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獨山不獨 「舉債式發展」已成部分地方政府慣用套路

兩岸

獨山不獨 「舉債式發展」已成部分地方政府慣用套路
兩岸

兩岸

獨山不獨 「舉債式發展」已成部分地方政府慣用套路

2020年07月16日 05:01 最後更新:05:40

這兩天,獨山縣舉債400億元、留下一地爛尾樓的新聞引發熱議。

早在2019年,獨山縣委原書記潘志立就被媒體披露盲目舉債打造「天下第一水司樓」等形象工程、政績工程,導致當地政府債務風險激增。

這種「大膽地舉債、悄沒聲兒地跑路」並非孤例。據島叔這些年的調研經驗,“舉債式發展”、“折騰式治理”已成為部分地方政府的慣用套路。

何以至此?

獨山縣「天下第一水司樓」(圖源:網路)

轉型

近年來,地方發展模式發生明顯變化。

如果說過去地方發展主要依靠資源、區位、產業基礎,現在一些地方的發展則在很大程度上靠土地、金融、政策槓桿來驅動。

有的地方把此前的發展模式稱作「傳統發展模式」,各地基於傳統優勢,通過長期積累,實現經濟發展;相較之下,如今的發展模式能在短期內見成效,因而也更受推崇。

比如,中西部地區在承接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時,通過提供土地、電力,進行稅收優化、審批程序優化等,可在極短時間內憑空培育出一個新產業。一些地方甚至喊出「打造百億、千億產業」的口號。

這些口號的出現,的確反映出中國經濟發展已經到了一定階段。改革開放至今,我們積累了足夠多的資金、技術、市場空間,再加上交通、通訊等基礎設施的大發展,東部地區的發展紅利逐漸溢出到中西部地區。

一些高能耗、環境污染較大、稅收貢獻不多的產業,可能在東部地區面臨淘汰,在中西部地區卻是「香餑餑」。哪怕沒有任何產業基礎,只要某個地方的政策到位,就會有企業組團投資,在短期內造出一個產業集群。

島叔調研過的幾個中西部普通農業縣,均通過招商引資打造出在全國市場佔優勢份額的產業。這些產業能在一兩年內落地,完全是基於當地迫切的發展需求及政策優惠。

總投資5億元的獨山天洞景區(圖源:獨山縣政府官網)

舉債

「轉型」為啥要“燒錢”?

一些有「見識」、膽子大的地方官員很難滿足於普通招商引資基礎上的快速發展。畢竟,產業發展再怎麼迅速,也需要一個過程。真要在最短時間內改變地方面貌,能“撐起門面”的,只有基建和房地產。

這兩個領域投資需求大、對GDP拉動明顯,還能讓觀者「眼見為實」,表面看那叫一個“穩賺不賠”。

可一旦對房地產和基建上癮,地方政府、開發商甚至老百姓就沒了回頭路。怎麼講?為了保持當地經濟發展、財政收入的穩定增速,教育、醫療等公共投入統統要圍繞著房地產轉。

島叔前些年在北方某貧困縣調研,該縣每年財政收入不足10億,當年卻有總投資約400億的多個工程同時開工,其中多數以PPP模式(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建設基礎設施)進行。

儘管縣城裏到處是爛尾樓、當地政府天天忙於處理「老闆跑路」等各類糾紛,但既然面子上還算“熱火朝天”,也就沒人去想欠下的債要怎麼還。

儘管「不唯GDP論英雄」的呼聲近年來越來越高,但就島叔所見,“經濟增長”已深深融入部分地方政府的治理邏輯。有人評價:“如果不抓增長率,地方政府就不知道做什麼;不考核GDP,就沒辦法對地方官員的政績做客觀衡量。”

的確,只要GDP增長,地方經濟就會活躍,群眾就有更多收入,各級官員會更有幹勁,當地也會呈現出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只不過,這些景象,有些是真相,有些則是假象。

2018年9月,獨山縣委原書記潘志立調研該縣某施工項目現場(圖源:網路)

根源

遺憾的是,假象越來越多。

這一方面要歸咎於地方官員的政績衝動,另一方面也與其背後的制度推力密切關聯。

首先,地方官員的任期有限,短時間內既要樹立個人威望,又要做出政績,難免「新官上任三把火」。

島叔聽過一個說法:在有些地方,縣領導到任的頭兩年,威望頗高;到了第三年,如果還沒有高升的消息,威望就會下滑;第四年若還沒動靜,就沒人願意再聽其指揮。畢竟,主要領導不挪位置,下邊一幫人的前程就會被耽誤。這年頭,誰還等得及?

出於高效治理的需要,有的地方一把手往往用盡各類政策工具,只要其願意,就可通過合理合法的政策工具來貫徹個人意志。一旦某項工作成了「一把手工程」,地方黨委政府就可通過合適的方式(如成立指揮部、調動紀委督查)保障政策落實。

級別高的幹部或能通過政府資金、政策傾斜成功推動項目運轉;級別沒那麼高、又想干出政績的官員,則會想方設法運用政策槓桿、投入1元錢恨不得撬動5元,把地方「門面」做出來。

島叔走訪過的幾個中西部縣鄉村振興「示範點」,幾乎都止步於“盆景”,並無內生髮展動力。其中相當一部分還因動用政策槓桿過多,背上了少則幾百萬、多則幾千萬的村級債務。

這種「賠本賺吆喝」的治理邏輯說起來也不複雜:地方官員只要運作得當,保證相關項目在自己任期內不出現資金鏈斷裂的爆雷情況,就可以藉助政府信用“金蟬脫殼”。

與之合作的融資平台,也並非對政績工程的風險一無所知。某種程度上講,他們要的恰恰是高風險帶來的高收益,地方工程中的巨大灰色利益,有時會由官員與平台「共享」。

此外,有的地方以今後若干年的涉農項目作擔保,撬動地方企業參與社會扶貧,讓企業墊資百億修建基礎設施。當地每年的涉農資金何其有限,地方企業心知肚明,但「人在屋檐下」,又不得不響應號召。

俗話說得好:不折騰,不成事;一折騰,就有用。這是政績工程的「門道」所在。下大力氣堵上這“吞金”巨口,獨山縣們的“奇觀”才會徹底消失。

文/珞珈散人

往下看更多文章

謝鋒指對「台獨」沒妥協餘地 促美落實一中原則

2024年01月10日 08:37 最後更新:08:37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

謝鋒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於「台獨」分子,中國政府沒有妥協的餘地。美方應該以實際行動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將美國領導人不支持「台獨」、不尋求把台灣問題作為遏制中國工具的表態落到實處,與中方一道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在談到中美關係時,謝鋒指中美關係從來就是建立在承認彼此不同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礎上,分歧差異不應該成為阻隔中美交流合作的攔路虎。競爭應該是講規則的公平競爭,而不能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惡性競爭,更不能以競爭為名剝奪他國正當發展權益。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應該是田徑賽,而不是拳擊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