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人民日報》力撐烈顯倫 叫香港司法界 勿再成為暴力的辯護者

博客文章

《人民日報》力撐烈顯倫 叫香港司法界 勿再成為暴力的辯護者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人民日報》力撐烈顯倫 叫香港司法界 勿再成為暴力的辯護者

2020年09月06日 22:07 最後更新:22:17

前終審法院前常任法官烈顯倫近日發表文章,提醒香港司法界人士,勿再扭曲基本法,勿再歪曲香港法律,勿再成為街頭暴力的辯護者。列顯倫建議香港司法界要作出選擇,決定香港的發展方向:「要麼成為大灣區與外界的閃耀紐帶,要麼成為華南海岸一個微不足道的中小城市」。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人民銳評」。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人民銳評」。

《人民日報》發表評論文章「人民銳評」,力撐烈顯倫,叫香港司法界反思。
相關文章全文如下:

人民銳評----「烈顯倫之問」振聾發聵,香港司法界是時候回答了

  「終於有人說出了正確的話」。香港終審法院前常任法官烈顯倫,近日發表《是時候緊急改革了》的文章,贏得香港市民廣泛認同和支持。文章提醒香港司法界人士,勿再如迷途羔羊般扭曲基本法、歪曲甚至踐踏香港法律,勿再成為街頭暴力的辯護者。

烈顯倫。

烈顯倫。

作為一位德高望重的法律界前輩,也是一位資深外籍法官,烈顯倫見證了香港幾十年的歷史。他的文章中肯而理性,發人深省。然而,這樣的警世良言,也戳中了某些人脆弱的神經。有反對派議員對文章列舉的事實置若罔聞,試圖顛倒黑白、混淆視聽;有長期反中亂港的律師惡語相向、出口成「臟」,煽動網民對烈顯倫進行人身攻擊。這些人越是緊張、越是跳腳,越說明這篇文章道出了真相、擊中了要害,打到了「攬炒派」的「七寸」。

香港司法界的一些人在修例風波中扮演什麼角色?「攬炒派」顛倒是非本領再高,也迷惑不了香港市民。「修例風波」以來的一宗宗、一幕幕,大家都看在眼裡。警方在「修例風波」中拘捕的9672人絕大部分都處於保釋狀態,其中像非法持有大批槍械和違禁武器、當街圍毆蓄意傷人這樣的嚴重犯罪,都能獲得保釋,「警察抓人、法官放人」,難道不是縱容街頭暴力麼?

在歪曲行政主導體制、曲解基本法立法原意上,香港司法界一些人不遺餘力。烈顯倫提到最令人驚詫的例子是高等法院法官去年11月判決的《禁蒙面法》案,他們宣稱《緊急情況規例條例》抵觸了1997年6月後在香港確立的「憲制秩序」。日前,香港大律師公會再次故技重施,歪曲理解基本法,為其三權分立主張辯護。香港的憲政秩序由基本法確立,基本法的解釋權在全國人大常委會,香港法律界的一些人揣著明白當糊塗,極盡歪曲之能事,無非是想搶奪香港政治體制的話語權,為自己的政治目的張目。

法治是香港的核心競爭力所在。有以普通法為基礎的司法審判體系,有不容踐踏的法治精神,成就了香港不錯的家底和核心價值。然而修例風波以來,香港街頭違法暴力活動不斷,「港獨」「違法達義」等錯誤言論大行其道,暴力橫行、法治不彰,這和司法界的一些人一味姑息縱容不無關係。對暴力違法行為的縱容,就是對絕大多數守法行為的傷害。

「要麼成為大灣區與外界的閃耀紐帶,要麼成為華南海岸一個微不足道的中小城市」,烈顯倫不無憂心地提醒,這是香港歷史上的關鍵時刻,在未來幾年中作出的選擇,將決定香港歷史發展的方向。的確,對今天的香港司法界來說,既要徹底改革弊端,使制度擺脫繁文縟節,堵上司法實踐的漏洞,更要走出意識形態的紛爭,回歸到「法者,所以興功懼暴也;律者,所以定分止爭也」的本來面目。

  其實,「烈顯倫之問」不僅需要司法界人士回答,經歷「修例風波」,所有香港市民都必須深刻思考,未來何去何從。我們相信,香港人一定會做出正確的選擇。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特首政策組外判研究多數公開 高人:多做研究比拍腦袋決策好

2024年04月16日 21:50 最後更新:22:35

立法會今天(4月16日)召開的財委會特別會議,會上選委會界別議員江玉歡及工聯會梁子穎均關注,特首政策組進行的研究不對外公開的做法,認為並非所有報告都不能公開,除了一些敏感話題報告外的成果理應公開,對香港市民或企業也有幫助。江玉歡又指,一些研究如旅遊巴泊位的研究用了90多萬元去做報告,做完研究但仍有旅遊巴擾民的問題。

高人話,外界或許有點誤解,以為特首政策組的研究都是保密的,其實並非如此。特首政策組一年外判的研究費用2000多萬元,當中很多研究是公開的。他們選題時也有和政策局溝通,確保做出來的研究政策局能用得著。

高人形容,政府決策前多做研究,了解情況,然後才作出決定,比拍腦袋決策科學得多。但事實上不能說做了一個旅遊巴泊位研究就馬上可以解決相關問題,但做了研究可以讓政策局有更多數據和科學分析,以供參照。

他說,特首政策組有部分研究不公開,涉及費用大約1000多萬,包括就不同問題做的民調,以及其他合約研究,保密的研究有兩大類,主要是和施政報告相關的前期研究,以及就政府內部醖釀中的政策作研究,例如了解外界有無其他可行的政策選項,或者作為「紅隊」,挑戰現有構思中的政策,找出其中漏洞。由於這些研究和政府即將推出的政策緊密關連,故有保密的需要。

高人分析,特首政策組的預算和過去差不多,但本屆政府謀劃的新項目很多,涉及眾多未來的規劃,以有限資源完成更多工作,協助政府作科學決策,殊非易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