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古代神奇生火工具 為何一吹即著?

歷史長河

古代神奇生火工具 為何一吹即著?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古代神奇生火工具 為何一吹即著?

2020年07月24日 10:00 最後更新:13:49

不可小覷古人智慧。

我們在古裝電視電影可見,有人會在晚間潛入住宅後、或者入了山洞探險,都會拿出一把隨身攜帶的東西,開蓋、或再用口一吹,就會點起了火,也隨即如現代打火機或電筒般照光空間。這一個發明十分方便,即取即用,一吹就著,名為「火摺子」的古代工具,究竟原理如何?

影視中使用「火摺子」 (網上圖片)

影視中使用「火摺子」 (網上圖片)

「火摺子」最早是從南北朝出現。質素好一點的火摺子,內含物加添了硝、硫磺、松香、磷等易燃材料和香料,造價較高,是富有人所用,普羅大眾用的大多由易燃的紙錢或草紙為原材料製成。所有火摺子最終是將材料堆入竹筒,再剩下一點火星後保存。據了解,好一點的火摺子比較易燃,只要晃動一下就燃,差一點的就需要去吹燃。古時民間以火摺子當照明、生火工具。

火摺子為何一吹即燃,原理就是現代火災術語所說的「回燃」(Backdraft)現象。簡單是指在起火之處因為於通風不良的密閉空間,空氣內氧濃度遞減,令可燃性氣體積聚,一旦有足夠的空氣引入時,就會令原有火源瞬間引燃。

影視中使用「火摺子」 (網上圖片)

影視中使用「火摺子」 (網上圖片)

火摺子利用「回燃」現像火星貯存。打開火摺子蓋子,向它吹氣,加速氧氣流動,火摺子要重新燃燒就不足為奇;當不用時,將火星保存在竹筒,將之與氧氣隔絕。筒內氧氣量較少,更多的是一氧化碳,構不成「回燃」條件。火摺子更易攜帶,即取即用,方便操作。不可看輕古人智慧。

火摺子 (網上圖片)

火摺子 (網上圖片)

需知道古人雖然很早就發現了火,也學會使用火,但是因為無法保存,他們必須不停地尋找野火,甚至是去借火。火摺子的出現,意味古人學掌握如何便捷保存火種,大大便利生活。在這個的基礎上,人們將這用具改良及發展,出現各種新型取火工具。

除了火摺子,也有其他取火工具「火柴」。南北朝時期,人們懂得將硫磺沾在小木棒上,藉助火種或火刀火石,能方便地把陰火引發為陽火,這可視為最原始的火柴。宋代陶穀《清異錄》有載,五代十國時期,每當因夜間有急事,苦於做燈花不少時間,所以有一聰明人以松木條浸染硫磺,貯存起來備用。它與火一接觸,就會燃燒,可得小火焰如同谷穗,這種物品稱為「引光奴」,後來成為商品,更名為「火寸條」。

宋代陶穀《清異錄·火寸》 (網上圖片)

宋代陶穀《清異錄·火寸》 (網上圖片)

現代的火柴於清代時期由歐洲傳入,稱為「洋火」,火摺子地位慢慢被取代。「火柴」原理是於木條沾上生火的化學物質,並通過摩擦而點火。物質也經過白磷或黃磷,發展至改用以紅磷生火的安全火柴,並於19世紀中期慢慢普及,在19世紀後期慢慢流入中國,中國人除了稱為「洋火」,也稱之為「番火」,台語稱為「番仔火」至今,至於上海一帶也稱為「自來火」至今。

比起火摺子,火柴既便宜方便,也相對安全,更重要的是它更好保存。火摺子便從日常生活中銷聲匿跡,只能在電視電影看到它。現今,有比起火柴更方便更好保存的打火機,火柴也慢慢退出大家的日常生活。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璪作畫「雙管齊下」 山水松石驚艷眾人

2024年03月25日 20:00 最後更新:11:31

「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是出自於唐代朱景玄所寫的《唐朝名畫錄》,在卷九十七有提及:「惟松樹特出古今,能用筆法。嘗以手握雙管,一時齊下,一為生枝,一為枯枝。」

唐代畫家張璪不但擅長文學,其畫技還十分高超。當朝宰相劉晏很欣賞他的畫,還特意邀請他去京城,舉薦他擔任檢校祠部一職。可是後來張璪因事獲罪,被相繼貶為衡州司馬以及忠州司馬。由於張璪在官場上鬱鬱不得志,以至於他把更多的心思和時間都放在畫畫上。他山水松石畫中激越的筆勢、颯爽英姿吸引了時人的目光,甚至連當時有名的畫家畢宏都問他到底師從何人。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曾畫有《松石圖》、《寒林圖》、《松竹高僧圖》等作品,並著錄於《宣和畫譜》,但其實多數作品已失傳。(網上圖片) 

張璪善畫山水,尤精松石。雖然他的技法受到王維水墨畫的影響,但他也有自己獨創的技法和風格。因為他的松石畫常常透露出獨特的意象,所以總是引起京中的猜畫風潮。每當畫成,人們都會爭相搶購。

建中三年,張璪作畫於長安。聽說當時張璪手執兩筆,同時作畫。更人驚訝的是,兩支筆可以畫出不同的景象。一支畫出鮮活的松枝,另一支畫出幹枯的樹幹,氣勢超然。要是張璪畫到得意之處,更是會以手醮色,直接揮塗。可別小看張璪的指畫,他可以單憑手指就把山石的凝重,泉水的徑流,表現得活靈活現。凡是看過他作畫的人,沒有一個不佩服他那雙管齊下的本事,甚至後來王默的「腳蹙手抹」也是受到張璪指畫的啟示。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雙管齊下 (網上圖片)

面對畢宏的提問,張璪僅回答了一句「外師造化,中得心源。」這句話的意思很簡單,當中的「造化」指的就是大自然,「心源」也即作者的內心感悟,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大自然是藝術的根源,而畫師們就該師法自然。可是自然之美能不能轉換成藝術之美,還是得看藝術家的內心情思和作畫構設。張璪的這句話是中國美學史上「師造化」理論的代表性言論。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雙管齊下」這個成語,成語中的「管」字其實就是筆的意思,原指手握雙筆同時作畫;後比喻做事同時兩個方面進行或同時使用兩種方法解決問題。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