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香港人不夠資格打世界波

博客文章

香港人不夠資格打世界波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香港人不夠資格打世界波

2020年06月03日 18:34 最後更新:23:02

中央決定為香港訂立《國安法》,近日看法庭審判涉及暴動或藏械的疑犯被判無罪,而用以脫罪的,大多數都是一些技術性理由,難免令人覺得法官是受國安立法影響了情緒。

看著這些事情,只有一個感覺:香港人不夠資格打世界波。

國際社會根本上是一個弱肉強食的原始森林,無論你如何道貌岸然,當遇上比你強大的對手時,很多時候都只能作「鵪鶉式」的回應。你看加拿大總理杜魯多被記者問及如何評價美國總統特朗普聲言會出動軍隊鎮壓示威者,杜魯多沉默了19秒,連背後雀仔的叫聲都聽得清清楚楚。他最後只說了一些虛無縹緲的話,說「現在是聆聽的時候、是學習的時候」,又說加拿大也有這樣的問題。他答了等於沒有答。

另外,英國首相約翰遜向報章撰文講到要延長香港BNO持有人的居留權的時候說:「我們正正是歡迎中國作為國際社會的領袖成員,所以我們希望中國受國際條約的約束。」約翰遜對中國也不敢口出惡言,只是很隱晦地暗示,希望中國恪守《中英聯合聲明》。事實上,英國的大阿哥美國,又何曾遵守過國際協議呢?特朗普單方面退出巴黎氣候協議、退出伊朗核協議,約翰遜有哼過一聲嗎?

國安法提到的是國家安全問題,很多時是國與國之間的衝突。老老實實,香港的法官是否懂得審這類案件,也是一個問題,因為香港法庭極端缺乏審理相關案件的經驗。審理國安案件,就是要權衡國家安全和個人自由。香港人和香港法庭希望國安立法寬鬆,讓香港法庭有最大限度的自由去審理,認為這可以保障到香港的人權,但這其實是一個中港互信的過程。中央是否會很放心的任由香港的法庭去審理國安案件呢?是否相信香港的法官為國家的安全把關呢?互信是需要時間建立的,但當見到香港法庭審理暴動以至襲警案件的寬鬆程度,這種互信就較難成立。

我覺得香港人很孩子氣,做事情很直接。中央正在訂立《香港國安法》,正制訂當中的遊戲規則,她對香港的信任程度越高,規則就會訂得越寬,將來執行的時候,也會給予香港更加大的彈性;對香港的信任越低,規則只會越緊,以確保國家安全不會受到侵害。孩子式的鬥氣,不易得到你想得到的東西。香港有點像小孩子去踢世界波,根本未夠水平。

你可能覺得誇大,講國安法扯到去講世界波。但香港的諜戰,一早就發生過。在回歸的前後,原中聯辦秘書長、前司法部長蔡誠的兒子蔡小洪,涉嫌被在港的英國情報人員收買,偷取國家機密文件,供應予英方。在2003年的夏末,蔡小洪被召回北京開會,結果扣留在京。據內地的調查,蔡曉紅收受了英國數百萬元的賄款,出賣國家機密予英國,而涉案的也不止蔡小洪一人,一些當時中聯辦的中高層官員,也牽涉其中,被傳召回國公幹時被捕。

香港從來不是純潔無邪之地。回歸之前,英國有MI6人員派駐香港的政治顧問辦公室、保安局和警務處下面的政治部。他們一方面直接參與調查涉及英國國家安全的案件,一方面滲透蒐集中國情報。上述小小的例子,已經說明香港的確會發生影響國家安全的事情,而當時中國只處理自己的人員,不能夠處理對家的人員。假設泄露國家機密案發生在今天,香港警方拘捕了行賄的人員,中央有沒有信心任由香港法庭處理相關的案件呢?

有些香港人暴露的問題,第一是無知。很多事情自己不知道、不認識,就當沒有發生。第二是放大。總將自己的訴求放到最大,訴求未能夠完全滿足的時候,就像孩子一樣把情緒表達出來,而這些行為,往往是適得其反的。正如前民主黨高層、現任勞福局局長羅致光在周日在網誌上,用反諷的手法提到,美國反對中央訂立《香港國安法》:「這些美國舉措,日後的歷史描述,可能會指它們令中國中央政府更有決心,進行有關立法工作,美國應該是會成功爭取到中國為香港制定國安法的。」

香港法律界部分人士的行為,恐怕也是跌入「成功爭取」制定強硬版國安法的範疇。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香港樓真是被買爆倉嗎?

2024年03月27日 19:35 最後更新:21:53

自從2月28日財政預算案宣布樓市撤銷辣招後,本地樓市回暖,成交增加,內地媒體開始湧現一些「香港樓被買爆倉了」、「香港新樓大幅搶購」的標題。感覺是內地的輿論比香港的真實樓市熱。

毫無疑問,撤辣後香港樓市的確回暖,成交增加。據中原地產的數據,撤辣之後短短4日,香港新樓錄得590宗成交,之前整個2月才只有276宗成交,即是4日成交量就已經是2月總成交的1.1倍。另外近期推出的新盤去貨情況的確有改善,入飛的數字亦比較理想,所以說撤辣後香港樓市活躍起來,並不為過。

有人開始擔心這樣下去,可能樓價又要大升了。甚至開始有人質疑,政府撤辣是否撤得太徹底。

我看這種擔心有點過慮。最近有朋友剛剛沽出她的港島東豪宅,單位七百多呎,全海景單位,最後以1700萬成交。今年年初樓價最低的時候,同一類型的單位成交過1500多萬,兩年前房價最高的時候,同類單位亦曾試過賣2000萬以上。如今1700萬成交價,的確從低位反彈。但朋友說,撤辣後她本來以為會有很多買家問價,結果只有一個買家詢價,是一名內地移居香港人士,雙方議價了一陣子,最後就是這個唯一的買家追價成交。

從最後能夠成交的角度來看,市場氣氛的確變好了。但從出售的過程來看,樓市並無內地媒體說得那麼熾熱。成交數字大幅上升,只因之前的數字太低。過去香港正常巿道時每年會賣出一萬多間新樓,即一個月過千間,所以今年整個2月才只賣出276間,是成交數字少到不正常,而不是撤辣後的數字多得太誇張。

對內地人而言,撤辣之後千多萬的樓,減少26%的稅項開支,可以省下數百萬的稅款,如果一直是想來香港買樓的內地客,就會抓緊機會入市買樓,特別是已經移居香港的人士,更加會覺得機不可失,反正租樓都有支出。另外亦有些內地人想把資金調來香港,借香港撤辣的機會調資來港買樓,亦是另一種需求。

不過有地產發展界商估計,撤辣後釋放出來的購買力,估計可持續3個月至半年,但未必會一直熱落去,主要有幾個因素。

第一,積壓新盤的數量龐大。自2020年新冠疫情以來,香港的樓市逐步回落,發展商不想減價賣樓,成交大幅減縮,2022年一手住宅成交只有10,261宗,創9年低位,去年一手住宅成交亦只有10,681宗,反彈4.3%,但仍處低位,新盤賣不去就變成倉底貨。估計住宅新盤存貨有4萬多至6萬個,數量極之龐大。假設這一波反彈浪潮能夠消耗一兩萬個單位,發展商今年已經可以交到功課,但除非樓巿有很高的熱度,否則一時三刻亦難消化所有存貨,供過於求的狀況未有改善。

第二,利息高企。現在買樓的按揭利息和最低潮比高了3厘有多,買樓的負擔相當重,買1000萬的單位一年等於要多付30萬元的利息,投資要承受重壓,自住亦是租平過供。現在一直說美國下半年會開始減息,會帶動香港利息向下,問題是香港一日未大幅減息,樓巿整體氣氛亦難全面扭轉。未來走向,要視乎利息幾時開始下降和下降的速度有多快。

第三,內地經濟。有人認為香港的樓市主要看本地經濟,樓巿固然受本地的經濟甚至股巿影響,但更大影響是內地經濟。如果內地經濟復甦良好,甚至比較熾熱,內地資金多,很多資金湧來香港,會帶旺本地樓市。但是內地經濟復甦得較慢,所以內地資金來港有限。

總體而言,宏觀環境未完全改善,減辣後樓市這股反彈浪未必可以長期持續,所以毋需太擔心樓價會大幅上升。換一個角度,樓巿能夠穩定下來,不會進一步拉低經濟,政府已算達成撤辣的目的了。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