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彭博經濟學家料中國首季GDP增長放緩至1.2%

錢財事

彭博經濟學家料中國首季GDP增長放緩至1.2%
錢財事

錢財事

彭博經濟學家料中國首季GDP增長放緩至1.2%

2020年03月06日 13:58 最後更新:16:46

新冠疫情對全球供應鏈造成打擊,彭博經濟學家奧利克(Tom Orlik)估計,中國首季GDP增長將急降至1.2%,亦正加速全國經濟增長放緩。他指目前是供求失衡的問題,憂慮各國減息舉動反而令情況更壞。

AP圖片

AP圖片

奧利克表示,今疫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大過2003年的「沙士」,上月的數據較想像中差,故估計中國首季GDP增長只有1.2%,較最初預測的5.9%大跌4.7個百分點。但由於中國新增確診人數減少,市民陸續復工,並預計中國有大型刺激措施,相信中國仍然計劃今年將GDP從2010年翻倍,故有望疫情過後出現V型反彈。

奧利克指出,中國的經濟需求降低,首當其衝是香港,因為本港非常依賴中國遊客。他稱,供求失衡亦已引發連鎖效應,包括日、韓等鄰近國家亦爆發疫情,令GDP受創;而其次是巴西、澳洲、智利等商品出口國家,近期農產品價格因中國需求減少而下跌,衝擊這些國家經濟。但奧利克指出,雖然西方國家亦有一定影響,但由於出口到中國的供應不多,而商品價跌下跌亦可從中受惠,經濟損失相對較低。

內地經濟下滑,香港首當其衝。(資料圖片)

內地經濟下滑,香港首當其衝。(資料圖片)

他又指,疫情的經濟影響,開始從中國蔓延至全球,將危害到全球增長急降,多國面臨衰退風險,最壞情況造成2.7萬億美元的經濟損失。他預期各國會推出更多經濟刺激政策,但對成效抱質疑。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奧利克解釋,目前多個工廠停運,不少市民在家工作,當供應不足時以貨幣政策刺激需求,只會令情況更壞,「你不會創造增長,只會推會推高通脹」。他續指,日本及歐元區的利率已是零,甚至實施負利率,當中疫情重災區的意大利負債繁重,目前已沒有太大寬鬆空間,低息環境的美國減息亦有限,因此對各國的應對方法不感樂觀。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人行:存量貨幣不低 貨幣總量增長可能放緩

2024年04月18日 16:00 最後更新:16:49

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司長鄒瀾表示,未來貨幣總量增長或放緩,但不意味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減少。

AP圖片

AP圖片

他指出,目前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超過300萬億元人民幣,總體來看,存量貨幣確實已經不低,而龐大貨幣總量增長可能會放緩,數據上會有擾動,不宜做簡單的同期比較。

但他強調,並不意味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減少,真正需要資金的高效企業,反而會獲得更多融資,認為是金融支持質效提升的體現。

Shutterstock圖片

Shutterstock圖片

鄒瀾說,現時經濟結構調整加快推進,房地產市場供求有重大變化、經濟更為輕型化,信貸需求較以往轉弱,信貸結構優化升級,但各方面對變化有認識和適應過程,一些銀行經營模式和內部考核仍有規模情結,超過實體經濟有效融資需求;部分企業則以自己優勢地位,以低成本貸款融資,買理財、存定期,或轉貸給其他企業,主業不賺錢,金融反而成為主業,因而容易形成空轉和資金沉澱,降低資金使用效率,相關部門將加強對資金空轉的監測,完善管理考核機制。

他認為,未來隨著經濟轉型升級,有效融資需求恢復,社會預期改善,資金沉澱空轉現象也會緩解。

對於實際利率是否過高,鄒瀾認為,不同行業和企業感受不一,央行將結合經濟回升趨勢和經濟轉型形勢,繼續密切觀察,要將名義利率保持在合理水平,亦要充分考慮高質量發展需要,避免削減結構調整動能,防止利率過低,導致內卷式競爭加劇和資金空轉,造成物價進一步降低,相互形成不良循環。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