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間全港學校停課,很多學生都要留在家中,進行網上學習。就讀小四的熙熙,同媽媽住在荃灣一個劏房單位,每日坐在家中的下格床兩三個小時,利用小摺桌及由社福機構送贈的手提電腦上堂做功課。

小四學生熙熙

小四學生熙熙

「中文、英文、數學、常識,這幾科星期一至星期五都要上網做功課。」熙熙如是說。網上學習,對這一代學生來說尤為重要。面對學生沒法回校上課,老師也出心出力,錄製影片教學,實行網上授課。然而一段影片,動輒要幾十Mb,有些甚至達2至3G,除了下載需時,數據的消耗量亦相當驚人。

劏房一般難以安裝家居固網,因此熙熙上網都要用媽媽的手機分享出來的數據,每天過了限定使用量,就會變得慢速,熙熙試過下載一條影片,就要等上幾十分鐘。熙熙媽媽說:「這個劏房單位如要拉數據網線會很麻煩,要不從天台拉下來,要不就是由地下,怕有危險,我不敢弄。」

熙熙媽媽指當手機上網用至指定數據量就會限速,拖慢小朋友學習

熙熙媽媽指當手機上網用至指定數據量就會限速,拖慢小朋友學習

為支援基層學童於停課期間的學習需要,馬會在三月初捐出4200萬元,主動聯繫社區夥伴,包括香港青年協會、香港小童群益會,並且得到四間電訊供應商的支持,推出「在家學習網寬支援計劃」,向10萬名來自基層的中小學生,提供四個月的免費流動數據卡,以及為1000間學校提供「Zoom 型學堂」帳戶,以便他們在停課期間可以進行網上學習。

熙熙早前就透過小童群益會收到「在家學習網寬支援計劃」提供的流動數據卡,以後上網學習不用「就住就住」,亦減少因疫情而增加的上網開支。

計劃推出後,反應踴躍,所有數據卡很快已分發到參與的學校,送到有需要的學生手中。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創新及創意) 李健樂表示:「馬會今次跟機構及學校之間的合作十分著重互信。我相信這個互信是令馬會、機構、學校和電訊商可以好快速回應事件的重要關鍵。」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創新及創意) 李健樂

香港青年協會督導主任(創新及創意) 李健樂

新界喇沙中學曹紹民校長

新界喇沙中學曹紹民校長

位於上水的新界喇沙中學是參與計劃的學校之一,校長曹紹民表示:「我們很開心收到流動數據卡,感謝社會上有機構明白數據頻寬,是上網學習的重要元素,配合學校的硬件及教材,我們可以更適切地支援學生在停課期間的學習需要。」

除了支援網上學習,馬會亦自2月推出一系列措施,支援社區在疫情下需要,至今已協助超過一百萬名社會上最需要幫助的弱勢社群人士。

當中包括直接向醫管局同社區捐出68萬個口罩、先後撥款5300萬元協助非政府組織派發抗疫「關懷包」,以及特別成立1億元緊急援助基金,向社會提供支援。

馬會將會繼續密切留意疫情的發展,與各界緊密合作,全力支援社區的需要,與市民共渡難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