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楊潔篪署名文章談中美關係 展示硬的更硬、軟的更軟態度

博客文章

楊潔篪署名文章談中美關係 展示硬的更硬、軟的更軟態度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楊潔篪署名文章談中美關係 展示硬的更硬、軟的更軟態度

2020年08月08日 09:00 最後更新:20:18

中美關係愈趨緊張,美國在位的政客在各層面將中國逼埋牆角,近乎瘋狂的態度。中國方面如何回應?外事委員辦公室主任楊潔篪今天發表署名文章,大談中美關係發展的過去、現在和將來。全文表達出理性態度,分析出「中美兩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並向美國商界伸出橄欖枝,同時亦向世界各國發出理性呼聲。

例如,文章提到「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那樣,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我們歡迎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繼續來華投資興業,並為他們繼續創造更加良好的營商環境。」楊潔篪又提到美國逼各國表態的做法時,他認為「美方一些政客出於一己私利,以種種手段威逼打壓其他國家選邊站隊。國際社會對此是深惡痛絕的。美方這些政客的圖謀決不會得逞。」 不過,楊潔篪在文章中重申,「台灣、涉港、涉藏、涉疆問題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事關中方核心利益…對美方損害我國核心重大利益的言行,我們已經並將繼續採取堅定、必要的反制措施。中方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

看完全文,對比美國執政者近日的行徑,仿佛見到一個太極高手對一個發瘋的對手的進攻,對手愈失控,高手就愈表現得冷靜。

這篇文章不只是楊潔虒的個人看法,相信更是中國最高層對目前中美關係的態度,值得參考,全文如下:

尊重歷史 面向未來 堅定不移維護和穩定中美關係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 楊潔篪

中美關係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雙邊關係之一。維護和穩定中美關係事關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福祉,也關乎世界和平、穩定、發展。習近平主席2014年即指出,歷史和現實都表明,中美兩國合則兩利、鬥則俱傷。中美合作可以辦成有利於兩國和世界的大事,中美對抗對兩國和世界肯定是災難。雙方應該登高望遠,加強合作,堅持合作,避免對抗,既造福兩國,又兼濟天下。在兩國元首慶祝建交40周年互致賀信時,習近平主席指出,中美建交40年來,兩國關係歷經風雨,取得了歷史性發展,為兩國人民帶來了巨大利益,也為世界和平、穩定、繁榮作出了重要貢獻。歷史充分證明,合作是雙方最好的選擇。美方也表示,多年來,中美關係取得了巨大發展。

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是中美兩國的共同責任和使命,需要雙方正確看待和妥善處理彼此關係,形成和而不同的相處之道。正是基於這一點,中美雙方同意共同構建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新型大國關係,本屆美國政府執政後中美雙方同意共同推動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

但是,近一個時期以來,美國一些政客接連拋出種種謬論,惡毒攻擊中國共產黨和中國政治制度,蓄意歪曲並全盤否定近50年來中美關係的歷史。他們試圖用謊言蒙蔽美國人民,欺騙國際輿論。國際社會有目共睹,是美執政當局單方面挑起事端,採取一系列干涉中國內政、損害中方利益、嚴重破壞中美關係的錯誤言行,導致兩國關係出現建交以來異常複雜嚴峻的局面。對此,中國政府已經全面闡明了中方立場,予以堅決回應,堅定不移維護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堅定不移維護和穩定中美關係。

中美關係的健康穩定發展事關中美兩國和世界的當下與未來,符合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絕不能任由美國一小撮政客出於一己私利,把中美關係推到十分危險的境地。

中美兩國人民有著友好交往的歷史,曾經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中並肩戰鬥。1949年,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中國人民獲得了解放,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毛澤東主席莊嚴宣告,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

新中國成立後,中國在平等互利、相互尊重主權和領土完整的基礎上同一批又一批國家建立了外交關係。然而,由於美方對中華人民共和國採取拒絕承認的錯誤政策,致使中美陷入長期相互隔絕、彼此敵對狀態。歷史總是要前進,時代總是要進步,這是不可阻擋的歷史潮流。中美兩國人民對彼此始終懷有友好的感情,雙方尋求友好交往和互利合作的努力從未停息。1970年,毛澤東主席在會見美國記者斯諾時表示:“中美兩國總要建交的。中國和美國難道就一百年不建交啊?”尼克森總統在1970年也指出:“我們改善同北京的實際上的關係,這肯定是對我們有益的,同時也有利於亞洲和世界的和平與穩定”。毛澤東主席、周恩來總理高瞻遠矚,親自決策並推動實施了中美“乒乓外交”,基辛格博士1971年7月秘密訪華,中美實現關係正常化漸成大勢所趨。

1972年2月,應周恩來總理邀請,尼克森總統對中國進行了“破冰之旅”,實現了“跨越太平洋的握手”。尼克森總統在人民大會堂歡迎宴會致詞時表示,我是為了美國人民的利益而來。你們深信你們的制度,我們同樣深信我們的制度。我們在這裡見面,並不是由於我們有共同的信仰,而是由於我們有共同的利益和共同的希望。我們沒有理由要成為敵人。現在是我們兩國人民攀登偉大境界的高峰,締造新的、更美好世界的時候了。中國領導人強調,中美雙方要弄清楚彼此之間的分歧,努力尋找共同點,使我們兩國的關係有一個新的開始。

中美雙方在尼克森總統訪華期間發表“上海公報”,在肯定兩國共同點的同時,如實列出雙方存在的分歧,明確指出中美兩國的社會制度和外交政策有著本質的區別,同意各國不論社會制度如何,都應根據尊重各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不侵犯別國、不干涉別國內政、平等互利、和平共處的原則來處理國與國之間的關係。雙方還聲明,中美關係走向正常化是符合所有國家利益的。這一歷史性檔載明瞭中美雙方願意秉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異原則處理兩國關係的重要共識。“上海公報”充分體現了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精神,符合國際關係基本準則。

從基辛格秘密訪華到尼克森總統正式訪華,中美關係邁出了走向正常化的重要一步。卡特政府接受中方提出的“斷交、撤軍、廢約”三原則,並在此基礎上與中方就妥善處理臺灣問題達成一致。中美雙方1978年12月16日發表的“建交公報”申明,美方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是中國唯一合法政府,在此範圍內美國人民同臺灣人民保持文化、商務和其他非官方關係。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建交。

在中美關係“破冰”、正常化直至建交的過程中,毛澤東、周恩來、鄧小平和尼克森、卡特、基辛格等中美老一輩領導人和政治家從兩國人民根本利益出發,以非凡的戰略眼光和卓越的政治勇氣,超越意識形態和社會制度的差異,作出了歷史性的政治決斷。“上海公報”、“建交公報”以及1982年著重解決美國售台武器這一歷史遺留問題的“八·一七”公報,確立了一個中國原則,確認了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異等處理兩國關係的準則,構成了中美關係的政治基礎。

歷史事實是,中國始終堅持中國共產黨領導,一直堅定不移走社會主義道路,從中美關係正常化進程開始,兩國關係就是建立在雙方承認並尊重彼此社會制度不同這一共識基礎之上。當前,美方一些政客聲稱美國當初與中國接觸和建交是為了改變中國,美國對華接觸政策已全面失敗,污蔑中國多年來欺騙美國,渲染意識形態對立,竭力鼓吹冷戰思維。這是對幾十年來中美兩國各界人士為推動中美關係發展所作巨大努力和貢獻的莫大褻瀆。然而,事實就是事實,歷史豈容篡改。我們要以對歷史和人民負責的態度,激濁揚清,還歷史以本來面目,共同維護好中美關係的基礎,維護好中美兩國人民的友好感情,否則歷史和人民決不會答應。

中美建交後,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兩國關係歷經風雨和坎坷,取得了歷史性發展,不僅給兩國人民帶來了巨大利益,也有力促進了世界的和平、穩定、發展。中美合作從來都是互利共贏的,41年來兩國和世界各國都是中美關係發展的受益者。

改革開放以來,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中國人民憑著自己的勤勞和智慧,取得了巨大發展成就。在此過程中,中國的快速發展得益於同世界各國的交流合作,也為包括美國在內世界各國提供了持續的增長動力和重要機遇。中美貿易額較建交之初增長了200多倍,雙向投資從幾乎為零到近2400億美元。中國物美價廉的商品給美國消費者帶來了實惠,中國廣闊的市場和良好的營商環境為美國企業提供了豐厚利潤。

中美人員往來從每年幾千人次增長到超過500萬人次,中國在美留學生總數超過40萬人。兩國建立了50對友好省州關係和227對姐妹城市。從2005年卡特裡娜颶風災害到2008年汶川重大地震災害,中美兩國人民感同身受,紛紛向對方施以援手。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中美兩國各界相互馳援。中國有關省市、企業和機構向美方受疫情影響的州市、社區和民眾捐贈口罩、防護服等醫用設備,並向美方供應了大批抗疫物資。

中美兩國同世界各國一道,致力於維護世界和平、安全與發展。雙方在朝鮮半島、阿富汗、中東等地區熱點問題上保持了密切溝通協調,與相關國家一道推動有關問題的政治解決進程。中美在反恐、防擴散、禁毒、疾病防控、減貧、維和、打擊芬太尼濫用走私活動等領域開展了富有成效的合作。2001年,美國遭受“9·11”恐怖襲擊後,中國政府和人民即向美國政府和人民表示慰問,中美在反恐和防擴散領域加強協調與合作。同時,中方一直強調在反恐問題上不能採取雙重或多重標準。面對1997年亞洲金融危機和2008年國際金融危機,中美和各國合力應對,為維護國際金融穩定、促進世界經濟復蘇作出了重要貢獻。在中美等國攜手推動下,氣候變化《巴黎協定》得以簽署,為促進全球氣候變化合作提供重要動力。中美雙方還在東帝汶開展糧食安全三方合作,聯合培訓阿富汗外交官,在非洲聯手抗擊埃博拉(伊波拉)疫情,成為兩國協助第三國加強能力建設的範例。

當然,41年來,中美關係發展並非一帆風順,中美之間也曾經歷過風風雨雨和重大波折,但兩國都能夠從歷史和大局出發,管控矛盾和分歧,妥善處理敏感問題,維護了中美關係總體穩定發展的勢頭。事實證明,中美之間沒有過不去的坎,關鍵在於要有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異的誠意,在於要有對歷史和人民負責的擔當。

回顧41年的中美關係,我們可以從中得到許多寶貴的歷史啟迪:一是要始終從中美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共同利益、全人類前途命運出發考慮和處理兩國關係,為中美兩國好,也為世界各國好。二是要始終堅持中美關係的正確方向,牢牢把握兩國共同利益遠大於分歧。三是要始終建設性管控分歧,恪守中美三個聯合公報原則和精神,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四是要始終致力於擴大中美合作,遵循合作共贏原則,為兩國和世界帶來更多福祉。這些有益經驗過去管用,現在管用,今後也管用。

中美關係正面臨新的國際國內環境。在這一背景下,維護和穩定兩國關係的正確態度應該是尊重歷史,與時俱進,繼往開來,而不應歪曲歷史、否定歷史、開歷史倒車。

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國際形勢中不穩定不確定性明顯增加,新冠肺炎疫情等給各國安全和發展帶來新的挑戰。同時,各國經濟相互聯繫,科技進步日新月異,人類命運休戚與共,世界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地球村,任何國家都不能獨善其身。正如習近平主席2017年在聯合國日內瓦總部發表的重要演講指出的,宇宙只有一個地球,人類共有一個家園;珍愛和呵護地球是人類的唯一選擇。各國應該共同推動建設新型國際關係,共同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

世界是豐富多彩的。世界各國歷史文化、政治制度、發展模式等各異,都在走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我們尊重各國選擇的發展道路,希望各國都發展得好。中國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國共產黨領導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最本質的特徵。中國堅持走這條道路取得了巨大成就,也為維護世界和平穩定、促進各國共同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美國一些政客狂妄無知,違反聯合國憲章和國際關係基本準則,動輒粗暴干涉其他國家內政。美方詆毀抹黑中國政治制度、離間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關係的圖謀註定要失敗。他們應該明白,中國共產黨的領導地位是歷史和人民的選擇,得到14億中國人民的衷心擁護和支持。中國共產黨始終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作為自己的奮鬥目標,這正是中國共產黨能夠得到廣大人民群眾衷心擁護的根本原因。美國一些政客越是挑撥離間中國共產黨和中國人民的血肉聯繫,越會激起中國人民的義憤,中國人民將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更加奮發前行。同樣必須指出的是,在當今資訊化社會,中國人民對世界和美國有著清楚了解和深刻認知,有能力對事物作出正確判斷,不是美方某些人可以隨便蒙蔽的。我們沒有興趣干涉美國的內政,美方也應尊重中國對自身發展道路的選擇。中國人民追求國家發展和美好生活的正當權利理應受到尊重。任何旨在剝奪中國人民發展權的圖謀都是白日做夢。中國人民有高度的自信,國際社會看得也很清楚。

今天,中國人民正緊密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而不懈努力。中國堅定不移走和平發展道路,也希望其他國家共同走和平發展道路;中國堅定不移致力於建設新型國際關係,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榮、開放包容、清潔美麗的世界;中國堅定不移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開放的大門將越開越大;中國堅定不移同各國加強互利合作,攜手推動“一帶一路”建設高品質發展,積極宣導共建“健康絲綢之路”,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今年上半年,中國經濟在全球嚴峻疫情下取得超出預期的表現,充分顯現了中國經濟的韌性和潛力。正如習近平主席指出的那樣,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狂風驟雨可以掀翻小池塘,但不能掀翻大海。我們歡迎包括美國企業在內的各國企業繼續來華投資興業,並為他們繼續創造更加良好的營商環境。

中國對發展中美關係的政策立場一以貫之,保持高度的穩定性和連續性。我們致力於發展不衝突不對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中美關係,同時將堅定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中國發展的根本目標,是為讓中國人民過上更好的日子,為地區和世界和平、穩定、發展和繁榮作出更大貢獻。中美對話合作不是單行道,不是單方面的恩惠,是平等互利的。中國是講原則、講道理、講信譽的國家,也是講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國家。國際社會已經充分表明,希望中美關係能夠健康穩定發展,不希望中美走向對抗衝突。美方一些政客出於一己私利,以種種手段威逼打壓其他國家選邊站隊。國際社會對此是深惡痛絕的。美方這些政客的圖謀決不會得逞。

中美雙方要堅持從戰略高度和長遠角度出發,本著對歷史、對人民負責的精神,把握好兩國關係發展的方向,以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根本利益為念,加強接觸對話溝通,美方應同中方一道共同推動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係,使兩國關係重回正確軌道。

國際社會要繼續加強合作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流行性疾病不分國界和種族,是人類共同的敵人。團結合作是最有力的武器,各國唯有共同應對,才能戰而勝之。中方支持國際社會在世界衛生組織領導下加強抗疫合作,全力爭取早日戰勝疫情。中國人民真誠希望美國早日控制住疫情蔓延勢頭,減少疫情給美國人民帶來的損失。美國一些政客應立即停止將疫情政治化、把病毒汙名化,停止向中方“甩鍋”、推責,擔負起對本國國民以及作為一個大國應當承擔的國際責任,與國際社會一道推動全球抗疫合作,共同挽救人類生命。

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台灣、涉港、涉藏、涉疆問題涉及中國主權和領土完整,事關中方核心利益。中方嚴正要求美方慎重妥善處理有關問題,立即停止干涉中國內政。對美方損害我國核心重大利益的言行,我們已經並將繼續採取堅定、必要的反制措施。中方捍衛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決心堅定不移。

要避免戰略誤判,管控分歧。對中美兩國而言,合作共贏是唯一正確選擇。美方必須摒棄冷戰思維和零和博弈的錯誤行徑。中美雙方要開展各領域對話溝通,中方同美方對話溝通的大門始終敞開。雙方應以溝通促進合作,以對話妥處分歧。

要拓展各領域互利合作。希望美方同中方加強配合,為落實中美第一階段經貿協議創造有利條件。美方應停止打壓中國企業的霸淩行為,為中國企業經營投資提供公平、開放、非歧視性的環境。雙方要拓展能源、執法、禁毒、地方、人文等領域交流合作。中美兩軍應加強接觸交往,用好互信機制,使兩軍關係成為兩國關係的穩定因素。雙方還應就朝鮮半島、阿富汗、中東、網路安全、氣候變化、公共衛生等國際地區問題繼續開展協調合作,讓兩國人民和世界各國人民從中美及其他國家的合作中得到更多利益。

要維護中美關係的民意基礎。中美人民友誼蘊含了幾十年來兩國人民的無數心血,值得我們倍加呵護。美國一些反華勢力濫用“國家安全”概念,蓄意阻撓中美正常交往,刻意誤導美國民眾,企圖給兩國關係造成不可逆的破壞。美國各界有識之士深知維護中美關係和兩國人民友誼的重要性,紛紛站出來對反華勢力的倒行逆施表明反對立場。中美兩國人民的友好往來不是一些美國政客的政治操弄可以隔斷的。中方歡迎更多美國各界人士來華親身感受真實的中國,將繼續鼓勵和支持兩國人民開展教育、科技、文化、體育、青年、媒體等各領域交流合作。

維護和穩定中美關係是人心所向、大勢所趨。我們敦促美方決策者尊重歷史事實,認清時代潮流,正視美國各界有識之士的呼聲,傾聽世界各國的呼籲,糾正錯誤、改弦易轍,同中方相向而行,在相互尊重基礎上管控分歧,在互利互惠基礎上拓展合作,共同推動中美關係回到健康穩定發展的軌道。




毛拍手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韓國今次不「偷」改明搶? 作家稱漢字由韓國人創造

2024年03月19日 12:33 最後更新:12:40

韓國人又出謬論。作家金振明聲稱,韓國人長久以來存在「歷史誤區」,其實漢字是由韓國人創造。

尹錫悅競選演講時,曾以漢字條幅「必生則死,必死則生」,表明勇氣和决心。

尹錫悅競選演講時,曾以漢字條幅「必生則死,必死則生」,表明勇氣和决心。

當地時間2月1日,韓國電視節目「big question」在YouTube上傳了一段約20分鐘的影片。

視頻中,韓國作家金振明「教導」韓國人要學習「正確的歷史」。他說,韓國人對歷史的誤解多達300萬個案例,而其中最被廣泛誤解的便是漢字的起源。他聲稱,這是由於歷史上的朝鮮曾是中國的附屬國,所以人們「自然而然」地認為漢字起源於中國,從而很難想像漢字實際上是源自韓國的。

視頻截圖

視頻截圖

金振明稱,從中國的角度看,因為漢朝是當時歷史上面積最大的國家,所以以該朝代的名稱來命名文字,稱之為「漢字」。他還「惋惜」,韓國的「漢江」「大漢門」等名稱都是受到了作為中國附屬國影響的結果。

緊接著,金振明又「誇誇其談」,說出了他所謂的理解:

「但其實漢字不是中國創造的,是我們(韓國)人民創造的文字……而且『漢字』應該稱為『殷字』,因為漢字實際是在殷商甲骨文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而殷商(商朝)並不是中國的國家,是東夷族創建的。現在留下的東夷族就只有韓國人和日本人,所以實際上,漢字是由我們的祖先東夷族創造的。」他還稱,「不瞭解歷史就意味著一個國家不可能成為『高級國家』,人類也不可能成為『高級人類』。」

這個節目在YouTube上目前已經獲得了95萬播放量。然而,金振明的這番言論却遭到了本國網民「拆台」,有網民表示,「我忍著看完了(這個視頻),感覺像是什麽『創造科學』的邏輯,看得我非常尷尬」。

還有人稱,「為什麽你還要覬覦漢字呢,韓語的發音很適合韓國人語言表達(方式),這就足够了。」 「金振明(他)到底還是瘋掉了。」 「那些自稱為歷史小說家的人(都有一個傾向),大部分都未經驗證就隨便胡說。」

妄稱所謂「韓國人祖先東夷族傳播漢字」的論調,在韓國早已有之。據韓國保守媒體NewDaily在2011年的報道,韓國「全國漢字教育促進總聯合會」創始人陳泰夏認為,漢族沒有創造漢字,漢朝時也沒有「漢字」這個名稱;漢字是韓國人的祖先東夷族在甲骨文基礎上發展起來的文字。

朝鮮半島歷史學一直分為兩個流派,一派認為朝鮮起源於殷商,即所謂的「箕子朝鮮」,另一派則更多宣傳民族主義,說朝鮮起源於檀君神話——這一派系目前是朝鮮共和國的主體史觀,而在韓國則在樸正熙時期被以「不科學與缺乏考古依據」被剔除出歷史教科書。但是,依靠這兩種史觀,朝鮮半島將自己的所謂民族史强行延長到了3000多年以前。

韓國作家的言論,顯然就是為韓國人的第一種箕子朝鮮的史觀進行背書——朝鮮源於殷商。但是問題在於,殷商人當年用的是甲骨文,但是朝鮮半島一沒有使用過甲骨文,二沒有挖掘出甲骨文文物,他的言論是站不住脚,經不起推敲的。

而且當年朝鮮是直接借鑒的中原王朝的漢字體系,李氏朝鮮王朝推廣自己的文字訓民正音時,遭遇了上層貴族與讀書人的强烈反對,他們給出的理由是「此乃舍中國自同於夷狄是所謂弃蘇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

也就是說,放弃中文,而學所謂的韓文,是捨弃先進的中國文化,而把自己降低到夷狄愚昧的水平,是放弃名貴的蘇合香而自己使用低檔螳螂丸的愚蠢之舉。

現在韓國作家則偷換概念,將朝鮮半島古代借鑒學習的漢字說成是自己的原創。

實際上這已經不是韓國人第一次搞類似的事情了,早在兩年前,韓國市民團體就曾經製作「春節海報」,以抗議聯合國發行Chinese Lunar Calendar系列主題紀念宣傳品。

聯合國在2022年發佈的「虎嗅薔薇」郵票,慶賀中國農曆新年。

聯合國在2022年發佈的「虎嗅薔薇」郵票,慶賀中國農曆新年。

而一個事實上的大背景是,自上世紀60年代,韓國在文化上採取的去漢化政策已經推行了超過50年,儘管很多韓國民族主義者在人前大談特談「文化自主」,但他們心裏很清楚什麽是真正的好東西。

韓國人在古代確實是使用漢字,這一點毋庸置疑,但是反過來說是自己創造了漢字,這就有點太不要臉面了。

爭春節名字也好,說漢字是韓國人創造也罷,表面上是一些人玩文字游戲,實際上是為了爭奪國際話語權。

韓國作家先生第一個結論:漢子是由韓國人創造。但是證據呢?因為韓國古代文獻都是用中文記錄的嗎?

歷史上的第二個結論:訓民正音也是韓國人創造的。

當時的大背景:訓民正音是世宗大王為方便貫徹落實自己的命令與統治思想,而結合韓語發音特點發明的。可以將世宗大王發布諺文與周有光發布漢語拼音類比。

朝鮮半島長期是沒有自己的文字的,在漫長的時間裏,朝鮮半島的上層社會是依靠引入漢字來構建自己的語言書寫文化體系的。實際上不僅僅是朝鮮半島,日韓朝越都是大中華文化圈的一份子,日文裏有大量的漢字,朝鮮越南更是直接使用漢字書寫體系——雖然朝鮮後來有諺文(訓民正音),越南有字喃。但朝越創立諺文和字喃的目的,只是單純為了簡單記錄本民族口語,諺文雖然「象形而字仿古篆」,但本質還是一種拼音文字。

所以就引發了歷史上第三個事實:訓民正音和彥文長期以來受到兩班階層的反對、抵制與鄙視,只能在其他三個階層,尤其是婦女中流行。

何為兩班階層,其他三個階層又是什麽?類似於印度的種姓制度,在古代的朝鮮半島,也存在將人民分成四個階級的身份等級結構,即兩班、中人、良人、賤人。其中的兩班,是最先發展確立起來的。

《易·說卦》中寫道:「聖人南面而聽天下。」說的是中國古代以南面為尊位,所以天子、諸侯面見臣子,或士大夫面見僚屬的時候,都朝向南面。高麗的國家建制基本效仿唐制,因此國王也沿襲了「南面聽政」的慣例,國王朝向南面,大臣立於左右兩側,東側為文班、西側為武班,因而有了文、武兩班的說法。

隨著時代的發展,兩班也逐漸從官制概念發展成為代表著社會地位的身份概念,成為王權以下上層統治階級的代稱。

歷史第四個事實:高麗後期,許多鄉吏通過科舉考試,成功進入兩班體制,還有一些醫官、翻譯,憑藉為蒙古人服務,與元帝國密切關係,也進入兩班體制。

說白了,就是一部分人通過專業技能素養,實現了階級躍升。類似於印度提升種姓的梵化過程。

印度種姓的梵化可以通過改變飲食與生活習慣來體現?朝鮮半島的階級躍遷又是依靠什麽呢?自然就是學漢字,讀儒家經典,成為有學識之人。

所以就不難理解上層社會為啥堅决反對並抵制訓民正音了。

歷史第五個事實:李成桂建立李氏朝鮮後,大規模整頓兩班體制,認為是兩班體系內人員迅速膨脹,引發社會矛盾加劇。

針對龐大的鄉吏,李成桂限制其科舉應試資格,還强制還原了兩班官僚中的鄉吏,限制兩班權力,設立鄉吏監督部門,明確區分了兩班和鄉吏之間的身份等級,還對胥吏、技術官和庶孽也進行了廣泛的降格,分化了高麗王朝時期的兩班階層,明確細化並確立了以兩班地主為中心的等級森嚴的四民身份等級結構。

朝鮮人做夢也沒想到,在明目張膽種族歧視實行四等人統治時代的元朝,大家尚且有上升的通道,而到了明朝,這種通道反倒被全羅李氏給鎖死了。

李朝時代,兩班是上層統治階級(類似婆羅門與刹帝利),中人則多是降格的吏人和技術官(刹帝利),身份次於兩班而高於良人,構成了下層官僚階級,良人大多從事農業和工商業(類似吠舍),教育水平低下,有納稅和服兵役的義務,而賤人則處於最受壓迫的社會底層(首陀羅和賤民)。

朝鮮的身分制度極為森嚴,只有兩班出身的官吏才能升至正一品,中人最高只能升到正三品,其中士官、鄉吏出身者限品於正五品,胥吏以下限品於正七品,而賤人原則上不能任官。

到了世宗大王時代,朝鮮發展成為了以「文班」和「武班」為主體的兩班統治階層,與以中人——平民階層、良人——身良役賤階層和賤民階層為主體的被統治階層。

歷史第七個事實:良人與賤民中,很多人都是貴族的奴婢,男為奴女為婢,主要是以血統、罪犯、戰俘為其來源。

看過韓劇《明成皇后》的觀衆,或許會對裏面的一個詞有印象——奴婢文書,當時劇中在演繹東學党起義這段時,即東學黨與朝廷談判後簽訂了《全州合約》,內容除了停戰、「打土豪、分田地」以外,還有「燒毀奴婢文書」、「允許青年寡婦再嫁」、「不得强制屠夫戴平壤笠」等破除封建的內容。

歷史第八個事實:在世宗大王發明訓民正音之前,包括王建在內的多個國王曾經試圖改革奴婢制度,但是遇到了極大的阻力,受到包括兩班貴族在內的强烈反對。這其實是所謂「華化」與「土俗」之間激烈的爭鋒。訓民正音的頒布實施,實際上是世宗大王强化土俗,以制約對抗貴族的手段之一。

這就有意思了,當年朝鮮世祖大王發布諺文和訓民正音時,「國之語音,异乎中國,與文字不相流通。故愚民有所欲言而終不得伸其情者多矣。予為此憫然,新制二十八字,欲使人人易習,便於日用矣。」

但當時世宗大王這一行為遭到了朝鮮上層社會特別是讀書人的嚴重反對、抵制與抗議。

網民「劉昭廷」說,當年那種情况下,朝鮮的貴族强烈反對使用諺文,尚且還知道要臉,也只是强調「弃漢文而用正音」是「舍中國自同於夷狄是所謂弃蘇合之香而取螗螂之丸也」,也沒有整出過「漢字由韓國人創造」的暴論,怎麽到現在為了宣傳所謂民族主義,啥都要「偷」了嗎?

換句話說,現在的韓國人還認識多少漢字?一般的人可能也就會幾百個字的水平,而且因為韓文的推廣與普及,韓語表達的準確性都下降了,漢字真要是他們發明的,那恰恰說明韓國人成了這個世界上最丟人的民族了……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