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港產印裔護士入dirty team 難忘用家鄉話助非華裔病人溝通

社會事

港產印裔護士入dirty team 難忘用家鄉話助非華裔病人溝通
社會事

社會事

港產印裔護士入dirty team 難忘用家鄉話助非華裔病人溝通

2020年08月14日 15:36 最後更新:17:20

盡展所長助抗疫

本港新冠肺炎疫情持續逾半年,期間政府曾派出包機接載滯留印度等地的港人回港,當中亦出現不少確診個案,不少患者都不諳廣東話,或令溝通上出現困難,幸好有註冊護士Bajwa Shirndeep(阿Deep)的出現,在伊利沙伯醫院被徵召加入隔離團隊,運能用她的背景幫助非華裔病人。

更多相片
阿Deep擁有印度血統,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伊院FB圖片

盡展所長助抗疫

伊院FB圖片

伊院FB圖片

伊院FB圖片

阿Deep擁有印度血統和深邃的輪廓,骨子裡卻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我在本地主流學校讀書,朋友都是香港人,我識講廣東話,也看得明中文」。另一邊廂,由於家人以印度常用的印地語及旁遮普語溝通,所以阿Deep回家就會「轉台」說家鄉話。

伊院FB圖片

阿Deep指,自己的志願本是當老師,偶然聽到親戚分享當護士的工作經歷,能夠幫到有需要的人,遂令她改變主意,踏上白衣天使之路。去年畢業後加入香港兒童醫院,阿Deep獲安排到伊院受訓一年,她本先在中風科病房工作,及後被徵召加入隔離團隊,至今已超過半年,阿Deep坦言起初都有擔心,家人經常提醒她要小心,之後對病毒開始有更多認識,已逐漸適應工作環境。

港產印裔護士阿Deep加入隔離病房抗疫已超過半年。 伊院FB圖片

有印度和巴基斯坦裔人士於4至5月時乘包機回港,當時有不少非華裔病人入院,所以醫護人員需要額外時間與病人溝通,了解他們的需要,期間又碰上回教齋戒月,有信奉回教的病人要求日出至日落期間暫不進食和不服用藥物,因此病房需要為他們調整膳食和護理安排。幸而阿Deep在這段時間協助與病人溝通,讓同事更了解印巴裔人士的文化。

阿Deep擁有印度血統,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伊院FB圖片

阿Deep擁有印度血統,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 伊院FB圖片

伊院FB圖片

伊院FB圖片

阿Deep擁有印度血統和深邃的輪廓,骨子裡卻是土生土長的香港人,「我在本地主流學校讀書,朋友都是香港人,我識講廣東話,也看得明中文」。另一邊廂,由於家人以印度常用的印地語及旁遮普語溝通,所以阿Deep回家就會「轉台」說家鄉話。

伊院FB圖片

伊院FB圖片

阿Deep指,自己的志願本是當老師,偶然聽到親戚分享當護士的工作經歷,能夠幫到有需要的人,遂令她改變主意,踏上白衣天使之路。去年畢業後加入香港兒童醫院,阿Deep獲安排到伊院受訓一年,她本先在中風科病房工作,及後被徵召加入隔離團隊,至今已超過半年,阿Deep坦言起初都有擔心,家人經常提醒她要小心,之後對病毒開始有更多認識,已逐漸適應工作環境。

伊院FB圖片

伊院FB圖片

有印度和巴基斯坦裔人士於4至5月時乘包機回港,當時有不少非華裔病人入院,所以醫護人員需要額外時間與病人溝通,了解他們的需要,期間又碰上回教齋戒月,有信奉回教的病人要求日出至日落期間暫不進食和不服用藥物,因此病房需要為他們調整膳食和護理安排。幸而阿Deep在這段時間協助與病人溝通,讓同事更了解印巴裔人士的文化。

港產印裔護士阿Deep加入隔離病房抗疫已超過半年。 伊院FB圖片

港產印裔護士阿Deep加入隔離病房抗疫已超過半年。 伊院FB圖片

阿Deep表示,在隔離病房的工作中,一個不諳廣東話的印度婆婆令她最為深刻。該名婆婆因確診而入院隔離治療,初時已有點「忟憎」,不太合作,同事交更時向阿Deep提到婆婆的情況。阿Deep之後嘗試用印地語與婆婆溝通,婆婆感到驚喜之餘,態度亦開始軟化,「婆婆用家鄉話向我訴苦,我不斷安撫她,着她有需要就找我,婆婆情緒好轉,之後亦乖乖地與同事配合。」護士的工作不但幫到病人,更能舒緩病人無助不安的感覺,阿Deep表示自己有一份難以言喻的滿足感,相信今次在隔離病房工作的經驗,將會成為她護士生涯的重要印記。

往下看更多文章

第二輪大灣區護士交流增至100人 平均具9 年臨床經驗

2024年02月02日 17:24 最後更新:17:24

首屆「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即將結束,70名廣東省護士到本港多家醫院交流,第二輪將有100位大灣區護士來港,將擴展至更多專科。

醫院管理局護理總行政經理唐華根表示 ,第二輪交流計劃有650名廣東省護士報名,由廣東省衛健委統籌進行筆試和面試,選出100名廣東省護士參與,分別來自廣東省14個城市。他表示,入選護士平均有9年相關臨床經驗,經驗最淺也有5年,全部有學士學位,其中10位屬副主任護士級別。

新界東醫院聯網顧問護師(老年科)史綺雯(左一)、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護士劉佳麗(左二)、醫院管理局護理總行政經理唐華根(中)、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護士陳翠霞(右二)和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副顧問護師(老年科)羅釨澄。

新界東醫院聯網顧問護師(老年科)史綺雯(左一)、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護士劉佳麗(左二)、醫院管理局護理總行政經理唐華根(中)、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護士陳翠霞(右二)和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副顧問護師(老年科)羅釨澄。

他說,第二輪交流專科除老年護理外,將擴展至深切治療、心臟深切治療、內視鏡科、眼科、圍手術科和重症監護。第一批14位護士來自心臟重症監護、眼科、內視鏡科,她們已於上月16日抵港,開始臨床交流,預計第二批86名護士分別來自老年護理、圍手術科、重症監護的交流護士,可於2月底前抵港。

第二輪交流專科除老年護理外,將擴展至深切治療、心臟深切治療、內視鏡科、眼科、圍手術科和重症監護。

第二輪交流專科除老年護理外,將擴展至深切治療、心臟深切治療、內視鏡科、眼科、圍手術科和重症監護。

在第一輪的交流計劃,70名參與「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的廣東省護士去年4月抵港,在本港多間公立醫院展開為期10個半月的專業交流。唐華根說,是次為期10個半月的交流計劃除臨床交流外,交流護士在港期間還定期參加老年護理科專題研討會,與醫管局護士互相分享護理知識和心得,合共舉辦了8場研討會。是次交流計劃加深了粵港兩地護理人員對彼此護理服務的認識,亦促進兩地護理專業的緊密協作。

他亦表示,針對目前本港現時人手不足問題,被分配到交流護士的醫院可能有所緩解,然而就整個醫管局體系而言,來自大灣區護士並不能帶來結構性的影響。

醫院管理局護理總行政經理唐華根指第二輪交流計劃將擴展至更多專科。

醫院管理局護理總行政經理唐華根指第二輪交流計劃將擴展至更多專科。

來自新界東醫院聯網顧問護師(老年科)史綺雯和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副顧問護師(老年科)羅釨澄,形容大灣區護士對病人無微不至,明白病人的需要,十分欣賞交流護士認真學習的態度。史綺雯認為是次交流計劃十分必要,通過和大灣區護士交流,能夠了解到內地建設智慧醫院的現狀,不僅減輕醫護人員工作量,亦能根據大數據在行政上方便人手編排。

新界東醫院聯網顧問護師(老年科)史綺雯形容大灣區護士對病人無微不至。

新界東醫院聯網顧問護師(老年科)史綺雯形容大灣區護士對病人無微不至。

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副顧問護師(老年科)羅釨澄欣賞交流護士認真學習的態度。

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副顧問護師(老年科)羅釨澄欣賞交流護士認真學習的態度。

曾在內地從事護理工作近8年的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護士劉佳麗表示,過去10個多月先後獲派至沙田醫院和威爾斯親王醫院老人科,由於在內地接觸到的患者以長者居多,而兩地護理程序類似,只需按指引處理即可。她又說,在語言溝通上沒有問題,雖然香港與內地的醫療用語在中文上有所不同,但英文是相同的單詞,在英文術語溝通上是沒有問題的。她亦十分欣賞香港臨床醫療資訊管理系統(CMS),可將病人的資料在系統裡傳送,有助提高醫療效率。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護士劉佳麗表示,中港兩地護理程序類似,只需按指引處理即可。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護士劉佳麗表示,中港兩地護理程序類似,只需按指引處理即可。

曾在內地工作11年的來自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護士陳翠霞,來港後在馮堯敬醫院進行交流。雖然初來港會有些許不適應,但她認為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多做多練多思考」,瞭解新同事和新環節,便能很快融入。

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護士陳翠霞認為最重要是「多做多練多思考」。

佛山市第二人民醫院護士陳翠霞認為最重要是「多做多練多思考」。

陳翠霞(右五)在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工作。

陳翠霞(右五)在東華三院馮堯敬醫院工作。

醫院管理局指,在第一輪計劃中,本港護士協助交流護士熟習公立醫院環境和工序,交流護士也普遍很快掌握日常運作,除了在醫院工作,交流護士和本港護士工餘經常相聚,分享美食,相約行山等,增加彼此的交流。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護士劉佳麗與其他護士共同聚餐。

中山大學腫瘤防治中心護士劉佳麗與其他護士共同聚餐。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