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拆解微波爐原理及疑慮 7大安全翻叮食物守則要知

生活事

拆解微波爐原理及疑慮 7大安全翻叮食物守則要知
生活事

生活事

拆解微波爐原理及疑慮 7大安全翻叮食物守則要知

2020年08月11日 08:46 最後更新:08月12日 18:26

「翻叮」要留神~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微波爐對於不少人來說,已經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電器產品,但是微波爐的安全問題,坊間充斥大量似是而非的資訊,難分真假,BBC英國廣播公司整合了微波爐的操作原理及使用須知,以便大家進一步認識微波爐的真貌。

微波爐源於1945年的一次小意外,美國工程師Percy Spencer為雷達裝設磁電管時,發現衫袋裏的朱古力竟然溶化了,細心推敲後認為雷達放出的微波令朱古力溶化,他再刻意使用微波為爆谷和雞蛋加熱,因此也成為了史上首項及次項使用微波加熱的食物。Percy所屬的公司Raytheon於同10月8日申請專利,並於1947年推出體積龐大的微波爐,但是價錢及耗電量驚人。直到1960年代開始,微波爐生產技術不斷改進,終能推出受人歡迎的家用微波爐,引發人類的烹調革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隨著微波爐的普及,微波、輻射的名詞令人疑慮,微波爐的安全成為熱話。其實加熱原理微波是一種電磁波,使微波爐內產生磁場,讓電子振動產生熱,被食物吸收後,再經過熱傳導擴散,就能就使食物加熱,且微波爐的設計也會使食物中的水分子振動摩擦生熱,因此含水量較多的食物加熱效果會更好。但不能用來微波純水,因為微波加熱較緩和,水加熱到沸點(100℃),卻不會沸騰,若給予干擾(從微波爐拿出來),就會產生突沸。

輻射問題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如果正確使用微波爐,那便毋須擔心輻射問題,因為微波爐所用的低頻電磁輻射是完全無害,與燈泡和收音機中所用的電磁輻射相同。美國喬治城大學醫學中心放射醫學副教授Timothy Jorgensen則表示,因為微波不用電離輻射,所帶能量不足以使電子與原子分離,因此在微波爐面世不久後,已經證實了微波輻射的擔憂實屬過慮。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雖然微波爐大致可說是非常安全,但是在加熱食品時,需要注意以下事項。

1. 塑膠包裝
許多微波爐食品均用塑膠容器和包裝,加熱時有機會令塑膠添加劑分解並滲入食物中,特別是一些原本不是為微波爐而設的塑膠,如膠袋、保鮮紙等。

研究人員於2011年測試了400多種食物塑膠包裝,發現大多含有鄰苯二甲酸酯(Phthalates),鄰苯二甲酸酯是最常用的增塑劑之一,可使塑膠變得更為柔軟。利用微波爐加熱此類塑膠包裝的食物,有機會令到此類塑膠添加劑分解及溶入食物內,破壞賀爾蒙以及人體代謝系統。此外,鄰苯二甲酸酯令到兒童血壓增高及干擾胰島素,增加了患上糖尿病風險。紐約大學醫學院研究也指出,鄰苯二甲酸酯對甲狀腺激素有潛在的破壞作用,影響胎兒的大腦發育。

因此專家建議使用微波爐加熱時,最好避免使用塑膠容器,改用陶瓷製品。如果塑膠容器的回收標誌是「3」、「V」或「PVC」,就代表含有鄰苯二甲酸酯,更應避免用作微波加熱。假如情況不許可的話,盡量避免使用任何變形或破舊的塑膠容器,因為它們有較高機會釋出有害化學物質。

2. 容器選擇
普通塑膠材質、紙質、木製,以及金屬類這些都不適合作為微波器皿。如果食物是重油、重鹹,塑膠類製品加熱接觸到高油、高鹽易有塑化劑的問題;紙質及木製,會因微波高溫而燒焦;金屬類如不鏽鋼、鋁箔紙等,還有一些瓷器餐盤上的金屬紋飾,除了微波不能穿透金屬容器而無法加熱問題外,金屬材質會反射微波,微波反射會損壞微波爐,也會在反射過程中產生火花,因此一定不能使用金屬器皿。玻璃、陶瓷類都是最佳的微波容器。

3. 不作烹調
專家建議微波爐應用作加熱、翻熱食品而非烹調,因為半熟的食品會有較多的細菌,而微波爐煮熟的時間較短,可能無法將細菌完全殺死。

4. 加熱方法
應採用漸進式加熱,每加熱一分鐘攪拌一下,能讓食物受熱更均勻,避免過度加熱。微波後建議盡速食用完畢,反覆加熱會導致食物容易變質。

蕃茄、雞蛋等食物不宜用微波爐翻叮。網上圖片

蕃茄、雞蛋等食物不宜用微波爐翻叮。網上圖片

5. 禁叮食物
雞蛋、蕃茄、葡萄等帶殼或有膜的食材水果,都不適合用微波爐加熱。因為微波爐是透過水分子振動摩擦生熱,期間會有水分蒸發,殼膜會使水蒸氣悶在裡面無法散去,最後承受不住可能爆開。其他如純水、高油脂食物也不適合使用微波,濃湯、濃稠醬汁的食物要用蓋但非蓋緊),以免加熱後汁液噴濺。

耶路撒冷希伯來大學營養學教授Betty Schwartz發現,用微波爐加熱馬鈴薯會產生小晶體顆粒,當中含有大量丙烯酰胺(Acrylamide)。如用其他方法煮馬鈴薯時便沒有這種情況,其他研究也有類似發現,使用微波比其他烹飪方法更易產生丙烯酰胺,估計是在微波爐高溫下下形成。丙烯酰胺在一些動物研究中能干擾細胞DNA而致癌,但是人類方面還未有證據。因此,避免微波爐加熱馬鈴薯,或是加一點水來避免温度過高的情況。

6. 清潔方法
使用微波爐後,可能有油或醬汁等噴濺到爐內,如沒清潔,這些殘渣在下次加熱時可能碳化,產生有毒物質。因此每次加熱完畢,拔除電源,利用微波爐內的餘溫,以濕抹布擦拭。油漬髒污可以用檸檬或白醋兌水微波加熱,軟化食物殘留,也有助於消除異味。

7. 微波貼士
– 檸檬或柑橘類榨汁前,可用微波加熱10~20秒,就能變得多汁又易擠。
– 乾掉了的麵包可在微波加熱前噴一點點水便能回復柔軟。
– 冷凍肉品用微波爐解凍方便又快速,但是解凍後要盡快烹調至全熟,因為半熟肉品容易滋生細菌。
– 切除洋蔥末端,放入微波爐加熱約30秒,不單皮易剝,切的時候也不會再流淚。

台醫生分享「6大排空膀胱秘訣」,提醒尿液殘留或引起腎衰竭。

台灣泌尿科醫生普及「排空膀胱」知識

尿液殘留竟會引起腎衰竭?台灣知名泌尿科醫生高銘鴻近期在FB專頁發文普及關於「排空膀胱」的知識。他指出,在正常情況下,成人每次排尿量應在300至600毫升,大約是一個中型水瓶的容量。50歲以下的人排尿後膀胱內可能殘留約60毫升尿液,而年紀更大時,這一數字可能增至100毫升。

示意圖

示意圖

尿液殘留可能引起一系列健康問題

高銘鴻進一步指出,「排空膀胱」對健康起著至關重要的影響,當人們感到需要排尿時,相關神經會向大腦發信號。如果尿液殘留在膀胱內未能完全排出,可能會造成尿液從膀胱逆流至腎臟,進而引發泌尿道感染或膀胱輸尿管逆流等問題,並在某些情況下導致腎功能衰竭。此外,尿液殘留可能會使膀胱過度拉伸或膀胱肌肉受損。

示意圖

示意圖

醫生分享6大「排空膀胱」技巧

民眾應如何確保避免這些健康問題呢?高銘鴻分享了六大排空膀胱的技巧:

1. 不要憋尿

當感覺尿急時應盡快尋找廁所排尿,避免憋尿。

2. 上廁所不逗留

快速完成排尿,盡量避免在廁所逗留太久,長時間坐著會導致膀胱不完全排空。

3. 攝取足夠水分

適量飲水有助於排出體內毒素,促進健康排尿。

4. 完全坐下解尿

民眾應避免懸空解尿,確保骨盆底肌肉得到放鬆。

5. 做骨盆底肌肉運動

日常可做諸如凱格爾運動,有助於提高膀胱控制能力,改善尿失禁。

6. 避免膀胱刺激物

盡量不飲用或少量飲用咖啡、茶、碳酸飲料、酒精等,以及避免柑橘類水果和某些香料,這些食物飲料可能會刺激膀胱。

示意圖

示意圖

醫生呼籲保持良好排尿習慣

最後,高銘鴻提醒大家,良好的排尿習慣和生活方式對預防泌尿系統問題至關重要,能有效提升膀胱健康並預防尿失禁等不適症狀的發生。他呼籲大家應重視這些生活習慣,並定期關注自己的膀胱健康,以維持良好的健康狀態。

示意圖

示意圖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