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型NGO儲備僅夠維持3個月服務。

新冠肺炎疫情肆虐本港逾半年,街頭募捐、義賣、大型籌款活動統統取消,加上經濟不景下個人捐款大減,對社福界的營運雪上加霜,中小型NGO相繼陷入財困,儲備僅夠維持3個月服務。傳統籌款行不通,業界唯有轉為網上籌款,有大型NGO在網上發布講故事影片,將教育結合募捐引起反響,成功籌款。但中小型NGO要籌款轉型卻非易事,礙於經費及IT技術所限,連開設網上籌款平台亦見困難,只好不斷發放電郵及尋找緊急支援金,以渡難關。 

社聯上月中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去年10月至今年3月期間,逾九成受訪社福機構的收入急劇下降。資料圖片

社聯上月中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去年10月至今年3月期間,逾九成受訪社福機構的收入急劇下降。資料圖片

社聯上月中公布的調查結果顯示,去年10月至今年3月期間,逾九成受訪社福機構的收入急劇下降,當中近半機構的收入,較去年10月前下跌四至八成。社聯業務總監蔡劍華直言,本港有數以百計中小型NGO正面臨財政壓力,目前依靠政府「保就業」津貼,支薪予員工以維持服務,若疫情持續,善款收入又未見恢復,將被逼縮減服務,甚至難以經營。

家長互助組織專注不足∕過度活躍症(香港)協會,目前正陷入財困,其主席伍敏姿直言,自去年6月開始申請慈善基金支援不果,今年籌款額大跌六成,協會儲備也只夠營運多2至3個月。她續說,大型研討會及義賣活動因疫情已暫停舉行,在限聚令影響下,義賣「復康券」亦受限,「原本目標籌款數萬元,最終只得數千元。」

疫情肆虐本港逾半年,社福界難以走上街頭募捐。

疫情肆虐本港逾半年,社福界難以走上街頭募捐。

路向四肢傷殘人士協會有三分一收入源於公眾籌款及個人捐款,其行政總裁李鸝表示,疫情影響下已失去此部分善款,「雖有其他恒常資助,但大多以項目為本,難以彌補平日行政開支。」她又指,公眾籌款需等待經濟復甦方能恢復,故計畫動用協會的儲備金,以作未來一年的營運經費,「現不敢長遠規劃服務及活動。」

自負盈虧、非政府資助的善寧會,主要為晚期病患提供紓緩治療服務,每年恒常有3個大型籌款活動,惟該會營運總監兼賽馬會善寧之家院長陳木光坦言,其中兩項活動因疫情而取消,機構無法藉機取得商業贊助,導致資助牀位的營運壓力大增,「原本每年大型活動可籌得500萬經費,平時3月舉行的行山活動可籌得約200萬,但今年的籌款額隨時變為零。」

傳統籌款之路不通,社福界紛紛試行網上籌款,卻困難重重。AP示意圖片

傳統籌款之路不通,社福界紛紛試行網上籌款,卻困難重重。AP示意圖片

傳統籌款之路不通,社福界紛紛試行網上籌款,卻困難重重。伍敏姿指出,將官網新增網上籌款功能牽涉不少IT技術問題,加上協會從未使用網上籌款工具,在金錢及技術支援不足下,短期內難以推行。啓愛共融基金行政總裁傅雅妮亦稱,網上籌款平台審批需時,亦因涉及信用卡的支付方式,需支付近一成手續費,「只能說籌到錢都好過無。」

啟勵扶青會行政總監蕭加欣稱,由於到校青年服務取消,機構不能動用相關經費,只好不斷尋找緊急補助金。她認為,即使成功開設網上籌款平台,小型NGO亦因無資源作宣傳,難以發揮籌款作用,故計畫聯同兩家服務年輕人的NGO,結合三方資源做網上眾籌。

陳木光指,現時只靠非經常性資助來彌補開支,早前曾兩度致函公眾及接受過該會服務的病患家屬募捐,「反應也不錯,捐款人數目多,但金額始終不及商業贊助。」他續稱,若疫情稍後有好轉,原定3月舉行的行山活動或可改期於10月進行,但料籌款額或僅得五分之一,「目前已有機構表明下年未必可以維持資助。」

疫情下,國際NGO舉辦的籌款活動亦大受打擊。國際培幼會總幹事蕭美娟稱,今年籌款的難度是她從事相關工作多年以來最大挑戰的一年,除了書展攤位、商場鉛筆義賣、街站宣傳等多項已計畫的募捐活動將無法如期舉行,同時中止捐款的贊助人數目較去年增加四成。她慨歎,目前只能嘗試網絡募捐,將早前原定於書展發售的籌款書籍於網上開售,惟承認當中難度甚高,「我們不是沒試過網上募捐,但香港的網上捐款文化不如內地般普及,只有冰桶挑戰算是一個半個成功的籌款例子。」

疫情肆虐本港逾半年,社福界難以走上街頭募捐。資料圖片

疫情肆虐本港逾半年,社福界難以走上街頭募捐。資料圖片

香港救助兒童會所舉辦的由街頭募捐,以至商場及會展宣傳活動,亦已多次延期甚至取消,其總幹事司徒恩表示,每日更接連收到捐款人來電,取消每月恒常捐款。因應善款收入大減,她指如財政情況繼續未有改善,或須暫停部分項目,幸好五月推出的網上講故事活動引起反響,「由名人帶頭拍片講故事,將影片放上社交媒體,慶幸項目推出之後有人捐錢。」她亦認為,疫情雖為NGO界帶來籌款挑戰,但亦加快業界籌款轉型,故該會計畫與商界合作以多元化方式籌款,「例如只要為慈善項目按下讚好,商業機構便會向我們捐錢。」

為助非資助社福機構渡過難關,坊間有慈善機構近期亦發起「香港橋良」籌款計畫。陳一心家族慈善基金執行總監陳敏亮指,大部分中小型NGO雖有其他基金支持,但使用款項時會受限制,故計畫以高彈性的方式,將籌得的善款與十多家NGO配對,以解其燃眉之急。有份協助籌款的American Club Foundation主席莊敬儀補充說,目標可籌得500萬元,讓每家機構獲得最多50萬元善款,期望有經濟能力的市民捐出政府「現金發放計畫」的1萬元,而有IT技能的市民亦可為NGO提供免費諮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