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字詞溯源 「颱風」typhoon 源自粵語?

歷史長河

字詞溯源 「颱風」typhoon 源自粵語?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字詞溯源 「颱風」typhoon 源自粵語?

2020年05月11日 10:00 最後更新:05月12日 15:40

有巧合也是錯綜複雜,理順後就見答案。

「颱風」是發生在熱帶和亞熱帶的海面上的熱帶氣旋,來臨時總帶有狂風暴雨。這裡說的「颱風」並非熱帶氣旋分級,純粹說說字源,所以颱風、風暴、颶風等字眼,其實也就是熱帶氣旋。

更多相片
北宋《太平御覽·風·南越志》局部 (網上圖片)

有巧合也是錯綜複雜,理順後就見答案。

1570年亞洲地圖 (網上圖片)

在中國歷史上,不少史籍及地方志也有關於風暴的描述。早在先秦時期的《呂氏春秋》中就有關於「八風」的記載。至於「颶風」的記錄,在南朝劉宋時期沉懷遠的《南越志》有載:「熙安多颶風,颶者,四方之風也;一曰懼風,言怖懼也,常以六七月興。」當時形容風暴為「懼風」 ,令人懼怕。到了宋元明清的史料也不乏颱風記錄,伴隨而來風暴潮、豪雨等等,破壞力驚人。時至今日,颱風都對中國東南沿海構成一定風險。

意大利中部Tarquinia堤豐墓壁畫 (網上圖片)

「颱風」,英語為「Typhoon」;日語就叫作「颱風」(たいふう)[taifù],發音相似,也令人對「颱風」的字源產生興趣與疑問,究竟先有颱風還是「Typhoon」?根據《語源學字典》記錄,於公元16世紀就有「Tiphon」一字,按照M. Thomos Hickcock 翻譯威尼斯商人Caesar Frederick於公元1569年航行至東印度群島的記錄所載,會以「Tiphon」來表示在印度及中國海上的風暴、旋風及龍捲風:"concerning which Touffon we are to understand, that in the East Indies oftentimes......",並注明:「這些[颱風],是海上出現的驚人暴風雨。」 "This Touffon or Tuffon, is an extraordinary storme at Sea."

五世紀描繪特洛伊艦隊面對海上大風暴 (網上圖片)

五世紀描繪特洛伊艦隊面對海上大風暴 (網上圖片)

1922年汕頭颱風登陸 (網上圖片)

也有說法指「颱風」詞源於粵語「大風」,持這個論點者認為,粵語中「大風」發音為「daai6 fung1」,可能是在外國商船、傳教士在中國南岸貿易、傳教時受粵語影響,經波斯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最終傳至英語成typhoon,而荷蘭語則是tyfoon。不過,據最早出現「颱」一字的為清初王士禛的《香祖筆記》載:「臺灣風信與他海殊異,風大而烈者為颶,又甚者為颱。颶倏發倏止,颱常連日夜不止。正、二、三、四月發者為颶,五、六、七、八月發者為颱。」可見今日的「颱風」一詞,源出當時的「颱」字,僅此一字不太可能音譯成typhoon,再譯回「颱風」。

北宋《太平御覽·風·南越志》局部 (網上圖片)

北宋《太平御覽·風·南越志》局部 (網上圖片)

在中國歷史上,不少史籍及地方志也有關於風暴的描述。早在先秦時期的《呂氏春秋》中就有關於「八風」的記載。至於「颶風」的記錄,在南朝劉宋時期沉懷遠的《南越志》有載:「熙安多颶風,颶者,四方之風也;一曰懼風,言怖懼也,常以六七月興。」當時形容風暴為「懼風」 ,令人懼怕。到了宋元明清的史料也不乏颱風記錄,伴隨而來風暴潮、豪雨等等,破壞力驚人。時至今日,颱風都對中國東南沿海構成一定風險。

1570年亞洲地圖 (網上圖片)

1570年亞洲地圖 (網上圖片)

「颱風」,英語為「Typhoon」;日語就叫作「颱風」(たいふう)[taifù],發音相似,也令人對「颱風」的字源產生興趣與疑問,究竟先有颱風還是「Typhoon」?根據《語源學字典》記錄,於公元16世紀就有「Tiphon」一字,按照M. Thomos Hickcock 翻譯威尼斯商人Caesar Frederick於公元1569年航行至東印度群島的記錄所載,會以「Tiphon」來表示在印度及中國海上的風暴、旋風及龍捲風:"concerning which Touffon we are to understand, that in the East Indies oftentimes......",並注明:「這些[颱風],是海上出現的驚人暴風雨。」 "This Touffon or Tuffon, is an extraordinary storme at Sea."

以上颱風的說法,最早在16世紀中葉葡萄牙人間出現,並認為明顯源自阿拉伯、波斯及印度語的「Tufan」,解作大氣旋大風暴。阿拉伯方面的說法指,在希臘神話中有一「泰風」(Typhon,Τυφῶν,又譯為堤豐)的泰坦(Titans,即神),是象徵風暴的邪惡巨人。該詞在希臘語中義為「暴風」或「冒煙者」。「堤豐」也象徵惡風。古希臘詩人赫西俄德《神統記》(Theogony)記載,它戰敗後,從身上生出無數股狂颱,專門滋害海船。這裡特指的是印度洋的風暴。

意大利中部Tarquinia堤豐墓壁畫 (網上圖片)

意大利中部Tarquinia堤豐墓壁畫 (網上圖片)

五世紀描繪特洛伊艦隊面對海上大風暴 (網上圖片)

五世紀描繪特洛伊艦隊面對海上大風暴 (網上圖片)

也有說法指「颱風」詞源於粵語「大風」,持這個論點者認為,粵語中「大風」發音為「daai6 fung1」,可能是在外國商船、傳教士在中國南岸貿易、傳教時受粵語影響,經波斯語、阿拉伯語、葡萄牙語,最終傳至英語成typhoon,而荷蘭語則是tyfoon。不過,據最早出現「颱」一字的為清初王士禛的《香祖筆記》載:「臺灣風信與他海殊異,風大而烈者為颶,又甚者為颱。颶倏發倏止,颱常連日夜不止。正、二、三、四月發者為颶,五、六、七、八月發者為颱。」可見今日的「颱風」一詞,源出當時的「颱」字,僅此一字不太可能音譯成typhoon,再譯回「颱風」。

1922年汕頭颱風登陸 (網上圖片)

1922年汕頭颱風登陸 (網上圖片)

至於中國古人非稱「颱風」為「颱風」,而是稱為「颶」,除了以上提及過的《南越志》,唐代《投荒雜錄》、《嶺表錄異》也有載,及至清代,有見康熙年間的《臺灣縣志》:「故三、四五月行舟者,鮮颶風之患」及「五十七年七月,霖雨浸淫,颶風大作」。據上海地方志自三國東吳至公元1995年有關大暴風雨成災的記載,用「颱風」這個字眼記錄首次見於清光緒元年(公元1875年):「七月十七至十九日 颱風挾暴雨,此後至八月初,基本陰雨。」;清光緒四年(公元1878年):「八月二十三日 颱風暴雨,黃浦江上翻沉輪船,大駁船各一艘,小船遭受難者比比皆是。」

往下看更多文章

「鄭人爭年」無根無據 惹笑眾人無意義

2024年04月15日 20:00

「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最早的典故是出自於法家學派的代表著作《韓非子》,在《外儲說左上》中有提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春秋戰國時期,鄭國有兩個特別喜歡胡吹亂謅的人。恰巧這兩人經常在市集上相遇,因此兩個同樣爭強好勝的人每次見面都免不了爭出個高下。有次,其中一個人(甲)就跟往常一樣,在市集中大肆吹噓:「諸位,你們應該知道,我就是我們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啊!」正在這時,另一個喜歡吹牛的人(乙)經過。他一聽甲這麼說,心中可不服氣,馬上反駁道:「你可真不要臉,明明我才是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兩人各不相讓,不消一刻就爭論了起來,周圍的人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圍了過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甲見乙一臉憋屈,心中得意極了。他清清噪子,故作玄虛地說:「你有甚麼不服呢?不瞞你說,我跟上古時代的帝王堯可是同年同日生,你怎麼可能會比我年長呢?」甲語音甫落,乙就馬上打斷道:「你可有所不知,我實話告訴你,我可是跟黃帝的哥哥同歲。這麼一算,還是我的年紀比較大。」甲真的被他的厚面皮所震驚到,立馬喊道:「你可別瞎說,以前都沒聽過你說這事。總而言之,我就是最年長的!」眼見甲要耍賴,乙也急得直跺腳。只見他瞪直眼珠子,高聲反駁:「怎麼又一下子又變成你年紀最大呢?明明就是你在胡說八道!」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此時,有一位著名的學者經過集市。人們見兩人僵持不下,便請那位學者來做裁判,評定這兩個人到底誰是誰非。學者剛到就先把快扭作一團的兩人拉開,然後向甲問道:「你說你和堯同年出生,有甚麽證據嗎?」甲可沒想到要拿出甚麼證據,只得睜大眼睛,搖了搖頭。學者再次向乙問道:「你說你和黃帝哥哥同歲,又有什麽證據嗎?」被學者這麼一問,同樣沒有證據的乙也只好像甲一樣低下了頭。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學者知道兩人都是信口開河說大話,為了讓事情告一段落他又追問道:「請告訴我,判定誰年紀比較大有甚麽用處呢?」「用處?」這兩個人一聽,異口同聲地把學者的問題重覆了一遍,然後大眼望小眼的沉默了下來。見兩人面面相覷,周圍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後便紛紛散去。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意指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