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遲來的參選 充滿喜感的陳梓維議員想落場 還說「最好幫手俾5萬元按金」

博客文章

遲來的參選  充滿喜感的陳梓維議員想落場  還說「最好幫手俾5萬元按金」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遲來的參選 充滿喜感的陳梓維議員想落場 還說「最好幫手俾5萬元按金」

2020年08月01日 11:00 最後更新:11:06

特首林鄭月娥昨日見記者,因為在新冠肺炎疫情下投票會影響公眾安全,決定利用緊急法,將原定在9月6日的立法會選舉押後一年。

其實押後選舉的消息早已街知巷聞,但好像平衡時空一樣,佐敦區議員陳梓維仍在社媒發帖,話想挺身而出,代替被DQ的戰友參選。

從來不缺話題的陳梓維在社媒出帖子。

從來不缺話題的陳梓維在社媒出帖子。

陳梓維話,如果九龍西的戰友今天不幸全部被DQ的話,他願意代替戰友參選,因為不想親中派保皇黨議員在沒有對手下勝出,他希望在今天之內獲得100個選民支持提名,如果今天沒有更多候選人被DQ,他的戰友可以順利參選的話,他自己會終止選舉工程。

最後,他不忘提醒支持他的人,他如果參選的話,需要5萬元按金,請大家多多支持。

陳梓維去年11月當選後,才有人留意到他的選舉宣傳,那一種字跡十分惹人注目。

陳梓維去年11月當選後,才有人留意到他的選舉宣傳,那一種字跡十分惹人注目。

如今選舉取消,陳梓維不用再籌款參選,但他從來不缺話題,而且走上國際舞台。

去年11月區議會選舉,27歲的陳梓維,以65票之微擊敗民建聯副秘書長葉傲冬,成為區議員。葉傲冬在佐敦位處的油尖旺當了11年區議員,更是區議會主席。這是現代版的「大衛打敗哥利亞」故事,不過再加一點喜劇感,看一看去年12月英國BBC採訪陳梓維的一些細節,也十分有趣。

BBC的報道標題一本正經:《香港區議會「素人」陳梓維 如何一夜走紅》。BBC的記者寫道:

根據選舉事務處的資料,陳梓維以一件球衣「應戰」,旁邊的政綱更是用筆手寫,跟葉傲冬的專業形象形成強烈對比,因而受到網民關注。

採訪當天清晨,佐敦街頭冒寒意。陳梓維說會比記者提前一小時到現場向街坊謝票,然而他沒有來。

「不好意思,我睡過頭了!你再多等15分鐘……你可以先去吃早餐!」陳梓維被記者的來電吵醒,匆忙出門。

不久,他兩手提著宣傳海報和支架,徐徐向記者走來,滿嘴鬍子還沒有刮。他說前一天晚上接受了公關訓練,還有一堆雜務,於是很晚才休息。在場的媒體認為事不宜遲,請他立即拍幾個鏡頭,結果一拍就是三個「Take」。

「不是這樣,你不用看鏡頭的,自然一點走過來就行了……」經過攝影師的耐心指導,陳梓維重覆同一個動作第三遍,結果,兩眼還是望向了鏡頭。

無論BBC的攝影師怎樣教,陳梓維也學不懂視線不要望鏡頭。

無論BBC的攝影師怎樣教,陳梓維也學不懂視線不要望鏡頭。

由他宣佈參選至當選前一刻,他收到的傳媒專訪邀請是零。當選後,網民找出他的參選資料,認為他的手寫字體稚氣十足,而且不落俗套地穿上球衣拍攝半身照,喜感盎然,迅速爆紅。從此,記者的約訪紛至沓來。

半年前,陳梓維或許還是許多香港中年人口中的「廢青」——會考(香港公開試)零分(所有科目不合格);之後修讀毅進的社工文憑課程,但不合格,補考,再不合格;修讀旅遊文憑,再再不合格。

他說,在當時發現自己不是讀書的材料,於是去打工,做過地盤工人、港鐵維修員、電梯維修學徒。因為家庭原因,數年前遷離父母,以3000港元租住深水埗一間狹小的劏房獨居,每天走8層樓梯,後來再搬到佐敦另一間劏房…….

有興趣可以看看BBC的報道: https://www.bbc.com/zhongwen/trad/chinese-news-50669143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特首政策組外判研究多數公開 高人:多做研究比拍腦袋決策好

2024年04月16日 21:50 最後更新:22:35

立法會今天(4月16日)召開的財委會特別會議,會上選委會界別議員江玉歡及工聯會梁子穎均關注,特首政策組進行的研究不對外公開的做法,認為並非所有報告都不能公開,除了一些敏感話題報告外的成果理應公開,對香港市民或企業也有幫助。江玉歡又指,一些研究如旅遊巴泊位的研究用了90多萬元去做報告,做完研究但仍有旅遊巴擾民的問題。

高人話,外界或許有點誤解,以為特首政策組的研究都是保密的,其實並非如此。特首政策組一年外判的研究費用2000多萬元,當中很多研究是公開的。他們選題時也有和政策局溝通,確保做出來的研究政策局能用得著。

高人形容,政府決策前多做研究,了解情況,然後才作出決定,比拍腦袋決策科學得多。但事實上不能說做了一個旅遊巴泊位研究就馬上可以解決相關問題,但做了研究可以讓政策局有更多數據和科學分析,以供參照。

他說,特首政策組有部分研究不公開,涉及費用大約1000多萬,包括就不同問題做的民調,以及其他合約研究,保密的研究有兩大類,主要是和施政報告相關的前期研究,以及就政府內部醖釀中的政策作研究,例如了解外界有無其他可行的政策選項,或者作為「紅隊」,挑戰現有構思中的政策,找出其中漏洞。由於這些研究和政府即將推出的政策緊密關連,故有保密的需要。

高人分析,特首政策組的預算和過去差不多,但本屆政府謀劃的新項目很多,涉及眾多未來的規劃,以有限資源完成更多工作,協助政府作科學決策,殊非易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