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河南發現仰韶都邑遺址 中原中心地位早在夏朝形成

歷史長河

河南發現仰韶都邑遺址 中原中心地位早在夏朝形成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河南發現仰韶都邑遺址 中原中心地位早在夏朝形成

2020年05月13日 10:00

考古重大發現,信息量也驚人,有待研究。

河南文物考古學會,早前公佈一系列重大考古發現。表示鞏義雙槐樹遺址,確定為5300年前後古國時代的一處都邑遺址,是迄今為止黃河流域中華文明形成初期階段,發現規格最高的具有都邑性質的中心聚落。

更多相片
鞏義雙槐樹遺址 (網上圖片)

考古重大發現,信息量也驚人,有待研究。

鞏義雙槐樹遺址不排除是黃帝時期都邑 (網上圖片)

雙槐樹遺址位於黃河南岸,處於河洛文化中心區。遺址面積達117萬平方米,發現有仰韶文化中晚階段三重大型環壕,封閉式排狀佈局的大型中心居址,有大型連片塊狀夯土遺跡、大型公共墓地、夯土祭祀台遺跡等,也出土一大批仰韶文化遺物。

鞏義雙槐樹遺址 (網上圖片)

考古發現,河洛宏大建築規模宏大,佈局嚴謹有序,呈現出古國時代的王都氣象。當中有一處天文遺跡,有九個以模擬天上北斗九星的方式擺放的陶罐,認為這種凸顯禮制和文明的現象,後來被夏商周王朝文明所承襲傳承,所以有著清晰的中華文明主根脈。所以,「河洛古國」的發現,將「中原中心地位是從夏代開始的」認知推早。

雙槐樹遺址內用陶罐模擬的「北斗九星」天文遺跡 (網上圖片)

雙槐樹遺址內用陶罐模擬的「北斗九星」天文遺跡 (網上圖片)

雙槐樹遺址內用陶罐模擬的「北斗九星」天文遺跡 (網上圖片)

北斗九星天文遺跡所處的位置特殊,遺址中心居址區可簡單理解為貴族居住的區域,居址區的南部,有兩道370多米長的圍牆與北部內壕合圍形成了一個18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結構,尤其是圍牆東端的造型非常特殊,被專家視為中國最早甕城的雛形。

雙槐樹遺址出土骨針 (網上圖片)

甕城是古代城市的主要防禦設施之一,通常是在城門外或內側修建的半圓形或方形的護門小城。「河洛古國」中心居址區已有典型的甕城建築結構,可見居住者非同一般。這裡發現有4排大型房址,房址間巷道相通,最大的房子面積達2300平方尺,北斗星形狀九陶罐就是在這所房子門廊發現。此外,還有一頭首向南並朝著門道的完整麋鹿骨架。麋鹿在古人眼中是一種神奇的動物。古代有天子冬至祭天,大部分鹿類在夏天脫角,只有麋鹿在冬至脫角,所以統治者把麋鹿脫角視為吉祥,並把麋鹿與一年最重要的節氣冬至關聯。

雙槐樹遺址出土陶罐及陶鼎 (網上圖片)

當想到5000多年前,九個陶罐和麋鹿都埋在地下,房子建成後,居所主人日常活動時,就彷彿騎在麋鹿上。專家推測,這應該是一位有地位並且諳習巫術和天文的古國首領,以這種方式設計居室,實際是在神化自己。

雙槐樹遺址出土牙雕家蠶 (網上圖片)

河洛古國還發現了國寶級的文物-中國最早的骨質蠶雕藝術品,它用野豬獠牙雕刻而成,是一條正在吐絲的家蠶形象。它與青台遺址等周邊同時期遺址出土的迄今最早絲綢實物,實證5300年前後黃河中游地區的先民,已經養蠶繅絲。也是至今發現仰韶時期與養蠶及絲綢起源相關,比較直觀的實物資料,具有重大學術價值。

鞏義雙槐樹遺址 (網上圖片)

鞏義雙槐樹遺址 (網上圖片)

雙槐樹遺址位於黃河南岸,處於河洛文化中心區。遺址面積達117萬平方米,發現有仰韶文化中晚階段三重大型環壕,封閉式排狀佈局的大型中心居址,有大型連片塊狀夯土遺跡、大型公共墓地、夯土祭祀台遺跡等,也出土一大批仰韶文化遺物。

國家「夏商周斷代工程」首席科學家,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教授李伯謙說,不排除雙槐樹遺址是黃帝時代都邑。由於它位於河洛中心區域,專家建議命名為「河洛古國」。

鞏義雙槐樹遺址不排除是黃帝時期都邑 (網上圖片)

鞏義雙槐樹遺址不排除是黃帝時期都邑 (網上圖片)

考古發現,河洛宏大建築規模宏大,佈局嚴謹有序,呈現出古國時代的王都氣象。當中有一處天文遺跡,有九個以模擬天上北斗九星的方式擺放的陶罐,認為這種凸顯禮制和文明的現象,後來被夏商周王朝文明所承襲傳承,所以有著清晰的中華文明主根脈。所以,「河洛古國」的發現,將「中原中心地位是從夏代開始的」認知推早。

鞏義雙槐樹遺址 (網上圖片)

鞏義雙槐樹遺址 (網上圖片)

雙槐樹遺址內用陶罐模擬的「北斗九星」天文遺跡 (網上圖片)

雙槐樹遺址內用陶罐模擬的「北斗九星」天文遺跡 (網上圖片)

北斗九星天文遺跡所處的位置特殊,遺址中心居址區可簡單理解為貴族居住的區域,居址區的南部,有兩道370多米長的圍牆與北部內壕合圍形成了一個18000多平方米的半月形結構,尤其是圍牆東端的造型非常特殊,被專家視為中國最早甕城的雛形。

雙槐樹遺址內用陶罐模擬的「北斗九星」天文遺跡 (網上圖片)

雙槐樹遺址內用陶罐模擬的「北斗九星」天文遺跡 (網上圖片)

甕城是古代城市的主要防禦設施之一,通常是在城門外或內側修建的半圓形或方形的護門小城。「河洛古國」中心居址區已有典型的甕城建築結構,可見居住者非同一般。這裡發現有4排大型房址,房址間巷道相通,最大的房子面積達2300平方尺,北斗星形狀九陶罐就是在這所房子門廊發現。此外,還有一頭首向南並朝著門道的完整麋鹿骨架。麋鹿在古人眼中是一種神奇的動物。古代有天子冬至祭天,大部分鹿類在夏天脫角,只有麋鹿在冬至脫角,所以統治者把麋鹿脫角視為吉祥,並把麋鹿與一年最重要的節氣冬至關聯。

雙槐樹遺址出土骨針 (網上圖片)

雙槐樹遺址出土骨針 (網上圖片)

當想到5000多年前,九個陶罐和麋鹿都埋在地下,房子建成後,居所主人日常活動時,就彷彿騎在麋鹿上。專家推測,這應該是一位有地位並且諳習巫術和天文的古國首領,以這種方式設計居室,實際是在神化自己。

雙槐樹遺址出土陶罐及陶鼎 (網上圖片)

雙槐樹遺址出土陶罐及陶鼎 (網上圖片)

河洛古國還發現了國寶級的文物-中國最早的骨質蠶雕藝術品,它用野豬獠牙雕刻而成,是一條正在吐絲的家蠶形象。它與青台遺址等周邊同時期遺址出土的迄今最早絲綢實物,實證5300年前後黃河中游地區的先民,已經養蠶繅絲。也是至今發現仰韶時期與養蠶及絲綢起源相關,比較直觀的實物資料,具有重大學術價值。

雙槐樹遺址出土牙雕家蠶 (網上圖片)

雙槐樹遺址出土牙雕家蠶 (網上圖片)

河洛古國還發現許多被後世承襲的文化傳統或社會觀念。遺址內發現3處墓葬區,共有1700多座仰韶文化時期的墓葬,均呈排狀分佈。發掘單位已與北京大學等12個權威學術機構合作,對人的來源、疾病、遷徙、食譜、人地關係、古DNA等問題予以研究,將為華夏民族的核心族系起源問題,提供豐富資料。

目前,初步有些有趣的發現,顯示生活在這裡的男性,上肢極不發達,推斷他們基本不幹體力活,同時他們基因穩定一致,而女性的基因來源非常廣泛複雜。單這一點,就有了不少信息量。

往下看更多文章

始建於清光緒年間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

2024年04月19日 10:00

松齡圍位於廣東惠州龍門縣平陵街道山下村,距離圩鎮約3公里。松齡圍始建於清光緒年間,為三堂四橫一禾坪一池塘的客家圍屋。該處在近代中國史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曾為工農紅軍第四師休整地。由松齡圍、白芒坑黨小組農會婦救會成立遺址老屋祠堂、鏟頭坳伏擊戰遺址、白芒坑保衛戰遺址、洪亞仁茶店遺址組成現今的白芒坑革命遺址群,面積約3.5平方公里。

白芒坑革命舊址群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舊址群 (網上圖片)

1927年12月27日,由廣州起義餘部組建的工農紅軍第四師在師長葉鏞率領下,由龍門縣城轉戰白芒坑,在松齡圍休整了三天。洪亞仁茶店的老闆用茶水熱情招待了紅四師官兵。紅四師官兵在白芒坑期間與群眾的關係也十分密切。白芒坑有個「三眼泉」,是當地群眾取水飲用的地方。紅四師駐紮在白芒坑期間,擔心飲用水不夠群眾喝,便將「三眼泉」挖深、拓寬。後來,經過抗日隊伍、解放軍隊伍不斷的修建完善, 「三眼泉」成為頗具革命傳奇色彩的「紅軍井」。

白芒坑的紅軍紀念園 (網上圖片)

白芒坑的紅軍紀念園 (網上圖片)

1944年3月10日,洪月沖、洪月明、洪亞仁、洪木安及呂甫英等人以舞醒獅為名進行串聯活動,在白芒坑老屋祠堂成立了30多人的農會組織,洪月沖任會長,洪月明任副會長;同時成立了婦救會,劉運英任會長,朱石妹任副會長。6月25日,白芒坑民兵自衛隊洪進光、洪水安在茶店地段放哨時,在洪亞仁的協助下抓獲了1名為日軍探路的漢奸,當場查獲其隨身攜帶的日軍軍用地圖和指南針。白芒坑民兵自衛隊與平陵鄉聯防隊配合在鏟頭坳伏擊巡迴騷擾平陵地區的日軍,傷敵10多人,斃敵2人,繳獲槍支和彈藥若干。農會會長洪月沖為掩護部隊撤退受重傷犧牲。

紅四師在白芒坑休整時的徐向前住所 (網上圖片)

紅四師在白芒坑休整時的徐向前住所 (網上圖片)

1948年4月12日,國民黨軍保八團一個加強營和平陵吳伯梅聯防隊共500餘人從西、南、北三面圍了當時駐守平陵白芒坑村的博龍河人民解放軍部隊——飛龍隊。飛龍隊60多人在謝光、邵國良、林志的指揮下和白芒坑民兵的配合下奮起反擊,搶佔制高點,激戰一天,最終將敵擊潰。此戰擊斃國民黨軍8人,擊傷30多人,是一場以少勝多的保衛戰。

白芒坑村民捐獻出的革命時期的老物件 (網上圖片)

白芒坑村民捐獻出的革命時期的老物件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整體保存較為完整。工農紅軍第四師休整地遺址松齡圍,為三堂四橫一禾坪一池塘的客家圍屋。始建於清光緒年間,坐東南向西北,總面闊55.15米,通進深26.4米,占地面積約1456平方米,有房屋80多間,結構形式為土坯磚瓦結構,是典型的客家三進式建築,目前保存較好,用於開放展覽。白芒坑黨小組農會婦救會遺址老屋祠堂,原為三堂三橫、土木結構的客家圍龍屋,前有池塘,後有群山,中間為洪氏祠堂,占地面積約2500平方米。目前,舊址只剩下一個用鐵片臨時搭建的拜祭點,其他房屋都已坍塌。現在已經平整土地,重新開始種植作物。遺址前有村道橫穿而過,後種有30畝樟樹。鏟頭坳伏擊戰遺址,位於山坳,兩邊是高山密林,植被保存良好,前往遺址的沿途現已鋪設好水泥路。白芒坑保衛戰遺址,位於山林,林木茂盛。洪亞仁茶店是白芒坑村民洪陽明夫婦帶著兒子洪亞仁,在村口路邊開設的一個茶亭,方便過往客人歇腳、飲食。目前,洪亞仁茶店遺址已經納入龍門紅軍園建設,在距離原址20米處重建。重建後是是一間鋼筋混凝土水泥磚砂石結構的瓦房,牆體土黃色,琉璃瓦頂,位於龍門紅軍園入口右側,前有小廣場,側面是荷花塘,建築占地面積約46.6平方米。

芒派村村委後面的竹林曾是紅軍的運糧小道 (網上圖片)

芒派村村委後面的竹林曾是紅軍的運糧小道 (網上圖片)

白芒坑革命遺址群於2010年10月28日被龍門縣人民政府公佈為龍門縣文物保護單位。2013年12月中共廣東省委黨史研究室授予其為廣東省中共黨史教育基地。2015年2月13日被惠州市人民政府公佈為惠州市文物保護單位。2017年9月被中共惠州市委公佈為惠州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2009年8月被中共龍門縣委授予龍門縣黨員教育基地。2018年被惠州學院授予繼續教育培訓專案現場教學基地。

文章文字版權由廣東人民出版社許可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