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齊國作為公認強國 為何最終統一的是秦國?
贏家為何最終是偏居一隅的秦國?
提到春秋戰國時期,便想到諸侯割據群雄並起,春秋五霸之首是齊桓公無誤。齊國作為公認的第一強國,又地處中原,物產豐盈,人口充足,為何卻未能完成統一大業?
從綜合實力來看,齊國實力確實是在秦國之上,為何最終是偏居一隅的秦國統一中原,興盛的齊國,最後落得被滅國的下場?
不管是春秋還是戰國,周王室日益衰微,諸侯互相討伐。雖然統一似乎是歷史的趨勢,但當時諸侯國及人民,還是尊敬君權,哪怕已經是「禮崩樂壞」。諸侯自立為王,也可以說得上是獨立於周朝之外,但「君權神授」還是深深烙在一眾腦海。諸侯就算已經擺脫周室「枷鎖」,但表面上還是要說著忠君愛國,沒有人願意說要完成統一,推翻周王朝。
齊桓公在位時期,齊國國力極為強盛,但「統一」兩字,從未出現在齊桓公的計劃之中。齊桓公只想做眾人敬仰的「霸主」,而非是天下唯一的主人。眾人也要賣他面子,但是關於別人家的事,還是要他們自己處理,比如封地或封爵。
- 閱讀更多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紙上談兵趙括父親趙奢實為名將 削秦軍主力大半 ...
戰國時期,趙國崛起,想必大家都知曉廉頗、李牧等的威名。其實當時還有一 ...
一戰中國沒派兵 14萬勞工捲入戰事有血淚
歷史上,中國雖然宣布參與第一次世界大戰,但並沒有真正派出軍隊。而真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