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岡指,通識科內容應保持平衡。

通識教育科被指「異化」,團結香港基金建議應精簡課程、為學生提供偏重人文或科學的學習選項,以及重提應考慮改評級為「及格」與「不及格」。本身是研究顧問之一的「通識之父」陳岡認為,課程應從評核、內容平衡和課程教授概念三方面回歸初衷,指並非認為應刪除所有與政治相關的議題,惟須貼近課程要求,內容及考評均不能偏頗。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陳岡曾任教育局課程發展處總課程發展主任(通識教育),現時亦為通識科課程檢視專責委員會委員之一。他指當年高考通識科未曾有現時的爭議,主因是課程選修規模和管理上,與如今有所不同,認為應從「Assessment(評核)」、「Balance(平衡)」和「Concepts(概念)」三方面回歸初衷,正如報告提及的建議方向。

通識教育科近年掀起不少爭議,被指距離當初設科目標「愈走愈遠」。

通識教育科近年掀起不少爭議,被指距離當初設科目標「愈走愈遠」。

其中在平衡課程內容方面,他指該科雖然非政治科學,但內容應保持平衡,如談及港人生活素質和中國改革開放,不可能完全不提政治因素,因此不可能刪除所有與政治相關的議題,稱只要內容和考評不偏頗,就可以討論,「教師應留意不能透過該科宣揚政治理念。」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對於科目考評改為只分「及格」或「不及格」,陳岡認為在此以外亦可考慮設「優異(Distinction)」等級,指如該科考試成績不細分評級,學生或對學習失興趣,他又認為報告倡當局設電子教材指南,由於網上資訊不斷更新,難由政府審查,故應交由專業教師把關。

陳岡。 資料圖片

陳岡。 資料圖片

至於改評級會否矮化通識教育科,首席研究顧問黃玉山就以操行亦只分「及格」與「不及格」類比,稱即使分兩級,及格的重要性仍毋庸置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