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多場北伐,他也有參與。

內地古裝劇《錦繡南歌》於無綫播放,又再有香港演員主演,就是港人相當熟悉的張兆輝。同時,他也憑著此劇在內地人氣急升。他所飾演的角色在劇中有血有肉。由於這部劇的故事背景定位在劉宋元嘉年間,所以也引起不少人的好奇,究竟張兆輝飾演的沈廷章,以及其家族,在歷史上有沒有原型可考。

《錦繡南歌》劇照。

《錦繡南歌》劇照。

《錦繡南歌》中的沈驪歌(李沁飾)原本為江湖上漂泊孤女,後來陰差陽錯,被軍功顯赫將門沈家認作嫡女。沈驪歌身世十分坎坷,從小父母就被奸人所殺,後來被江湖人士收養,並且被反派師父培養成了一顆復仇的棋子。與她同樣身世不明的阿奴, 在刺殺彭城王時替驪歌赴死,她臨死前將自己隨身攜帶、能夠證明自己身世的手釧送給了沈驪歌。沈驪歌也因為這個手釧,被沈家當成了他們被拐走多年的長女嘉兒。

《錦繡南歌》中的沈驪歌是劇情虛構人物,不過沈家在歷史上是有原型可查。翻閱史料,幾乎在同一歷史時期,的確有那麼一位將軍,與張兆輝飾演的沈廷章很相像,就是劉宋開國名將王懿,即王仲德。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王仲德的事蹟,與《錦繡南歌》中的沈廷章十分相似。原名為王懿(公元367年-438年)的王仲德,為東晉、劉宋將領。因晉朝時為司馬懿避諱,故以字行,稱為王仲德。他自稱東漢司徒王允弟弟王懋的七世孫,對於他出身魏晉高門太原王氏的可靠性,當時南方的高門士族都不採納,後世稱其家族為下邳王氏。他是東晉末及南朝宋時將領,曾參與多場北伐戰爭。

王仲德家族在西晉末年沒有南渡,一直在北方生活。他年輕時就顯得沉穩謹慎,有謀略,且通曉陰陽及音律。淝水之戰後,前秦崩潰,慕容垂乘機叛秦復燕,王仲德就與兄長王叡共起義兵對抗,可惜失敗。於是,王仲德兄弟就南渡黃河至滑臺(今河南滑縣),一度被盤據當地丁零人翟遼留下至其麾下,及後逃走。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東晉太元末年,王懿兄弟遷居彭城(今江蘇徐州)。後來,他們前去投靠出身太原王氏,於東晉任高官的王愉,但不獲王愉禮待,於是倆人改投桓玄。據《宋書•王懿傳》載,當時桓玄篡奪東晉,王仲德曾與輔國將軍張暢談及當時時事,說:「朝代更迭自古即有,確實不會限於一個家族,可是今天新起為君的,恐怕不能夠成就大事。」

桓玄於元興二年(公元403年)年末篡位,而劉裕於次年二月就起兵討伐桓玄,王叡本也參加,預備起兵響應但事泄被殺,王仲德唯有與侄兒王方回匿藏,待劉裕攻陷建康後才出來。劉裕遂以王仲德當自己的中兵參軍。

當劉裕還未成為皇帝,王仲德就跟隨他南征北戰,功冠諸將。義熙五年(公元409年),劉裕北伐南燕,王仲德擔當前鋒,前後打了二十多場大小戰事,盡皆獲勝。次年成功滅南燕,但國內盧循乘機作亂,逼近建康。劉裕在王仲德力勸之下堅守,盧循進攻不果於是退軍,王仲德等人追擊,最終收編其散兵。後以功封新淦縣侯。

義熙十二年(公元416年),劉裕北伐後秦,進王仲德為征虜將軍,加冀州刺史,率前鋒進攻。王仲德親率水軍入黃河,並收復魏佔的滑臺,及後會合劉裕大軍攻進潼關,令後秦亡。王仲德在戰後即轉太尉諮議參軍,又負責押送姚泓直到彭城。

《錦繡南歌》劇照。

《錦繡南歌》劇照。

劉裕篡晉稱帝後,王仲德屢次升遷後任徐州刺史,加都督。至元嘉三年(426年),王懿進安北將軍。元嘉七年(430年),宋軍北伐,在王仲德率領之下,劉宋也從北魏手中奪回四個軍事重鎮,但到了冬天河水結冰,魏軍大舉南侵,王仲德雖早已預料,但未能阻止。王仲德一度下獄免官。

魏軍於次年尚在攻滑臺,王仲德又受命隨檀道濟率軍救援,但礙於魏將阻礙,糧食耗盡亦未能援救滑臺,終令滑臺失陷。元嘉九年(431年),王懿任鎮北將軍、徐州刺史,次年又加領兗州,元嘉十三年(436年)又進鎮北大將軍。

王仲德與劇中的沈廷章一樣,為了百姓上無數次戰場,只是劇中說他準備要解甲歸田,和沈夫人好好安享晚年時,回家途中,卻被奸臣伏殺。於史實中,交代了王仲德於元嘉十五年(438年)去世,獲賜諡號「桓侯」。而被殺的是他的兒子王正循,是被家僮所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