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北宋瘟疫蔓延時 仁宗如何帶領子民走出災情?

歷史長河

北宋瘟疫蔓延時 仁宗如何帶領子民走出災情?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北宋瘟疫蔓延時 仁宗如何帶領子民走出災情?

2020年03月25日 10:00 最後更新:17:05

間接防止飢民災民淪為盜賊。

「瘟疫」古今中外都與歷史共存,有的國家民族在瘟疫中滅亡,也有不少成功走過來。回顧中國歷史,北宋盛世仁宗掌朝時,也經歷幾次瘟疫。宋仁宗在史上著名仁慈寬厚,瘟疫流行時他如何應對,如何帶領子民走出瘟疫?

清明上河圖中市中心的藥房 (網上圖片)

清明上河圖中市中心的藥房 (網上圖片)

據《宋史》記載,宋仁宗知道境內大瘟疫,百姓受難時,不是下令處罰官吏,也非歌舞昇平掩蓋災情,而是「脫下天子的龍袍,暫離正殿,不受朝賀」,奉天行道的天子奉天行道之職,責罰自己失責。他減少自己的膳食,停止娛樂,誠懼內省,查察自己掌政是否違反人道,是否符合天道。

此外,宋仁宗更積極賑濟救災,下詔傳達對受災百姓的悲憂、哀憐之情,化悲憂為行動,下令賑濟,救災安民。天聖六年(公元1028年),仁宗剛剛繼統之初,臨安就有大瘟疫。仁宗拿出自己的錢給貧民就醫買藥,又買棺收斂死者,撫恤死於瘟疫軍人家屬。

宋仁宗 (網上圖片)

宋仁宗 (網上圖片)

由於疫中生病的百姓缺乏治療的處方和救藥。慶曆八年(1046年),仁宗頒布《慶曆善救方》,由官方給予病民金錢和藥物治療。京師發生大瘟疫,仁宗先想到的就是窮困貧病的人家,命令太醫找來善於把脈的人,就近在各縣衙門為貧民開設了公診、給藥。這是免費的「義診」。同時又免除租用公家和私屋者十天房租。仁宗將哀憐百姓之情直接使在刀口上。

為幫助百姓抗疫,仁宗命宮中太醫為百姓研究抗疫藥方,一度命內侍拿來稀有的「通天犀」,讓太醫鑑定分析藥性是否合用,當時內侍李舜舉了解是珍稀寶藥,請求留下供皇上御用。豈知仁宗不高興,說著就把通天犀打碎了。

仇英《清明上河圖》中描繪務農情況 (網上圖片)

仇英《清明上河圖》中描繪務農情況 (網上圖片)

到了慶曆八年末,異常大雨成災,百姓田地被毀,穀物歉收,飢民流離失所。仁宗拿出內藏錢幣、絲帛給三司,用來貿易、調度穀糧,賑濟災民。令地方官府建立庇護房舍,安置災民。次年又下詔用二十萬緡錢買穀種,分配貧民重新種植穀物,重建新生活。對那些因受災而飢餓偷盜的都從輕發落,獄中罪人減罪一等。

在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河北再現瘟疫,仁宗遣派特使頒藥賑災;七月時,下詔各州買藥治療百姓。除了醫療安民,他還及時有實質救濟,該年六月,下令免除河北復業百姓租賦二年,十一月仲冬,下詔賑濟河北災民,凡是年紀八十歲以上和重病不能自理者,都可得給米一石、酒一斗。在嘉祐年末(公元1063年),又下詔給無主的死者埋葬。

《清明上河圖》局部 (網上圖片)

《清明上河圖》局部 (網上圖片)

仁宗處處以安養百姓為懷,思慮百姓生死大事,施惠百姓也寬厚。慶曆初年(公元1041年),他就下詔國內各地立義倉,到了嘉祐二年(1057年),又詔天下設置廣惠倉。這些義倉在災害發生時都能及時發揮效用,使得老幼貧疾得到養護,這種制度影響有宋一代,累朝相承。

在宋仁宗寬厚為民的親政下,許多忠臣、賢良官吏都得鼓舞,響應仁政。例如,富弼治理青州(位於今山東省),置房舍十多萬間收養流民重建生活,救活五十餘萬人;治理鄆州(在今山東境內)的劉夔開倉廩發糧賑濟饑民,救活無數人民,讓淪為盜賊者走回正路。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三位出自佛山高明譚姓革命家 其中一人更享年106歲

2024年03月29日 10:00 最後更新:11:02

在近代中國革命史上,難得出現三位一同出自廣東省佛山市高明區的譚姓革命家。他們儘管出身不同,年齡也有差異,卻不約而同踏上革命之路,史稱「革命三譚」。三譚是譚平山、譚植棠、譚天度的統稱,在廣東省佛山市有紀念三人的「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位於高明區明城鎮明七路325-6。

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 (網上圖片)

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 (網上圖片)

譚平山,1886年生,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新元坊人。1909年加入中國同盟會。中國共產黨早期組織58名黨員之一,是廣東黨團組織的創建者和領導者,也是中共三大中央委員、中共廣東區委書記、中共四大中央執行委員、中共五大中央委員、中央政治局委員。1924年1月,在中國國民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上,代表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向大會作工作報告。

譚平山銅像 (網上圖片)

譚平山銅像 (網上圖片)

第一次國共合作時期,曾擔任中共中央局駐國民黨中央黨團書記、國民黨臨時中央執行委員會書記、國民黨中常委、中央組織部部長、武漢國民政府農政部長等職。1926年代表中共出席在莫斯科召開的共產國際第七次執委擴大會議,並被選為大會主席團成員。他也是八一南昌起義發起人和領導者之一。

抗日戰爭和解放戰爭時期,譚平山在革命統一戰線上做了大量的工作。解放戰爭初期他與何香凝、李濟深等在香港組建了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並任中央執行委員會常務委員,後任副主席。1949年10月1日,譚平山隨黨和國家領導人登上天安門城樓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開國大典。新中國成立後,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員、人民監察委員會主任、民革中央副主席等職,同時還是第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委員、第二屆全國政協委員。1956年4月2日,譚平山在北京病逝。

譚植棠 (網上圖片)

譚植棠 (網上圖片)

譚植棠,1893年生,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濠基坊人。中國共產黨廣東黨組織的創建者和早期領導者之一。廣州農民運動講習所第一、二、三屆教員,第四屆主任。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譚植棠因患肺癆,秘密返回家鄉養病,與黨組織失去聯繫。1944年底,前往東江抗日遊擊區,重回革命隊伍。1945年冬,經周恩來親自審理,以中共中央名義正式批准恢復黨籍。新中國成立後,譚植棠由中共華南分局派往肇慶擔任西江行政專署工商科科長兼貿易、糧食、百貨三大公司經理。1952年「三反」即「反貪污、反浪費、反官僚主義」運動中,譚植棠受到不公平待遇。同年6月,在廣州去世。1979年9月,獲組織平反。

譚天度在三人中享有「百歲革命家」之名,直到1999年5月才以106高齡在廣州病逝。(網上圖片)

譚天度在三人中享有「百歲革命家」之名,直到1999年5月才以106高齡在廣州病逝。(網上圖片)

譚天度,1893年生,佛山市高明區明城鎮青玉坊人。中共「一大」期間的黨員,曾參加過建黨、建軍、工運、農運、青運、統戰等許多重大的開創性工作。大革命時期,譚天度曾引導陳鐵軍等一大批優秀青年走上革命道路,還同周恩來、陳延年、彭湃、鄧中夏、蘇兆征等並肩作戰,參加了省港大罷工、八一南昌起義。新中國成立後,曾擔任廣東民族事務委員會主任、廣東省委統戰部副部長、廣東省政協副主席等職,為省港兩地的統戰、僑務工作做出了重要貢獻,被稱為「百歲革命家」「世紀松」。1999年5月,在廣州病逝,享年106歲。

1920年10月20日,《廣東羣報》創刊,以陳獨秀為總編輯,譚平山編新聞,譚植棠編副刊。(網上圖片)

1920年10月20日,《廣東羣報》創刊,以陳獨秀為總編輯,譚平山編新聞,譚植棠編副刊。(網上圖片)

為了緬懷譚平山、譚植棠、譚天度三位革命人物,更好地讓後人學習「三譚」的革命理想信念和愛國主義精神,高明市人民政府於1998年建立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展館包括了紀念館、文化廣場等在內,其占地總面積近3000平方米,建築面積約326平方米,是一座仿古建築,分兩層,下麵有回廊,廊柱鋪設精緻瓷片,簷頂以玻璃瓦鑲嵌,外觀典雅大方。

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內三人的銅像 (網上圖片)

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內三人的銅像 (網上圖片)

展館展陳面積810平方米,首層正中央擺放著譚平山、譚天度、譚植棠的半身玻璃鋼雕塑像。首層左邊是接待室,右邊展掛國家和省領導人以及史學家的題詞。二層是70多平方米的展廳,由100多幅珍貴的歷史圖片和幾十幅頗具代表性的文字資料組成,中央設有10多平方米的展臺,擺放相關文物和研究書刊。

譚平山故居 (網上圖片)

譚平山故居 (網上圖片)

三譚革命事蹟展覽館於1997年12月被中共佛山市委、佛山市人民政府公佈為佛山市愛國主義基地,2014年12月被廣東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中共廣東省委宣傳部公佈為廣東省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17年6月被中共佛山市委組織部公佈為佛山市黨員教育基地。2013年12月被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公佈為廣東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2010年10月被中共廣東省委統戰部公佈為廣東統一戰線基地。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