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下半年中國經濟怎麼走?央行:有望回到潛在增長水平

兩岸

下半年中國經濟怎麼走?央行:有望回到潛在增長水平
兩岸

兩岸

下半年中國經濟怎麼走?央行:有望回到潛在增長水平

2020年08月09日 16:02

(原標題:下半年中國經濟怎麼走?央行:有望回到潛在增長水平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8月8日訊8月6日,央行發佈《2020年第二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指出,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經濟已由第一季度疫情帶來的「供需衝擊」演進為第二季度的「供給快速恢復、需求逐步改善」,下半年經濟增速有望回到潛在增長水平。

央行表示,堅決貫徹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根據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的階段性特點,靈活把握調控的力度、節奏和重點,堅持以總量政策適度、融資成本明顯下降、支持實體經濟三大確定性應對高度不確定的形勢,支持經濟增長向潛在增速回歸,為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營造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這一判斷對貨幣政策選擇十分重要。當經濟增速接近潛在增速時,表明經濟既不過冷也不過熱,相應地,貨幣政策既不需要放鬆也不需要收緊。如果貨幣當局認為下半年經濟增速將回到潛在增速附近,那麼,貨幣政策將減小逆周期調節的力度甚至有序退出逆周期調節,轉而強調穩健和適度。」興業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魯政委表示。

央行表示,下一階段,將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完善跨周期設計和調節,處理好穩增長、保就業、調結構、防風險、控通脹的關係,實現穩增長和防風險長期均衡。

魯政委分析稱,「下半年經濟增速有望回到潛在增長水平」這一預測,在以上的下一階段主要政策思路中有所體現。一方面,《報告》將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的「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強化逆周期調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改為「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刪去了「強化逆周期調節」,更加強調「精準」。另一方面,《報告》將第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的「加大‘六穩’工作力度」改為了「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將「加大」改為「紮實做好」。

通脹方面,央行認為,物價漲幅總體下行,不存在長期通脹或通縮的基礎。但近期汛情可能給農產品生產運輸造成一些影響,發達經濟體貨幣供應量快速攀升未來可能推高大宗商品價格,加之全球疫情演進及防控措施對供應鏈、產業鏈的衝擊有不確定性,仍需對各種因素可能導致的短期物價擾動保持密切關注。

房地產政策方面,央行表示,牢牢堅持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定位, 堅持不將房地產作為短期刺激經濟的手段,堅持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保持房地產金融政策的連續性、一致性、穩定性,實施好房地產金融審慎管理制度。

央行強調,長期看,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高質量發展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但也要看到,世界經濟陷入衰退,不穩定性不確定性較大。我國經濟運行中還存在一些結構性、體制性、周期性問題,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突出。對此要客觀認識、理性看待,堅定信心、保持定力,認真辦好自己的事,抓實經濟社會發展各項工作。

對於未來貨幣政策操作,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家彭文生預計,將繼續發揮結構性工具精準滴灌作用,並綜合運用降准、MLF、再貸款、再貼現等工具投放中長期流動性,推動綜合融資成本下降,支持社會融資合理增長。當前國內經濟仍處在恢復過程中,短期內食品和工業品價格可能上升,近期利率政策可能會暫時觀望。

 

往下看更多文章

謝鋒指對「台獨」沒妥協餘地 促美落實一中原則

2024年01月10日 08:37 最後更新:08:37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

謝鋒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於「台獨」分子,中國政府沒有妥協的餘地。美方應該以實際行動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將美國領導人不支持「台獨」、不尋求把台灣問題作為遏制中國工具的表態落到實處,與中方一道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在談到中美關係時,謝鋒指中美關係從來就是建立在承認彼此不同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礎上,分歧差異不應該成為阻隔中美交流合作的攔路虎。競爭應該是講規則的公平競爭,而不能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惡性競爭,更不能以競爭為名剝奪他國正當發展權益。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應該是田徑賽,而不是拳擊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