旨在找出社區隱性新冠肺炎患者的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目前超過100萬名市民參與,政府亦因應預約人次而延長計劃4天。可是,相對於北京為超過7成人口進行檢測,或是政府當初訂下500萬名市民參與檢測的目標相距甚遠。


不過,有趣的是,預約登記檢測的人數一直呈上升的趨勢。8月29日至30日,即政府開放市民網上登記的首天及次天,全港的登記人數只有40多萬。一星期後,登記人數已經突破100萬,換言之,往後5天的登記人數比首兩天的人數更多!


當然,可能有人會認為這種現象不足為奇,因為比較點是兩天和五天,後者時間較長,自然可以得出較高的參與人數。可是,一個受歡迎的計劃,市民肯定急不及待參與,例如俗稱「派$10000」的現金發放計劃,首兩天的網上登記人數便佔了全港合資格申請人數的5成。因此,假如市民的行為習慣是「先熱後冷」,又如何解釋普及社區檢測計劃的「先冷後熱」呢?


那麼,一切應該從不參加的人說起。對於是次檢測計劃,不參加的市民大約可以分成四類。一,是「政黨洗腦類」,即偏聽偏信反對派對計劃的失實攻擊,如擔心採樣會「被送中」、計劃無助抗疫等等,令不少缺乏批判思考能力和對政府習以為常抱持負面看法的市民信以為真。


第二類,就是「怕麻煩類」。這群人未必打從心底類否定檢測的效用,不過內心「諱疾忌醫」的心態非常強烈,擔心萬一檢測結果呈陽性,除了個人自由受到限制,還會連累家人、鄰舍、同事等等。與其賭一場,倒不如不冒風險,寧願不知陽性、陰性。


第三類,是「負面感覺類」。由於採樣方法是「鼻腔及咽喉拭子」,即從鼻和喉各採樣一次,從旁觀者的角度不可不謂有點痛苦,對於害怕被人觸及鼻、喉的市民而言的確是有點難以接受。


第四類,是「資訊匱乏類」。部分市民,尤其是教育程度偏低的獨居長者可能較少從電視、報章等渠道接收資訊,以致即使他們有意參與計劃也無從得知相關資訊。此外,由於計劃只是提供網上預約登記方法,對於其他協助預約的方法宣傳亦不足夠,對於不愔使用網絡的市民而言不太方便,影響參與意欲。


明顯地,自8月29日首日登記後,媒體集中火力報導計劃相關內容,令社會繁點放在計劃的運作和成效之上。在耳口相傳下,即使資訊接收不足的市民也能了解計劃的存在並尋求方法參與,令參與人數有所上升。此外,自9月1日起市民陸續根據預約時間和場地進行檢測,普遍對於檢測方法、輪候時間、服務質素等等看法正面。這些「用家感受」經過不同渠道向外輸出,令人了解檢測不如想像中可怕或是不如某些別有用心人士描述得如此負面,於是鼓起勇氣一同參與。


因此,在計劃推出首兩天後登記預約的市民,很有可能就是上述之第三及第四類人士。筆者認為,他們能夠摒棄原先的想法、願意參與檢測的原因主要有二。一,是他們本身不是反對檢測或是質疑檢測效果的人;二,他們參與是因為非政府推動的因素,如傳媒的報導、參與者的感受分享、他人協助網上登記等等。


即是說,能夠充分吸收和理解普及檢測的用意和作用,並義無反顧參與其中的人,全香港只是得40多萬人,佔全港約5%;而經過其他因素後,改變最初的想法,踴躍參加的目前約60萬,預計也不過8-90萬,也只是全港人口的12-3%左右。


一個社會只有20%左右的持份者屬於理性理智、以廣大社會利益為先,反而絕大多數都誤信讒言,不加思索,對於政府的有為舉動只會懷疑和抗拒,無怪乎香港至今仍然是中國境內極少數疫情仍然未受控制的地方。


可笑的是,這些偏聽偏信人士質疑普及檢測的理由,是缺乏禁足令的配合,故認為成效不大。然而,連小小簡單檢測都將之視為政治角力,火力全開盡情妖魔化,試問如有真有強制檢測加上禁足令,還不是給予反對派興風作浪的彈簧嗎?


科學家愛因斯坦講過,「只有兩樣東西是無限,一是宇宙,二是人類的愚蠢」,香港回歸以來跌跌撞撞,非政府之無為或不能,而是理性之人太少。




黃遠康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