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四川發掘漢末至北朝崖墓 出土琉璃耳璫或自東南亞

歷史長河

四川發掘漢末至北朝崖墓 出土琉璃耳璫或自東南亞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四川發掘漢末至北朝崖墓 出土琉璃耳璫或自東南亞

2020年04月29日 10:00 最後更新:15:34

崖墓到了隋唐逐漸衰落。

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人員,於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在成都市金堂縣一處,清理東漢晚期至北朝時期崖墓群達219座,出土玻璃耳璫(即現代的耳環)等600多件珍貴器物。

更多相片
四川金堂發掘219座崖墓 (網上圖片)

崖墓到了隋唐逐漸衰落。

出土的玻璃耳璫 (網上圖片)

據介紹,崖墓群出土的器物有銅、銀、鐵、玻璃、陶、瓷質等,當中陶器佔大多數,主要有罐、倉、缽、壺、陶俑等。還有釜、盆、耳杯、燈、鏡等銅,也有鐲和指環等銀器;環首刀、削、鋤頭等鐵器。至於玻璃器主要為耳璫、瓷器主要為青瓷虎子(即夜壺)、罐和盞。由於當時蜀地不生產玻璃器物,所以墓葬出土的玻璃耳璫等可能來自於楚地或者東南亞,為研究兩晉時期中外文化交流提供寶貴線索。各類器物的發現,也可勾劃出中國古代人口遷徙路線,為學術界研究古代不同地區的人口流動和文化交流提供實證。

出土的玻璃耳璫 (網上圖片)

出土的玻璃耳璫 (網上圖片)

製作粗糙的銀手鐲,見證成漢政權時期急劇下滑的手工製造業 (網上圖片)

製作粗糙的銀手鐲,見證成漢政權時期急劇下滑的手工製造業 (網上圖片)

墓室精美壁畫 (網上圖片)

崖墓群墓葬自上而下共四層,按規格可以分為大中小三類,以中、小型墓葬為主。大型墓葬時代主要為東漢晚期至蜀漢時期;中型墓葬多為兩晉時期;小型墓葬多數未見葬具,故墓葬時代多為東晉南朝時期。據墓葬形制和隨葬器物組合判斷,墓地時代從東漢晚期持續至東晉南朝,其中以兩晉墓葬為主。墓葬在墓群中有序分佈,也經常可見2至3座墓葬成組出現,墓地應為同時被多個家庭使用的「區域公共墓地」。

墓葬一角 (網上圖片)

墓葬一角 (網上圖片)

銅釜中放著動物骨頭 (網上圖片)

據了解,219座墓葬形制,隨著時間推移逐漸變小,隨葬物品也變得少而簡單。這是因為當時人們喪葬觀念從漢時「厚葬」在魏晉時轉為「薄葬」,另一方面,也與社會經濟經歷戰亂有關。

考慮到青銅釜的作用主要是用來煮肉,因此這件銅釜在放在墓葬時極可能裝有一罐肉湯 (網上圖片)

對於考古來說,這批墓葬豐富了四川地區東漢晚期至六朝時期墓葬考古材料,墓群出土隨葬器物為進一步構建和完善四川地區東漢晚期至六朝時期器物發展序列提供了豐富實物材料。墓葬中的精美雕刻為研究四川地區東漢兩晉時期社會生活、生產情況提供直接資料。

四川金堂發掘219座崖墓 (網上圖片)

四川金堂發掘219座崖墓 (網上圖片)

據介紹,崖墓群出土的器物有銅、銀、鐵、玻璃、陶、瓷質等,當中陶器佔大多數,主要有罐、倉、缽、壺、陶俑等。還有釜、盆、耳杯、燈、鏡等銅,也有鐲和指環等銀器;環首刀、削、鋤頭等鐵器。至於玻璃器主要為耳璫、瓷器主要為青瓷虎子(即夜壺)、罐和盞。由於當時蜀地不生產玻璃器物,所以墓葬出土的玻璃耳璫等可能來自於楚地或者東南亞,為研究兩晉時期中外文化交流提供寶貴線索。各類器物的發現,也可勾劃出中國古代人口遷徙路線,為學術界研究古代不同地區的人口流動和文化交流提供實證。

出土的玻璃耳璫 (網上圖片)

出土的玻璃耳璫 (網上圖片)

出土的玻璃耳璫 (網上圖片)

出土的玻璃耳璫 (網上圖片)

製作粗糙的銀手鐲,見證成漢政權時期急劇下滑的手工製造業 (網上圖片)

製作粗糙的銀手鐲,見證成漢政權時期急劇下滑的手工製造業 (網上圖片)

崖墓群墓葬自上而下共四層,按規格可以分為大中小三類,以中、小型墓葬為主。大型墓葬時代主要為東漢晚期至蜀漢時期;中型墓葬多為兩晉時期;小型墓葬多數未見葬具,故墓葬時代多為東晉南朝時期。據墓葬形制和隨葬器物組合判斷,墓地時代從東漢晚期持續至東晉南朝,其中以兩晉墓葬為主。墓葬在墓群中有序分佈,也經常可見2至3座墓葬成組出現,墓地應為同時被多個家庭使用的「區域公共墓地」。

墓室精美壁畫 (網上圖片)

墓室精美壁畫 (網上圖片)

墓葬一角 (網上圖片)

墓葬一角 (網上圖片)

據了解,219座墓葬形制,隨著時間推移逐漸變小,隨葬物品也變得少而簡單。這是因為當時人們喪葬觀念從漢時「厚葬」在魏晉時轉為「薄葬」,另一方面,也與社會經濟經歷戰亂有關。

銅釜中放著動物骨頭 (網上圖片)

銅釜中放著動物骨頭 (網上圖片)

對於考古來說,這批墓葬豐富了四川地區東漢晚期至六朝時期墓葬考古材料,墓群出土隨葬器物為進一步構建和完善四川地區東漢晚期至六朝時期器物發展序列提供了豐富實物材料。墓葬中的精美雕刻為研究四川地區東漢兩晉時期社會生活、生產情況提供直接資料。

「崖墓」是古代開鑿於山崖或岩層中的墓葬,由兩漢之間的王莽政權起,時人就開始有這樣墓葬習俗。在墓室的各種隨葬器皿中,他們會裝上整隻雞或者整隻小乳豬或者糧食,以保證墓主在另一個世界吃喝不愁。

考慮到青銅釜的作用主要是用來煮肉,因此這件銅釜在放在墓葬時極可能裝有一罐肉湯 (網上圖片)

考慮到青銅釜的作用主要是用來煮肉,因此這件銅釜在放在墓葬時極可能裝有一罐肉湯 (網上圖片)

於2012年新津鄭雙崖墓的隨葬品中,就在一個銅盆中發現一隻乳豬骨架。此次成都金堂發現的青銅釜中的骨頭已經散落,且骨骼相對較細,考古人員初步判斷這應該是雞骨或者鴨、鵝等某種家禽骨頭,尚等實驗室研究判斷。考慮到青銅釜作用主要是用來煮肉,因此於金堂出土的銅釜在放在墓葬時極可能裝有一罐肉湯。

「崖墓」到了隋唐時期還能見到,但已經逐漸衰落。考古項目負責人龔揚民解釋,開鑿崖墓成本較之於磚室墓成本要高。比起與漢代人重視死後的世界,唐人更關注的是「活在當下」。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璪作畫「雙管齊下」 山水松石驚艷眾人

2024年03月25日 20:00 最後更新:11:31

「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代朱景玄所寫的《唐朝名畫錄》,在卷九十七有提及:「惟松樹特出古今,能用筆法。嘗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

唐代畫家張璪不但擅長文學,其畫技還十分高超。當朝宰相劉晏很欣賞他的畫,還特意邀請他去京城,舉薦他擔任檢校祠部一職。可是後來張璪因事獲罪,被相繼貶為衡州司馬以及忠州司馬。由於張璪在官場上鬱鬱不得志,以至於他把更多的心思和時間都放在畫畫上。他山水松石畫中激越的筆勢、颯爽英姿吸引了時人的目光,甚至連當時有名的畫家畢宏都問他到底師從何人。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善畫山水,尤精松石。雖然他的技法受到王維水墨畫的影響,但他也有自己獨創的技法和風格。因為他的松石畫常常透露出獨特的意象,所以總是引起京中的猜畫風潮。每當畫成,人們都會爭相搶購。

建中三年,張璪作畫於長安。聽說當時張璪手執兩筆,同時作畫。更人驚訝的是,兩支筆可以畫出不同的景象。一支畫出鮮活的松枝,另一支畫出幹枯的樹幹,氣勢超然。要是張璪畫到得意之處,更是會以手醮色,直接揮塗。可別小看張璪的指畫,他可以單憑手指就把山石的凝重,泉水的徑流,表現得活靈活現。凡是看過他作畫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他那雙管齊下的本事,甚至後來王默的「腳蹙手抹」也是受到張璪指畫的啟示。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面對畢宏的提問,張璪僅回答了一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當中的「造化」指的就是大自然,「心源」也即作者的內心感悟,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大自然是藝術的根源,而畫師們就該師法自然。可是自然之美能不能轉換成藝術之美,還是得看藝術家的內心情思和作畫構設。張璪的這句話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成語中的「管」字其實就是筆的意思,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事同時兩個方面進行或同時使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