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一個說法,就是香港電油,是全世界最貴,以下這個圖表,可以說明香港電油是全地球最貴的電油。

世界各地汽油價(未計拆扣,香港每公升大約有3元折扣,但其他地區的油價也未計折扣)。網上圖片

世界各地汽油價(未計拆扣,香港每公升大約有3元折扣,但其他地區的油價也未計折扣)。網上圖片

只能用一個「貴」字形容,究竟有幾貴?根據全球電油價格的統計,香港的電油每升是 $16.74,排行全球第一,第二最貴就是瑞士,每升是 $11.08,第三是新加坡,每升是 $10.88,而第四是英國,每升是$10.84。而全宇宙最平的就有兩個地方,第一個平霸就是伊朗,每升是 $0.71,而之後就是馬來西亞,每升是 $2.24。

香港電油貴係人都知,但無人講過香港電油點解會咁貴,而貴在那裡?又點解持續了數十年呢?大家會認為矛頭是油公司,原因是油公司賣電油給你,但我亦都想不到為什麼政府從來唔出手去解決貴油價的問題,有議員說這一個是一個反壟斷法的問題,是一個油公司與油公司暗中非法定價的策略,亦都有人講香港政府唔做野,坐視不理,令到油價不斷飊升。

但就沒有人認真了解一個油站的營運成本,並計算扣除營運成本內後的利潤。恰巧,我有一位導師朋友 - 郭昶先生,他透過田土廳的查册就發現,在2019年4月16日,蜆殼油公司投標了香港3 個地方起油站,第一個地方是薄扶林道100號,面積850.9平方米,第二個地方是九龍太子道東590號,面積747.6平方米,第三個地方是九龍灣啟福道6號,面積1127平方米。你估估這3個地方的投標價錢是幾多錢?

蜆殼油公司用了13億多獲地政署批出3個油站的經營權21年,即平均每個4.3億,即每個每年2048萬成本。這 3 個油站的平均每月的營運成本,只係地租,每個月的成本是 $171萬!話時話這計直接成本,還未計那13億地價有利息成本。睇到呢個數字,你有咩嘢諗法?原來始作俑者,真係唔係油公司,反而他們是「床板夾春袋」,佢地有苦自己知,而相反幕後黑手就是香港政府。

香港地少人多,呢個是我們老生常談獅子山下的說法,但在現實世界內,香港唔係冇地方,只不過我們有75.7%的土地被規劃了做農地、荒地、林地、郊野公園,而人口密集的地方,原來只有大概6.9%是住宅用地,因此我們有咁貴的地價原因。

香港用地的分佈比率,農地、荒地、林地、灌叢、草地、濕地與水體(包括郊野公園)總數是75.7%;道路、鐵路及機場是5.2%;工商業用地、貨倉2.7%;而住宅只有得6.9%;政府、機構和社區設施、休憩用地是4.6%;其他,包括軍營及特別用地是4.9%,而全香港的土地面積為1106.34平方公里。

無錯,香港人在香港能夠居住的面積只有香港的6.9%!問你死未,2020年開始,香港已經沒有內地人來港置業或投資物業,但看看住宅市場樓價沒有因為社會運動也沒有因為疫情,更加因為沒有國安法或香港被制裁而倒下,物業價錢由香港人的內部消費繼續托起。

簡單去總結我們現在的問題,香港人在香港,生無可居,死無可葬,早在2005年,時任總理的溫家寶已經指出,香港有「深層次矛盾」。究竟有乜矛盾,其實大家都不是太清楚,但現在慢慢就可以看到答案。首先,香港大部分的土地是未開發的,而未開發的原因是殖民地年代,大部分的土地是被劃為農地或郊野公園,當時土地的需求沒有現在的逼切,由幾萬人住的漁港,到七百幾萬人住的世界城市,這個人口增長,與商用及住宿用地的土地的供應,根本從來未追得上。

第二,除了歷史因素,還有人為因素,在回歸後,第一任特首,董建華就提出8萬5,然後就面對金融風暴,科網股爆破,香港沙士爆發,結果這個8萬5計劃就壽終正寢。去到曾蔭權年代,這位特首,這位因貪汚入獄的大官,唯一做了的土地工作,就是任內7年對土地未來的發展,無為而治,沒有規劃,也沒有發展,白白浪費了7年之餘,更因沒有土地供應,把需求雪球滾大了。到梁振英年代,佢想務實地執行土地改革,但面對的阻力,除了政治,還有官僚架構上的阻力,排除萬難都係起唔到樓,但都總好過完全沒有開始,但他做了5年又要壽終正寢落台了。到我們現任特首林鄭月娥,我認為佢由第一日做特首到依家,政治工作做咗好多,重重的危機也面對了很多,但在土地開發方面,睇唔到佢做了什麼工作。

就是這種種的原因,今日的香港,出現社會事件,有這麼多年青人出來反抗。為政者撫心自問,當年青人想到將來完全是沒有希望的時候,你又點會珍惜這個城市呢?當人類最基本有瓦遮頭住屋的需要都得不到滿足,又點可以安居樂業呢?

希望有一日,我們可以透過填海,或者透過土地改變用途,令今日的年青人,未來每一個的香港人,都能夠有一個安居樂業的地方,亦都有一個平靜的環境。要創造歸屬感,要創造更好的未來。




黃毅力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