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古代神奇生火工具 為何一吹即著?

歷史長河

古代神奇生火工具 為何一吹即著?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古代神奇生火工具 為何一吹即著?

2020年07月24日 10:00 最後更新:07月26日 13:49

不可小覷古人智慧。

我們在古裝電視電影可見,有人會在晚間潛入住宅後、或者入了山洞探險,都會拿出一把隨身攜帶的東西,開蓋、或再用口一吹,就會點起了火,也隨即如現代打火機或電筒般照光空間。這一個發明十分方便,即取即用,一吹就著,名為「火摺子」的古代工具,究竟原理如何?

影視中使用「火摺子」 (網上圖片)

影視中使用「火摺子」 (網上圖片)

「火摺子」最早是從南北朝出現。質素好一點的火摺子,內含物加添了硝、硫磺、松香、磷等易燃材料和香料,造價較高,是富有人所用,普羅大眾用的大多由易燃的紙錢或草紙為原材料製成。所有火摺子最終是將材料堆入竹筒,再剩下一點火星後保存。據了解,好一點的火摺子比較易燃,只要晃動一下就燃,差一點的就需要去吹燃。古時民間以火摺子當照明、生火工具。

火摺子為何一吹即燃,原理就是現代火災術語所說的「回燃」(Backdraft)現象。簡單是指在起火之處因為於通風不良的密閉空間,空氣內氧濃度遞減,令可燃性氣體積聚,一旦有足夠的空氣引入時,就會令原有火源瞬間引燃。

影視中使用「火摺子」 (網上圖片)

影視中使用「火摺子」 (網上圖片)

火摺子利用「回燃」現像火星貯存。打開火摺子蓋子,向它吹氣,加速氧氣流動,火摺子要重新燃燒就不足為奇;當不用時,將火星保存在竹筒,將之與氧氣隔絕。筒內氧氣量較少,更多的是一氧化碳,構不成「回燃」條件。火摺子更易攜帶,即取即用,方便操作。不可看輕古人智慧。

火摺子 (網上圖片)

火摺子 (網上圖片)

需知道古人雖然很早就發現了火,也學會使用火,但是因為無法保存,他們必須不停地尋找野火,甚至是去借火。火摺子的出現,意味古人學掌握如何便捷保存火種,大大便利生活。在這個的基礎上,人們將這用具改良及發展,出現各種新型取火工具。

除了火摺子,也有其他取火工具「火柴」。南北朝時期,人們懂得將硫磺沾在小木棒上,藉助火種或火刀火石,能方便地把陰火引發為陽火,這可視為最原始的火柴。宋代陶穀《清異錄》有載,五代十國時期,每當因夜間有急事,苦於做燈花不少時間,所以有一聰明人以松木條浸染硫磺,貯存起來備用。它與火一接觸,就會燃燒,可得小火焰如同谷穗,這種物品稱為「引光奴」,後來成為商品,更名為「火寸條」。

宋代陶穀《清異錄·火寸》 (網上圖片)

宋代陶穀《清異錄·火寸》 (網上圖片)

現代的火柴於清代時期由歐洲傳入,稱為「洋火」,火摺子地位慢慢被取代。「火柴」原理是於木條沾上生火的化學物質,並通過摩擦而點火。物質也經過白磷或黃磷,發展至改用以紅磷生火的安全火柴,並於19世紀中期慢慢普及,在19世紀後期慢慢流入中國,中國人除了稱為「洋火」,也稱之為「番火」,台語稱為「番仔火」至今,至於上海一帶也稱為「自來火」至今。

比起火摺子,火柴既便宜方便,也相對安全,更重要的是它更好保存。火摺子便從日常生活中銷聲匿跡,只能在電視電影看到它。現今,有比起火柴更方便更好保存的打火機,火柴也慢慢退出大家的日常生活。

往下看更多文章

得齊秦兩地就如「高屋建瓴」 韓信幸留一命

2024年04月22日 20:00

「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史記.高祖本紀》,當中有言:「⋯⋯田肯賀,因說高祖曰:『陛下得韓信,又治秦中。秦,形勝之國,帶河山之險,縣隔千里,持戟百萬,秦得百二焉。地勢便利,其以下兵於諸侯,譬猶居高屋之上建瓴水也⋯⋯』」

秦朝滅亡後,楚漢相爭以項羽江邊自刎為標誌落下帷幕。劉邦建立了「漢」政權,便厚厚賞賜了在戰爭中立下功勞的人。就以韓信為例,韓信作為漢初三傑之一,其功勞固然不可多得:聲東擊西虜魏王豹、強勢突襲相夏說、背水一戰大破陳余⋯⋯因此,劉邦便把韓信封為楚王。可是功高蓋主免不了惹來殺身之禍。韓信沒當上楚王不久,馬上就有人散播韓信謀反的謠言。劉邦聽後雖不知事情真偽,但也不敢怠慢,立即就和身邊諸將商議對策。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楚漢之爭歷時3年多,戰爭規模之大在中國古代戰爭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網上圖片)

當時不少將領建議征討韓信,而謀士陳平就這樣向劉邦說:「陛下,韓信武藝高強,恐怕朝中將領都不是他對手。既然強攻不能制服韓信,不如使用計謀去對付他。」說罷,陳平就在劉邦耳邊獻上了一計⋯⋯

翌日,劉邦就向眾人宣報自己將到雲夢澤巡遊一事。恰好,韓信就在離雲夢澤不遠的陳縣。因此,韓信便召見了諸候,早早的守在大路旁,恭迎劉邦。可誰知,劉邦一到,韓信就被劉邦安排好的將士們給拿下了。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雲夢澤,又稱雲夢大澤,為中國歷史上最大的淡水湖之一。位於今中國湖北省江漢平原,推斷面積最廣時曾有4萬平方公里。今多已成為陸地,僅留零星水體如洪湖。(網上圖片)

聽說劉邦把韓信收歸天牢,想為韓信說情的大夫田肯就急急忙的進宮面見劉邦。可是田肯一見劉邦,卻笑著說道:「可喜可賀啊,陛下!」劉邦一楞,問道:「可有什麽值得祝賀的?」見劉邦一臉茫然,田肯就娓娓道來的說著:「值得道賀的事情可是有好幾件。第一樁喜事當然是韓信束手就擒;第二樁喜事便是陛下您已經牢牢掌控了關中秦地。秦地地勢險要,山河環繞。像這種的優越的地理位置,即便百萬軍隊來襲,秦地哪怕只有兩萬兵馬都能抵擋住。憑著秦地這片有利的軍事要地,要對諸侯用兵簡直就像在高高的屋檐上倒下一瓶水那麼簡單!而且,陛下您東有齊地瑯琊、即墨等富饒之地,南有泰山作後盾,西有黃河,北有渤海。有著這樣的地勢,我們只需二十萬兵馬就可以抵擋敵方的百萬軍隊!所以說,齊地與秦地就好比東秦和西秦,陛下現在得此要地,難道不值得祝賀嗎?」

高祖劉邦聽完田肯的一席話,就明白田肯是在變相地為韓信求情,因為他所說的秦地、齊地是韓信的功勞。若不是韓信領兵征戰,他劉邦怎能擁有如此關鍵的齊秦兩地呢?劉邦略一沈吟,對田肯說:「你所言不無道理。」便下令賞賜田肯黃金五百斤。隨後,劉邦赦免了韓信。韓信雖幸留一命,卻難逃被貶為淮陰侯的命運。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韓信被貶。(網上圖片)

後人由此提煉出「高屋建瓴」這個成語,比喻居高臨下,勢不可當。在現代漢語中指對事物把握全面,了解透徹。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