事實力,被迫議和並結盟。

當時朝鮮的君主仁祖,只是口服心不服,甚至收留明朝和後金戰敗逃至朝鮮的將領,名為結盟,但實際上與後金持敵對態度。公元1635年,朝鮮撕毀了與改國號為大清的城下之盟。皇太極當時甚為憤怒,並於翌年再次出兵,親征朝鮮。

朝鮮仁祖 (網上圖片)

朝鮮仁祖 (網上圖片)

皇太極令多爾袞、豪格分統左翼滿洲、蒙古兵,從寬甸入長山口;另一支部隊,只有三百人,裝扮成商人,突襲朝鮮王都漢陽城;並由多鐸、岳託等人率數千兵馬接應。皇太極與代善率其他各路軍馬進攻朝鮮,史稱「丙子戰爭」。

清軍與朝鮮軍隊交戰。(網上圖片)

清軍與朝鮮軍隊交戰。(網上圖片)

戰事經過一年之後,正月三十日,仁祖在南漢山城被清兵圍困數月之後,終於向清太宗皇太極投降,史稱「丁丑下城」。滿清將仁祖的嫡長子昭顯世子扣為人質,既是清朝鉗制朝鮮的手段,也是清朝要挾朝鮮攻打明朝等行動的籌碼,同時又含有清朝扶植朝鮮親清勢力的意圖。自此之後,朝鮮成為清朝的藩屬國,並徹底斷絕了與原宗主國明朝的關係。

馬關條約令朝鮮擺脫了滿清的控制。(網上圖片)

馬關條約令朝鮮擺脫了滿清的控制。(網上圖片)

滿清的兩次入侵朝鮮,給當地百姓帶來了深重的災難,令朝鮮人對清朝非常反感,稱呼滿人為「胡虜」。朝鮮當時僅僅在外交上使用清朝年號,在國內則不使用,不少士人都反滿崇明,甚至使用「崇禎」、「後崇禎」等年號。直至1895年4月17日,清軍戰敗簽署《馬關條約》,朝鮮終腳離清朝的控制。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楚共王狩獵失弓 「楚弓楚得」不氣憤

2024年04月19日 20:00

「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漢代劉向所寫的《說苑》,在《至公》中有提及:「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病逝,其子熊審繼位,是為楚共王。基於父親一生戎馬稱霸中原的豐功偉績,楚共王即位後自然不敢怠倦。在料理完楚莊王的喪事後,楚共王馬上就收拾好心情,準備在政壇上大展拳腳。他一方面與齊國結盟,另一方面則繼績與晉國及其盟國打好關係。利用楚莊王的聲威,在短短兩年間,楚共王就與多國諸侯達成盟約,成功結下蜀之盟,讓楚國霸業達到鼎盛時期。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在政務之外的餘閒時間,楚共王最愛到郊外打獵騎射,所以在獵場可以經常看到他被侍衛圍繞、在快馬上執弓獵獸的身姿。由於喜愛狩獵,所以楚共王專門打造了一把弓。這把弓精美且結實,令楚莊王對它愛不釋手。要是哪天沒有對弓弦進行保養,楚莊王都會感到坐立難安。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有一天,他外出打獵。恰好面前出現了一隻獵物,楚莊王自然緊緊追趕。可就在越追越近,手往弓囊一探時,楚莊王卻發現他的愛弓不見了!隨行的從僕為好弓的丟失而感到可惜,一致認同地對楚共王說:「大王,讓我們回頭沿路把弓找回來吧!」沒想到,楚共王居然搖了搖頭拒絕道:「不必去尋找了!這弓丟在楚地,相信拾者也當是楚國人。既然同是楚國人,就沒有必要再去尋找它了。」隨從人員一聽,邊點頭、邊欽佩地說:「大王英明!」於是,他們繼續他們的打狩之旅,並沒有再去尋找弓弦。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意思是指自己雖有得失,但由於受益者是自家人,所以好處並沒有外流;含褒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