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創辦人喬布斯1990年接受訪問,提出了collaborative model——30年之後的今天,這依然是可供參考、繼續深化發展的模式。

今天work from home成為常態,不過,當時喬布斯的焦點是這樣的︰「企業有一個老大問題︰業務增加,就請來一大班人;業務倒退,就炒更大一班人。業務需要轉型,那就炒一班人,再請一班人。」喬布斯想不通︰「請一班人返公司幹嗎?你要管又要train,員工花時間適應之餘,熬得出滿意的生產力,到時市場或潮流已變,公司再炒你換過一批新人,何必呢?利用網上連接,到各地找不同人才組成虛擬團隊,完成任務之後,團隊便解散,不更省事嗎?」相關構思很快流行,實現了日後「地球是平」的全球化時代。

未來企業還需要「知識工人」,即是擁有技術、經驗又能夠創新的人才,(新華網圖片)

未來企業還需要「知識工人」,即是擁有技術、經驗又能夠創新的人才,(新華網圖片)

今天虛擬化更進一步,連人手也不必用了。從生產線工人,到文職和專業人士,只要是重覆性的、可模型化的,將會由AI機械人代辦,預期10年之內取代50%傳統崗位。目前企業逐步推廣遠程作業,人力更精簡,我們還有什麼可做?我們回到collaborative model再想一下。

未來企業還需要「知識工人」,即是擁有技術、經驗又能夠創新的人才,他們的「知識」同樣可透過網上協作的。企業不必請你做員工,「公司—雇員」、「返工—出糧—層級管理—考核升遷」這個模式,對於響往Slash的所謂「多重職業」生涯的年輕人,也不一定適合。問題是新一代的「知識工人」如何培訓?其實,全球積極推行的STEM教育,便是一個最好的解決方案。中小學生都學習應用科技,創新改良的「知識」,高水平的大學生,更可以達到pre incubation的水平,可直達初創行列。

當然,不是每一個都想當不眠不休的企業家,但他們有能力提供創意的、體驗的、應用的方案,這可能是企業正在頭痛找不到的,不過,他們或不是個人而是團隊。 STEM教育的推行,令這種小組織愈來愈多,經常自組群組交流,如果可以連接企業界,他們便可以成為「虛擬團隊」,大大提高了企業創新效率,同時也為年輕人提供富挑戰性,有滿足感的工作機會。

最近有很多虛擬招聘會正在舉行,由於技術的改進,場景更加立體,數字空間更寬闊,一對一面試,或者上載視頻、電子CV檔案,遊刃有餘,項目演示、應用體驗,其實亦可以輕鬆在這個平台環境進行。只要改變一下思維,招聘會便變身成「虛擬團隊」的組裝和集合中心,推廣到粵港澳大灣區,若能建構出一個創新知識的供應鏈,「國際創新中心」便可望加快實現。




黃秉華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