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屍戰朝鮮》觸碰真實歷史 朝鮮灣商近水樓台主導朝中貿易

歷史長河

《屍戰朝鮮》觸碰真實歷史 朝鮮灣商近水樓台主導朝中貿易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屍戰朝鮮》觸碰真實歷史 朝鮮灣商近水樓台主導朝中貿易

2020年03月27日 10:00 最後更新:18:18

中國地大物博,為朝鮮商人及官員帶來極豐厚的好處。

《屍戰朝鮮》(舊名:李屍朝鮮)第二季結尾,有一村長說了一番話,似乎為第三季埋下伏線:「『生死草』是他兒子跟灣商去中國做生意時,從鴨綠江所得,到並帶回朝鮮種植試圖牟利。」所謂的「生死草」是劇情需要衍生的虛構物品,這裡不是談這個,而是那個經商媒介「灣商」,它觸碰到真實歷史。

更多相片
劇集截圖。

中國地大物博,為朝鮮商人及官員帶來極豐厚的好處。

劇集截圖。

劇集截圖。

劇集截圖。

劇集截圖。

《抗倭圖卷》局部 (網上圖片)

「灣商」就是朝鮮義州的商人。「義州」舊稱「龍灣」,故有「灣商」之稱。由於龍灣與明朝邊境只隔一條鴨綠江,是為中朝貿易的窗口,所以龍灣商賈是繼高麗首都開城之後,最具雄厚實力。

首爾大學收藏《義州北京使行路》局部,紀錄了朝鮮赴北京的路線,從右下角「灣上城」出發,一路向西北前進,沿途有「柵門」通行,柵門以內就是大清領土 (網上圖片)

明朝在歷經幾次反覆放寬收緊海禁政策,終於在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緩解海禁。而朝解與明帝國通商,也因「倭亂」而有了重大轉捩點。朝鮮由於日本入侵,國內物資嚴重不足。據朝鮮史料《光海君日記》記載,於「壬辰倭亂」爆發後的公元1593 年,朝鮮向明朝遼東都指揮使司發文請求,希望明朝與朝鮮於邊境交界處鴨綠江的江中小島貿易:「自經兵禍,農桑竝廢,一應官軍糧餉及本國經費,十分匱乏……遼東地方米豆甚賤,合無於中江去處姑開場務通行賣買等因。」

《萬國來朝圖》中的朝鮮使團 (網上圖片)

朝鮮方面經歷多次交涉,而明朝反應也非常快,僅 3 個月就答應朝鮮請求。而義州距離中江小島只有 4 里遠,自然是近水樓台先得月,靠中江貿易買入了大量糧食,既拯救了國內饑民,賺取暴利。據《明代中國與朝鮮貿易研究》中指,一匹棉佈在當時戰亂中的朝鮮,只能換不到1斗穀,卻可以在糧食價格較低的明朝商人手中,買到20 斗大米。

乾隆《萬國來朝圖》中,朝鮮使臣排在第一位,是為天朝的頭號藩屬 (網上圖片)

到了明帝國滅亡,滿清統治中原。清朝在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收復台灣後,隨即開放海禁。義州作為朝鮮與清帝國邊境接壤城市,在對清貿易地位舉足輕重。朝鮮方面,對清貿易佔據主導地位的是義州「灣商」。灣商通過結識常年出使清朝的朝鮮譯官,及賄賂邊境官員等,漸漸掌握對清貿易的主導權。

1904年朝鮮王朝漢城的南大門 (網上圖片)

灣商甚至參與使團前往北京,全面介入對清貿易。如公元1780年,乾隆帝八旬生日,朝鮮派往清朝的慶祝使團,就有灣商林景贊隨行。灣商們又與朝鮮最有實力松商,即開城商人聯繫一起,通過商房兼物流集散地「松房」,將進口商品銷往朝鮮八道。到了十八世紀中晚期,灣商與松商的勢力進一步壯大,並與朝鮮官員勾結,擴大對清貿易。

劇集截圖。

劇集截圖。

劇集截圖。

劇集截圖。

劇集截圖。

劇集截圖。

「灣商」就是朝鮮義州的商人。「義州」舊稱「龍灣」,故有「灣商」之稱。由於龍灣與明朝邊境只隔一條鴨綠江,是為中朝貿易的窗口,所以龍灣商賈是繼高麗首都開城之後,最具雄厚實力。

眾所周知,明朝和朝鮮在大多數時間都禁止民間商業往來,從前義州商販和明朝人做生意一旦被發現,往往要受到嚴懲。明朝立國之初,北方尚有北元殘餘勢力南下威脅,明帝國需在北方部署龐大軍力,對於東部沿海倭寇就只能死守。於是明朝實施「海禁」,僅允許貢舶到特定港口官方貿易,據《籌海圖編·開互市》載,只允許小部分剩餘物資能「官設牙行,與民貿易」。

《抗倭圖卷》局部 (網上圖片)

《抗倭圖卷》局部 (網上圖片)

明朝在歷經幾次反覆放寬收緊海禁政策,終於在隆慶元年(公元1567年)緩解海禁。而朝解與明帝國通商,也因「倭亂」而有了重大轉捩點。朝鮮由於日本入侵,國內物資嚴重不足。據朝鮮史料《光海君日記》記載,於「壬辰倭亂」爆發後的公元1593 年,朝鮮向明朝遼東都指揮使司發文請求,希望明朝與朝鮮於邊境交界處鴨綠江的江中小島貿易:「自經兵禍,農桑竝廢,一應官軍糧餉及本國經費,十分匱乏……遼東地方米豆甚賤,合無於中江去處姑開場務通行賣買等因。」

首爾大學收藏《義州北京使行路》局部,紀錄了朝鮮赴北京的路線,從右下角「灣上城」出發,一路向西北前進,沿途有「柵門」通行,柵門以內就是大清領土 (網上圖片)

首爾大學收藏《義州北京使行路》局部,紀錄了朝鮮赴北京的路線,從右下角「灣上城」出發,一路向西北前進,沿途有「柵門」通行,柵門以內就是大清領土 (網上圖片)

朝鮮方面經歷多次交涉,而明朝反應也非常快,僅 3 個月就答應朝鮮請求。而義州距離中江小島只有 4 里遠,自然是近水樓台先得月,靠中江貿易買入了大量糧食,既拯救了國內饑民,賺取暴利。據《明代中國與朝鮮貿易研究》中指,一匹棉佈在當時戰亂中的朝鮮,只能換不到1斗穀,卻可以在糧食價格較低的明朝商人手中,買到20 斗大米。

這樣巨大的價格差異,意味著從明朝那邊買來20斗大米,一轉手賣到朝鮮就變成20匹布, 20匹布再到中江能買來400斗大米。明朝的官僚和朝鮮商販都在其中賺到盆滿缽滿,所以歷史上的「中江貿易」並沒有隨著倭患平息而中止,甚至於當時遼東鎮守太監,還寄希望於從中江互市中搜刮白銀和人參,進貢給皇帝邀寵。中江互市,在抗倭戰爭結束後,持續整整15年。

《萬國來朝圖》中的朝鮮使團 (網上圖片)

《萬國來朝圖》中的朝鮮使團 (網上圖片)

到了明帝國滅亡,滿清統治中原。清朝在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收復台灣後,隨即開放海禁。義州作為朝鮮與清帝國邊境接壤城市,在對清貿易地位舉足輕重。朝鮮方面,對清貿易佔據主導地位的是義州「灣商」。灣商通過結識常年出使清朝的朝鮮譯官,及賄賂邊境官員等,漸漸掌握對清貿易的主導權。

乾隆《萬國來朝圖》中,朝鮮使臣排在第一位,是為天朝的頭號藩屬 (網上圖片)

乾隆《萬國來朝圖》中,朝鮮使臣排在第一位,是為天朝的頭號藩屬 (網上圖片)

灣商甚至參與使團前往北京,全面介入對清貿易。如公元1780年,乾隆帝八旬生日,朝鮮派往清朝的慶祝使團,就有灣商林景贊隨行。灣商們又與朝鮮最有實力松商,即開城商人聯繫一起,通過商房兼物流集散地「松房」,將進口商品銷往朝鮮八道。到了十八世紀中晚期,灣商與松商的勢力進一步壯大,並與朝鮮官員勾結,擴大對清貿易。

對清貿易繁榮,大量奢侈品流入朝鮮,加速朝鮮內部崇奢風潮,並沒有因國王的禁令而有變,到了十九世紀,風潮進一步加劇。而朝鮮從清朝購入的物品不僅僅只限於奢侈品,書籍也是大宗物品,包括天文曆法知識在內的天主教書籍,以及乾嘉考證學的書籍等流入,給朝鮮思想界的發展帶來衝擊。

1904年朝鮮王朝漢城的南大門 (網上圖片)

1904年朝鮮王朝漢城的南大門 (網上圖片)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璪作畫「雙管齊下」 山水松石驚艷眾人

2024年03月25日 20:00 最後更新:11:31

「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代朱景玄所寫的《唐朝名畫錄》,在卷九十七有提及:「惟松樹特出古今,能用筆法。嘗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

唐代畫家張璪不但擅長文學,其畫技還十分高超。當朝宰相劉晏很欣賞他的畫,還特意邀請他去京城,舉薦他擔任檢校祠部一職。可是後來張璪因事獲罪,被相繼貶為衡州司馬以及忠州司馬。由於張璪在官場上鬱鬱不得志,以至於他把更多的心思和時間都放在畫畫上。他山水松石畫中激越的筆勢、颯爽英姿吸引了時人的目光,甚至連當時有名的畫家畢宏都問他到底師從何人。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善畫山水,尤精松石。雖然他的技法受到王維水墨畫的影響,但他也有自己獨創的技法和風格。因為他的松石畫常常透露出獨特的意象,所以總是引起京中的猜畫風潮。每當畫成,人們都會爭相搶購。

建中三年,張璪作畫於長安。聽說當時張璪手執兩筆,同時作畫。更人驚訝的是,兩支筆可以畫出不同的景象。一支畫出鮮活的松枝,另一支畫出幹枯的樹幹,氣勢超然。要是張璪畫到得意之處,更是會以手醮色,直接揮塗。可別小看張璪的指畫,他可以單憑手指就把山石的凝重,泉水的徑流,表現得活靈活現。凡是看過他作畫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他那雙管齊下的本事,甚至後來王默的「腳蹙手抹」也是受到張璪指畫的啟示。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面對畢宏的提問,張璪僅回答了一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當中的「造化」指的就是大自然,「心源」也即作者的內心感悟,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大自然是藝術的根源,而畫師們就該師法自然。可是自然之美能不能轉換成藝術之美,還是得看藝術家的內心情思和作畫構設。張璪的這句話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成語中的「管」字其實就是筆的意思,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事同時兩個方面進行或同時使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