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家途中,心想,對於中國或美國,孔老和莊老都既然被公認是“謙謙君子“和“得道之人”,誰是誰非,誰君子、誰小人?自然不會指名道姓說出來,但也隱喻得非常清楚了。

但,再想一下,又覺得有點不對,今時唔同往日,两老可能己經 out out 地(過時),不知道世事變化無常,是非無界,例如美國今次大選,候選人貝登和浸浸(Trump) 都爆話對方是 China's man, 不是他們親口說,打死都不相信原來他們竟然都是習總的“靚"。

看上去又真的很像,浸浸不是在上任之初就承諾幫習總完成“中國夢“嗎?而且,更改了個中國名,原來性”特“改性“川”名普,字建國,來表示他的誠意,不是嗎?這樣的誠心誠意,而且受盡委屈仍不變其心的人怎會是小人呢?!想到這裡,我更胡塗了。

朋友問: 為什麼我本來談 “政治經濟和建築風格的關係“ 突然間開差筆,拖下莊老同志和孔老落水,是不是拖得太離題了。

当然不是走題,因為你一直都是用尊重历史、適應環境、認識自然規律的人文角度去談建築的。中國最有代表性的哲學思維孔、老學說,正是这方面的最高成就。所以,老兄要談建築,怎能不談孔、老哲理?

我國自周代以降,政治上一直強調以“禮”治天下, 在宗法制度下,國人在“長幼有序,男女有分,內外有別,家國一體“的環境生活,“國家"一詞和西方的 “country"在意義上有大分別,產生了生活上不同思想和文化行為。

也因此傳统的城市和建築的規劃出現所謂“大框框(合院)包着細框框”合乎“禮“生活需要的建築現象,稱之為禮的規劃或“禮制建築”

自周代制禮至清末鴉片戰爭的三千多年間,雖經多次改朝換代,政權輪替,外族入主都沒有改變這“禮“的傳承,反而外來文化滙入了這禮的主流,自然也融入禮的建築和規劃之中。

李鴻 建築師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理事




香港建設專業聯會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