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業界建議政府直接拒絕「發水」項目申請。

一度標榜「30萬資助額,特快10日批核」的遙距營商計畫,兩大賣點均告落空,超過14000宗申請中,目前僅處理不足700宗,有公司申請10萬資助,只獲批數千元。IT業界為免生意見財化水,紛紛提出縮減規模及折扣方案,期望有意退場的公司回心轉意。有業界承認,資助金額大減與部分業界將項目「發水」有關,部分人為「攞盡資助」,將原本40000的項目大幅抬價至90000,建議政府直接拒絕「發水」項目申請,並提供上訴機制,既可警戒不良供應商,亦令項目不致胎死腹中。 

網絡保安是其中一項可獲遙距營商計畫資助的IT服務。

網絡保安是其中一項可獲遙距營商計畫資助的IT服務。

遙距營商計畫屬第二輪防疫抗疫基金項目,時任創科局局長楊偉雄4月中在其網址介紹計畫時,曾表示會全額資助企業購買和採用科技方案的開支,每家公司最多可獲30萬元資助,並指生產力促進局會快速批核申請,大約10個工作天內可通知申請結果。IT業界視計畫為「肥肉」,紛出動招攬生意,有公司甚至在上月18日接受申請的首日,即搶閘交表,期望短期內賺取疫情下不可多得的生意。

然而,業界原本預期的快速批核未有實現,直至本月12日,即計畫推出的第25日,才有首批公司獲得審批結果通知,惟資助金額大幅縮水,令IT業界嘩然。有為客戶遞交申請的massmedia.com.hk負責人彭漢民知悉,部分原本申請10萬元資助的個案,最終僅獲批數千元的資助,讓客戶大為失望,「客戶原本的計畫包含廣告製作、數碼營銷方案等項目,各個項目分布算平均,沒有不合理地加入多個項目,但最後的資助太少,可做到的東西有限。」

彭漢民估計,客戶若需自資支付部分遙距營商的費用,至少六成客戶均會放棄,「原本以為政府幫助送錢做宣傳,哪怕他們只付兩成,客戶也不想在今天這時勢額外花錢。」

時任創科局局長楊偉雄曾於其網誌稱,會「全額資助」企業購買科技方案的開支。

時任創科局局長楊偉雄曾於其網誌稱,會「全額資助」企業購買科技方案的開支。

資訊科技界立法會議員莫乃光早前進行調查,18名受訪者已收到審批結果,惟其中14人只獲申請金額一至三成的資助。莫乃光直言,如政府縮減一至兩成的資助金額,相信不少公司仍會繼續項目,惟目前資助額大減,公司叫停項目亦無可厚非。

遙距營商計畫表示,截至前日下午六時,共收到14436宗申請,682宗已處理,當中631宗獲批,總資助額為2470萬元,換算每宗申請平均資助額約39000元,10宗獲批全額資助。創科局局長薛永恒早前就未能於10個工作天內完成審批致歉,但他強調公帑要運用得宜,調整申請金額無可避免。

事實上,市面上不良業界為「攞盡資助」,不惜為項目「發水」,手法亦層出不窮。香港創科發展協會主席陳迪源早前亦有意申請遙距營商計畫,改善公司的網絡硬件設備,怎料多家IT公司提出的報價達90000多元,比他估計約40000元的費用多逾一倍,「我公司規模20人,市面上質量好的路由器不過3000至4000元,買夠10個也不用40000,誰不知幾家IT公司報價都是90000,貴到我也不敢遞表申請資助。」

創科局局長薛永恒早前就未能於10個工作天內完成審批致歉。資料圖片

創科局局長薛永恒早前就未能於10個工作天內完成審批致歉。資料圖片

彭漢民亦留意到行內有承辦商,將原本只花費8000元的網頁製作服務,抬價至10萬元,以往行內會就廣告管理收取一成五服務費,但遙距營商計畫下則升至兩至三成。此外,由於計畫限制供應商每星期僅可提交10個申請,他知悉有行家為協助客戶盡早遞交申請,花錢向其他同行購買申請配額,每個配額索價2000至10000元不等,如今這些投資或難以回本。

陳迪源認為,如港府想解決「發水」問題,應拒絕報價過高的申請,並設立上訴機制,令申請公司與IT供應商研究減低支出,甚至是更換供應商,「政府一旦拒絕申請,供應商就知『發水』不能太過分,現在將資助額大減,企業如果不肯補錢,整個項目就拉倒,成為受害者。」

計畫無論是資助金額抑或是審批時間均不似預期,IT業界最近唯有想盡辦法保住生意。網絡保安公司Fortinet港、澳、蒙古地區渠道總監高德泰表示,其公司早前針對遙距營商計畫,花費接近6位數字的資金宣傳,獲近80家公司採用其網絡保安方案,惟最近有一成客戶表示等不及政府資助,並要求其公司將系統規模減半,變相令收入大減。他坦言擔心其他客戶紛紛跳船,正準備調整方案,提供額外折扣,希望保住生意。

遙距營商計畫曾標榜「30萬資助額,特快10日批核」,惟業界大歎資助縮水。

遙距營商計畫曾標榜「30萬資助額,特快10日批核」,惟業界大歎資助縮水。

遙距營商計畫原意是增加IT業界工作機會,彌補疫情損失的生意,惟高德泰指出,不少客戶原本沒有資助也打算購入其公司系統,當政府推出資助計畫後,這批客戶亦「唔執輸」入紙申請,變相令大批項目延後。

Waysapp業務總監溫先生坦言,資助額偏低將影響其客戶的申請意欲,尤其不少個案沒有逼切需要,故已作最壞打算,早前投資的廣告支出及時間精力將「見財化水」,「有些商家賣食品、健康產品,見有網店不加新功能也能繼續用,欲打退堂鼓;也有美容院本來因為停業令急需架設網店賣產品,如今店鋪重開已不需要網上銷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