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圖蟲創意

儘管不菲的服務費飽受消費者質疑、投訴甚至是對立,但全聚德服務費堅持收取了20年。不過,日前全聚德突然宣佈,所有門店大廳不再收取服務費,另外菜價整體下調10%~15%。

一向有些高高在上的全聚德為何取消服務費?數據顯示,全聚德已經連續三年業績持續下滑,今年在疫情的影響下,其業績更為慘淡。對此,全聚德總經理周延龍在接受中國新聞周刊專訪時直言不諱地表示,「企業確實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我們不能成為消費者的敵人。」

不過業內人士表示,今年的疫情對餐飲業衝擊巨大,全聚德想要翻身,還需要付出更多,包括從提升品質、服務方面突破,業態也需要進一步轉型,這也是整個餐飲業當前亟待破解的難題。

服務費讓全聚德屢遭惡評

近日,擁有156年歷史的全聚德突然宣佈進行變革。其改變主要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所有門店大廳不再收取服務費;二是菜價整體下調10%~15%;三是創新菜品,發佈47款新菜。這一調整也迅速引發熱議。

全聚德收取服務費已經超過20年了。過去消費者到全聚德就餐,需要支付10%~15%的服務費。新政之後,除部分特殊場景外,所有門店大廳將不再收取服務費。

服務費給全聚德帶來了不菲的利潤,卻也讓全聚德背負上了罵名。網路上對全聚德的惡評,不少都是因服務費而起。「收服務費卻沒有服務」、“服務費的收費標準和依據是什麼”,網友對全聚德質疑不斷。

和網友評論。他發現有相當高的比例,都是針對服務費。從那時候起,周延龍便開始醞釀取消服務費。

然而不等他做決定,新冠疫情突然暴發了。今年一季度,全聚德收入約1.8億元,同比下滑55.03%;營業利潤虧損9448.9萬元,同比減少598.02%;歸母凈利潤虧損8850.1萬元,同比減少931.66%。由於遲遲不能開業,全聚德部分門店甚至需要依靠外賣業務支撐。在這個時候,周延龍卻提議從3月份開始取消收取服務費。

但是取消服務費並不容易。全聚德集團一位門店負責人告訴中國新聞周刊,取消服務費將損失至少4000萬元,所以這個決定剛開始也有些爭議,畢竟現金流是集團考核門店的主要指標;而且最初以為就是疫情期間的臨時舉措,沒想到後來確認為一項長期的舉措。

對此,周延龍向中國新聞周刊解釋稱,「餐飲是A×B=C,A是人均消費,B是客流,C是收入。首要的還是關注客流,只有讓更多的消費者回來體驗,才可能有收入,這時候就要放棄一些東西。」

這一決定也確實收到了不錯的效果。從5月開始,全聚德各大門店的客流量直線回升,雖然受到6月份疫情複發影響,檢驗效果被迫中斷,但堅定了周延龍的信心。

在周延龍看來,疫情過後,企業如果只是硬性恢復、被動恢復,繼續追求過高的人均消費,將進一步透支品牌紅利。「我們希望先把消費者的好感調動起來,消費者可以不來我們這裏吃飯,但我們不能成為消費者的敵人,誰也不願意背著罵名做買賣。」

更多管理機制問題亟待釐清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

近年來,全聚德的經營業績持續下滑。2017年-2019年,全聚德年營業收入分別約18.61億元、17.77億元、15.66億元,對應的歸屬凈利潤分別約1.36億元、7304.22萬元、4462.79萬元,這兩組數據均呈現出不斷下降的趨勢。

僅僅依靠取消服務費,顯然還不足以讓全聚德挽回消費者、挽回頹勢。

北京商業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賴陽表示,此前全聚德一直是按照頂級的北京烤鴨的餐飲水平來定價。但從這些年的運營管理上來看,消費者口碑並不理想,所以價格適度的回歸是有必要的,也能顯示出改革的誠意。不過,最根本的還是要提升品質和服務,提升運營能力和品質管理能力。

長久以來,全聚德雖是上市公司,但管理機制存在決策周期比較長、管理鏈條不健全等問題。全聚德集團一位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由於集團對下面門店的管控力較弱,導致出現了問題,卻不能及時解決。

全聚德逐漸意識到這一問題的嚴重性。今年疫情暴發後,全聚德上線外賣業務。周延龍與集團運營部的員工分頭開車去各個門店匿名訂餐,然後全部帶回集團進行統一品評。其中有一道菜,在色香味各個方面都沒有達到集團要求。一向待人和善的周延龍,罕見地發了一次火,直接將菜倒扣在桌上,大聲質問:這種菜怎麼能賣給消費者?之後該店的相關負責人也被周延龍約談。

上述工作人員表示,他所在的部門負責對門店進行督導。「名義上我們代表集團督導門店,但職級上我們低於門店負責人,我們指出的問題,門店想聽就聽,不想聽就不聽,最多罰點錢了事。」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周延龍等管理層最終決定,在門店年度考核的基礎上增加了月度考核,並大幅增加考核維度,例如人效、外賣滿意度等。門店如果持續不達標,負責人將會被調整。「今年已經有門店的負責人被調整。」上述工作人員告訴中國新聞周刊。

據悉,對門店的考核維度未來還會持續增加,比如人員流失率。

「原來門店缺人了就伸手向集團要,以後不能這樣,我們要追究門店為什麼留不住人」,周延龍表示,運營管理能力是產品和服務的保障,也是我們的短板,全聚德還需要全面提升。

全聚德轉型還需提速

由於業績持續下滑,前不久全聚德收到了深交所的年報問詢函。全聚德在回復中承認了問題所在。「從內部來看,全聚德產品和服務滯後於市場需求,特別是與年輕顧客的消費認知形成了差距。從外部來看,餐廳經營類型更加多元化、差異化,全聚德經營模式和產品類型單一,客流量呈現連續下降趨勢。」

目前來看,餐飲市場需求的快速變化是持續性的,尤其是隨著疫情的暴發,這種變化更為劇烈,對企業的考驗更大。

為此,今年4月,全聚德將旗下北京和平門店一層作為一塊試驗田,啟動設計改造,這是一個將近600平方米的大廳,將做成新中式小業態模式的風格,預計9月中旬面世。它瞄準的是年輕一代消費人群,全聚德希望能滿足他們在吃、自拍、傳播等多方面的需求。

近年來,向小業態模式突圍轉型被餐飲領域頻繁借鑒。此前,東來順推出了「涮局」,小南國推出了“南小館”,大董推出了“小大董”。但值得注意的是,並不是面積小了,單品少了就一定受歡迎。

賴陽表示,小業態火熱的背後,不是盲目追趕潮流,而是緊跟消費者核心需求的變化。全聚德需要在商業模式上進行創新,比如集中加工技術的研發投入,另外還要在主推菜品和菜品組合等方面有所篩選和變化,以適應變化。

不過,主營業務轉型並非一件易事。對於全聚德而言,這一轉型需要一定的時間來試錯、來逐步適應市場的需求,短期內新業務新模式顯然難以彌補業績大幅下滑的缺口。

對此,全聚德的考慮是,希望食品工業能彌補缺口。在回復深交所問詢時,全聚德表示,將加快食品工業發展,形成「餐飲業務+食品工業」雙輪驅動、共同支撐品牌發展的格局。目前,其食品加工業務正在推進,主要為鴨坯及其它食品的產銷。

賴陽對此表示,全聚德可以通過食品工業增加利潤點,但需要避免食品工業的傳統路徑。不少老字號都涉足過食品加工產業,但往往採用高溫加工技術,以獲得長久保質期。但這樣的產品通常口味口感損失很嚴重,口碑也並不好,因此翻車的案例並不少。全聚德需要研究消費者的需求,再結合新的食品加工技藝,如冷鏈技術,開發出更適應市場需求的產品。

也有專家指出,全聚德的食品業務終究是建立在餐飲業務之上的,其核心價值仍是烤鴨餐飲,因此增強其烤鴨餐飲的品牌價值和影響力、提高餐飲服務能力還是第一要務,否則捨本逐末或將得不償失,全聚德需加快轉型提升進度。




神州快訊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