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疫情之下,美國為何還要操弄「台北法案」?

兩岸

疫情之下,美國為何還要操弄「台北法案」?
兩岸

兩岸

疫情之下,美國為何還要操弄「台北法案」?

2020年03月28日 22:03 最後更新:03月29日 04:00

當地時間3月26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所謂「台北法案」,意圖強化所謂「台美關係」。

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發表聲明指出,此舉嚴重違反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嚴重違反國際法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向「台獨」分裂勢力發出嚴重錯誤信號。

在全球面臨公共衛生危機挑戰及經濟大衰退的壓力下,最需要的正是全球化精神與合作倫理。而美國卻利用特殊的疫情防控時間窗口,在台灣問題上挑起事端,表現出一種領導力衰退及責任倫理缺失的短板。

與該法案相關的前期事件包括,美國部分議員支持台灣加入WHO,美國在台協會(AIT)與台灣行政部門簽署防疫合作共同聲明,台灣對大陸封鎖抗疫物資的同時對美國單方面提供口罩等支援。

利益敲詐

台北法案不是獨立的台灣牌。如果放寬歷史視野,所謂「中國威脅論」一直困擾著1979年建交之後的中美關係。以建交同期的“台灣關係法”為基調和法制框架,美國反華勢力與台灣政治當局一直試圖推進和提升「台美關係」。

在中美關係總體上以合作為主時,美國對華「接觸主義」政策佔上風,美國鷹派冷戰勢力和台獨勢力受到美國國家政治與外交政策一定程度的約束。但這種約束從來都是軟性的,伴隨中美具體利益關係而調整,甚至被美國當局長期利用來對中國進行利益敲詐。

2016年特朗普當選美國總統以來,美國完成對華政策調整,在2017年底制定的《國家安全戰略報告》中將中國列為「主要對手」,並試圖在北約盟友圈形成中國作為“主要威脅”的協調共識。

台北法案是美國一系列「親台法案」中的一種。2018年《台灣旅行法》、2019年《台灣保證法》及相關的國防授權法案,越來越將台灣作為其政治盟友及保護對象加以法制建構。

這表明,美國在中美關係與國際政治中的機會主義和冷戰主義一直存在,如今正演變為一種積極的跨黨派政治共識及主導性的行動政策。台灣牌的頻密化運用,正是美國自身政治氣候劇變的折射。

試探挑釁

民進黨當局為了自身政治利益和「台獨」圖謀,不惜嚴重出賣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與兩岸人民福祉,對美國的冷戰部署與遏制戰略進行無節制的利益輸送與政治配合,甚至在香港修例風波及內地疫情治理問題上進行嚴重歪曲、滲透和網路攻擊。

在民進黨當局持續的院外遊說和利益捆綁下,在美國對華遏制主義的主導下,台美關係日益凌駕和侵害兩岸關係,構成對「一個中國」之國際法秩序的嚴重破壞。

可見,美國所奉行的「一個中國」政策存在嚴重的空心化趨勢。

一方面,美國國會持續的涉台立法一步步侵蝕中美三個聯合公報所確立的「一個中國」政策根基,不斷試探和挑釁中國的主權利益底線,引誘和誤導台灣當局極限對抗兩岸和平統一的政治進程。

另一方面,美國行政部門在其《國別人權報告》中已持續多年將「台灣」單列為“民主國家”予以評價和支持,而將大陸作為“威權國家”與之並列,這與其官方一直宣稱堅持的「一個中國」政策嚴重背離。

「台美關係」的一步步政治突破,是在嘗試一種“偷情式”的危險關係遊戲,在大陸未予以具體紅線禁止和有效反擊行動之前,繼續踩線前行。

根據美國國會的行動邏輯,美台「安全」合作的相關立法很可能成為下一步挑釁的重點。

長臂管轄

從台北法案具體規制內容來看,主要涉及三方面。

其一,美國對台灣「邦交秩序」的擔保和維護,以便為其不斷失去“邦交國”進行外交止損,對“斷交國”進行經濟與外交制裁;

其二,幫助台灣拓展國際空間,先從參與非主權國家的國際組織切入,在美國主場的國際組織網路中自然有「優先權」;

其三,鼓勵提升美台經貿關係,支持美國貿易代表署發展與台灣的聯絡機制。法案並不試圖即刻突破台美關係的政治性質,而是填補在邦交秩序與經貿關係上美國對台的保障空間,進一步「綁牢」台灣。

這樣的涉台立法,從國際法理上是完全非法的,其中出現了對台灣的「國家」定性以及對中美關係政治基礎的直接損害,屬於非法的長臂管轄。法案不僅違背聯合國決議和「一個中國」的國際法秩序,更違背了國際關係的基本倫理準則。

法案出台,甚至未來涉及台灣安全的法案獲得通過,是國際法與國際關係「禮崩樂壞」的一個縮影。戰後國際法秩序的主要締造者為了一己私利和冷戰利益,對另一個主權國家兼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主權利益直接加以侵害。

民進黨當局則在美國的利益誘導和政治操縱下,一步步陷入國際地緣政治的「棋子」陷阱,放棄循著“九二共識”方向的和平統一願景,走向高度危險性和不確定性的大國權力遊戲漩渦。

結論

總之,所謂「台北法案」是對中美關係與「一個中國」原則的底線挑釁,也是對台獨勢力的煽動和支持,滿足的是美國新冷戰的遏制戰略需求及對國際法秩序的破壞性重構。

法案本身仍然主要是政策性宣示及對行政部門的行動授權,具體執行尺度與效果取決於行政當局。這類法案成為「啞巴法律」而出現口惠實不至的現象是很正常的,這根源於美國在國際政治中既不真誠,也無絕對實力破壞一切。

但對民進黨當局而言,該法案卻可能是地緣政治悲劇的又一次深淵召喚,成為其「棋子」變“棄子”的歷史墊腳石。

(田飛龍,海外網特約評論員)  

往下看更多文章

謝鋒指對「台獨」沒妥協餘地 促美落實一中原則

2024年01月10日 08:37 最後更新:08:37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

謝鋒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於「台獨」分子,中國政府沒有妥協的餘地。美方應該以實際行動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將美國領導人不支持「台獨」、不尋求把台灣問題作為遏制中國工具的表態落到實處,與中方一道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在談到中美關係時,謝鋒指中美關係從來就是建立在承認彼此不同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礎上,分歧差異不應該成為阻隔中美交流合作的攔路虎。競爭應該是講規則的公平競爭,而不能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惡性競爭,更不能以競爭為名剝奪他國正當發展權益。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應該是田徑賽,而不是拳擊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