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由黃巾至赤壁 瘟疫如何改變三國進程

歷史長河

由黃巾至赤壁 瘟疫如何改變三國進程
歷史長河

歷史長河

由黃巾至赤壁 瘟疫如何改變三國進程

2020年07月29日 10:00 最後更新:10:07

瘟疫是三國時期最可怕的敵人。

東漢末年至三國時代種種,多得《三國演義》為人所知。《演義》的第一回就已經講到張角,如何趁中平元年大疫廣收門徒、醫行天下,收攬民心,促成黃巾起義。

更多相片
網上圖片

瘟疫是三國時期最可怕的敵人。

網上圖片

瘟疫開啟了東漢末年及三國之篇章,史實上,張角信奉黃老,教授門徒,又以符水或咒術給人治病,百姓慢慢相信張角的學說,也就是「太平道」。張角之後派門徒周遊四方傳播教義,十多年就發展出信徒數十萬,遍布八州。結果,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爆發了以張角為首的宗教形式大暴動。

影視中的赤壁之戰 (網上圖片)

這個除了是社會矛盾、政治腐敗帶來的結果,也與疫症不無關係。僅以《後漢書》為例,在黃巾之亂爆發前的十多年,東漢全國發生大規模的天災合計12次,當中特大瘟疫4次。據了解,公元180年以後,遇上天災政府均無賑災措施,推測當時無論中央還是地方政府也財經拮据,在後期史料中,還能看到靈帝公開賣官,顯然對於籌措軍費已無計可施。

影視中的火燒赤壁 (網上圖片)

三國時期另一個赤壁之戰是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也是《演義》重頭戲。曹操在統一北方後,本計劃一舉南下完成統一,而孫劉聯軍憑「天時、地利、人和」取得戰鬥勝利。取勝原因很多,既有孫劉聯軍兵不厭詐,也有曹軍艦船相連戰術錯誤,但還有一點原因被忽略,就是曹軍當時流行傳染病,本就不擅水戰及水土不服的曹軍,戰鬥力進一步削弱。

影視中的赤壁之戰,曹操敗陣 (網上圖片)

這一點因為《演義》為了突出以少勝多之效,刻意弱化了影響,小說中只以周瑜分析形勢時說過:「驅中國士卒,遠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但於史實中,疫症的影響力是一個關鍵因素,於《三國志》及《資治通鑑》等史書,均有提及曹軍當時面臨疾患問題。

影視中曹軍中兵士染疫亡 (網上圖片)

據《三國志·周瑜傳》載,曹操戰後給孫權寫一封信說:「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可證實曹軍自退,是士兵感染了瘟疫。再以《三國志·郭嘉傳》所載:「太祖(曹操)征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歎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足見瘟疫如何左右大局。

影視中瘟疫流行一幕 (網上圖片)

當時,曹營中暴發的是甚麼傳染病,史書並沒明確記載。但赤壁之戰之前300多年,赤壁一帶就有血吸蟲病廣泛流行。據考古人員研究經千年屍身未腐的古屍,發現不論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女屍,還是湖北江陵縣西漢男屍,都見大量吸血蟲卵,說明2000多年前,長江流域兩湖地區流行吸血蟲病。

影視中的曹植 (網上圖片)

赤壁之戰,曹軍內部瘟疫蔓延。之後的第九年,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華夏還暴發一場嚴重疫情,稱「丁酉大疫」。曹植曾作《說疫氣》形容,每家每戶都有人因染疫而逝,足見疫情之惡。疫情起於曹魏再廣泛擴散,曹魏政權人才損失甚多,當中「建安七子」就有四人死亡。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瘟疫開啟了東漢末年及三國之篇章,史實上,張角信奉黃老,教授門徒,又以符水或咒術給人治病,百姓慢慢相信張角的學說,也就是「太平道」。張角之後派門徒周遊四方傳播教義,十多年就發展出信徒數十萬,遍布八州。結果,中平元年(公元184年),爆發了以張角為首的宗教形式大暴動。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這個除了是社會矛盾、政治腐敗帶來的結果,也與疫症不無關係。僅以《後漢書》為例,在黃巾之亂爆發前的十多年,東漢全國發生大規模的天災合計12次,當中特大瘟疫4次。據了解,公元180年以後,遇上天災政府均無賑災措施,推測當時無論中央還是地方政府也財經拮据,在後期史料中,還能看到靈帝公開賣官,顯然對於籌措軍費已無計可施。

這些情況就為張角勢力帶來機會。按《後漢書·皇甫嵩傳》記載,太平道的活動,就是在瘟疫肆虐之時,得以發展壯大。最終,由張角等人領導的黃巾起義,撼動東漢統治根基,最後為天下三分埋下伏筆。

影視中的赤壁之戰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赤壁之戰 (網上圖片)

三國時期另一個赤壁之戰是以少勝多的著名戰例,也是《演義》重頭戲。曹操在統一北方後,本計劃一舉南下完成統一,而孫劉聯軍憑「天時、地利、人和」取得戰鬥勝利。取勝原因很多,既有孫劉聯軍兵不厭詐,也有曹軍艦船相連戰術錯誤,但還有一點原因被忽略,就是曹軍當時流行傳染病,本就不擅水戰及水土不服的曹軍,戰鬥力進一步削弱。

影視中的火燒赤壁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火燒赤壁 (網上圖片)

這一點因為《演義》為了突出以少勝多之效,刻意弱化了影響,小說中只以周瑜分析形勢時說過:「驅中國士卒,遠涉江湖,不服水土,多生疾病」,但於史實中,疫症的影響力是一個關鍵因素,於《三國志》及《資治通鑑》等史書,均有提及曹軍當時面臨疾患問題。

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鑑》記載,赤壁之戰前,周瑜即對孫權說道:「操舍鞍馬,使舟楫,與吳越爭衡。今又盛寒,馬無草,驅中國士眾遠涉江湖之間,不習水土,必生疾病」。至戰鬥即將展開時,果然,曹軍中疫情已經蔓延:「時曹軍眾,已有疾疫。初一交戰,操軍不利,引次江北」,由於曹軍中瘟疫蔓延,導致初戰不利,退回長江以北。此後才有黃蓋詐降、火燒連營的赤壁之戰。火攻使得曹軍「人馬燒溺死者甚眾」,加上瘟疫帶來的死亡,曹操最終落敗、軍士死傷大半。

影視中的赤壁之戰,曹操敗陣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赤壁之戰,曹操敗陣 (網上圖片)

據《三國志·周瑜傳》載,曹操戰後給孫權寫一封信說:「赤壁之役,值有疾病,孤燒船自退……」可證實曹軍自退,是士兵感染了瘟疫。再以《三國志·郭嘉傳》所載:「太祖(曹操)征荊州,還於巴丘,遇疾疫,燒船,歎曰『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足見瘟疫如何左右大局。

影視中曹軍中兵士染疫亡 (網上圖片)

影視中曹軍中兵士染疫亡 (網上圖片)

當時,曹營中暴發的是甚麼傳染病,史書並沒明確記載。但赤壁之戰之前300多年,赤壁一帶就有血吸蟲病廣泛流行。據考古人員研究經千年屍身未腐的古屍,發現不論湖南長沙馬王堆西漢女屍,還是湖北江陵縣西漢男屍,都見大量吸血蟲卵,說明2000多年前,長江流域兩湖地區流行吸血蟲病。

講回曹軍,將士是北方人,來自非血吸蟲病疫區,故必容易受感染。相對一江之隔的吳軍,大部分是南方人,富防範血吸蟲經驗,因此疫情只在曹軍一方爆發。

影視中瘟疫流行一幕 (網上圖片)

影視中瘟疫流行一幕 (網上圖片)

赤壁之戰,曹軍內部瘟疫蔓延。之後的第九年,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華夏還暴發一場嚴重疫情,稱「丁酉大疫」。曹植曾作《說疫氣》形容,每家每戶都有人因染疫而逝,足見疫情之惡。疫情起於曹魏再廣泛擴散,曹魏政權人才損失甚多,當中「建安七子」就有四人死亡。

影視中的曹植 (網上圖片)

影視中的曹植 (網上圖片)

這場瘟疫孫吳政權也未能倖免,赤壁之戰關鍵人物魯肅,同樣於建安二十二年病逝。三年後,魯肅的接班人、病患纏身的東吳名將呂蒙和戰友蔣欽、孫皎,也因命步入黃泉。《演義》卻將呂蒙之死,描述為關羽索命。雖然史籍未明確指明他們三人病因,但當時「丁酉大疫」肆虐,曹操南征又將疫情帶入孫吳,三位名士之死,或許與疫情有關。

往下看更多文章

楚共王狩獵失弓 「楚弓楚得」不氣憤

2024年04月19日 20:00

「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最早的相關典故出自於漢代劉向所寫的《說苑》,在《至公》中有提及:「楚共王出獵而遺其弓,左右請求之。共王曰:『止!楚人遺弓,楚人得之,又何求焉?』」

春秋五霸之一的楚莊王病逝,其子熊審繼位,是為楚共王。基於父親一生戎馬稱霸中原的豐功偉績,楚共王即位後自然不敢怠倦。在料理完楚莊王的喪事後,楚共王馬上就收拾好心情,準備在政壇上大展拳腳。他一方面與齊國結盟,另一方面則繼績與晉國及其盟國打好關係。利用楚莊王的聲威,在短短兩年間,楚共王就與多國諸侯達成盟約,成功結下蜀之盟,讓楚國霸業達到鼎盛時期。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公元前589年,楚國與齊國結盟,在蜀(今山東泰安西)召周邊各諸候國會盟,史稱蜀之盟。由楚國領導的蜀之盟是春秋以來參與國最多的一次盟會,而秦國也參與了加盟。(網上圖片)

在政務之外的餘閒時間,楚共王最愛到郊外打獵騎射,所以在獵場可以經常看到他被侍衛圍繞、在快馬上執弓獵獸的身姿。由於喜愛狩獵,所以楚共王專門打造了一把弓。這把弓精美且結實,令楚莊王對它愛不釋手。要是哪天沒有對弓弦進行保養,楚莊王都會感到坐立難安。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弓囊與弓箭。(網上圖片)

有一天,他外出打獵。恰好面前出現了一隻獵物,楚莊王自然緊緊追趕。可就在越追越近,手往弓囊一探時,楚莊王卻發現他的愛弓不見了!隨行的從僕為好弓的丟失而感到可惜,一致認同地對楚共王說:「大王,讓我們回頭沿路把弓找回來吧!」沒想到,楚共王居然搖了搖頭拒絕道:「不必去尋找了!這弓丟在楚地,相信拾者也當是楚國人。既然同是楚國人,就沒有必要再去尋找它了。」隨從人員一聽,邊點頭、邊欽佩地說:「大王英明!」於是,他們繼續他們的打狩之旅,並沒有再去尋找弓弦。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元人狩獵。(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楚弓楚得」這個成語,意思是指自己雖有得失,但由於受益者是自家人,所以好處並沒有外流;含褒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