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期間失蹤後屍骨無還的「大右派」、著名報人儲安平,魂歸家鄉。在當地政府同意下,其衣冠塚落成儀式前天在江蘇宜興低調舉行,三名兒子悉數出席。另一位「大右派」章伯鈞之女、著名作家章詒和致辭,稱儲安平勇於批評當權者,是一位真報人,但仍嘆謂「於今唯留衣冠,何其悲也。」

圖:新浪微博

圖:新浪微博

「今天不是一個悲傷的日子,今天是一個紀念、追思和懷念的日子。」宜興西郊外的龍墅公墓,是儲安平衣冠塚所在地。三名兒子儲望英、儲望華、儲望德等悉數出現在墓地前,佇立在雨中,寄託哀思。儲望華代表家屬發言後,俯身親吻父親陵墓前的無字書石雕。

由於儲安平屍骨下落不明,落葬無骨灰,也沒有生前衣物,故衣冠塚內只有一幀照片和一本書籍。

儲安平一九○九年生於宜興望族,曾經留學英倫,是民國著名政論家、作家,抗戰勝利後創辦周刊《觀察》,集上百位學者論政,開創了新聞史上著名的「儲安平時代」;一九四九年中共建政後,儲安平曾出任新華書店經理、《光明日報》社總編輯,九三學社中央宣傳部副部長等職。

儲安平和兩名兒子合照(網上圖片)

儲安平和兩名兒子合照(網上圖片)

一九五七年,儲安平響應號召,在中共中央統戰部座談會上以《向毛主席和周總理提些意見》為題發言,批評政府已經成為「黨天下」,並稱「大家對小和尚(基層和一般黨員)提了不少意見,但對老和尚(高層)沒有人提意見。」這次著名的「黨天下」發言招致毛澤東不滿,儲安平迅速被打成右派。

文革開始後,儲安平再遭逼害,六六年九月失蹤,屍骨無還,終年五十七歲。文革後,大批右派獲平反,但儲安平等「五大右派」(章伯鈞、羅隆基、彭文應、儲安平、陳仁炳)始終未獲改正。

「儲安平江蘇宜興人氏,五十七載斯文遂絕。英雄獻祭在國,魂兮歸來在鄉。於今唯留衣冠,何其悲也!」《往事並不如煙》作者章詒和在衣冠塚落成儀式上發言。

她說,儲安平不是政治家,不是思想家,他乃報人,是真正意義的報人,「國民黨執政他無情揭露國民黨,共產黨執政他尖銳批評共產黨,恪守報業『中立、客觀、理性』的宗旨和『獨家、獨特、獨到』的本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