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8年花了10多億 廣東大寶山生態修復遇新難題

大灣區

8年花了10多億 廣東大寶山生態修復遇新難題
大灣區

大灣區

8年花了10多億 廣東大寶山生態修復遇新難題

2020年09月21日 16:53

大寶山礦區及周邊區域生態修復初見成效,但部分環境隱患亟待重視。非法濫采遺留的礦窿,一到雨天,仍源源不斷產生大量酸性廢水

大寶山礦新山片區,橫跨廣東省韶關市曲江區與翁源縣,三十餘年的無序採礦,給這裏留下了難以承受的生態破壞惡果。

長達8年的艱難修復,高達10多億元的治理費用,昔日滿目瘡痍的大地傷疤,終於逐漸「癒合」。然而,大寶山礦又面臨新的難題:礦山修復如何平衡經濟賬和環保賬。

大寶山,山如其名,是廣東省北部一座大型資源型礦山,褐鐵、銅、硫等資源豐富。從上世紀80年代初開始,周邊長達三十餘年的無序開採,導致地質破壞、水土流失嚴重。

與大寶山礦一尺之隔的新山片區,情況更加嚴重,民間非法濫采遺留下的尾礦渣,以及選礦廢水經橫石水河匯入北江,給下游清遠、佛山、廣州等地數千萬人的飲水安全帶來隱患。

大寶山周邊區域環境污染問題,引起中央、廣東省層面的重視。2013年,廣東省政府要求對大寶山礦區周邊環境問題進行綜合整治。原先就參與開採的省屬國有企業——廣東省大寶山礦業有限公司扛起這一責任。

記者近日調研發現,大寶山礦區及周邊區域,歷史遺留問題已初步解決。礦區污染物得到有效收集,生態修復初見成效,下遊河流水質改善明顯。

大寶山已進行生態修復和即將進行生態修復的不同片區涇渭分明(8月4日無人機照片)。本報記者鄧華攝

然而,部分環境隱患亟待重視。當年非法濫采遺留的上百條礦窿,大部分一到雨天,仍源源不斷產生大量酸性廢水。

大大小小的環境問題治理,都離不開真金白銀的投入。「大寶山礦區周邊環境治理,8年已累積花了10多億元治理費,政府與企業大約三七開。」大寶山礦業有限公司有關負責人坦言,近幾年行業不景氣,企業負債率高,也不知道未來環保經費投入是否可持續。

村幹部舀上一瓶「黃水」,去省里反映情況

大寶山礦位於廣東省韶關南部深山,遠看與南嶺山脈諸峰並無二致,山脈延綿、森林繁茂。

乘坐越野車,越過山脊,挺進翁源縣鐵龍鎮新山片區深處,卻是另一番景象。山腳下,約兩個足球場大的「湖泊」旁,幾條船正在清淤,一旁平整的土地上堆放著黃色的渣土。

「這其實是一個污染性極強的巨型酸性廢水收集庫」,大寶山礦業有限公司員工林文敬,指著「湖泊」說,這個幾十米深的暗紅色庫區,不僅是過去大量採礦選礦廢水的排放地,也是山體水土流失沖刷下來的泥沙收集庫。

「目前,酸水坑的水量仍在不停地增長,成為周圍生態的威脅。」林文敬說。

循著水流的來源,往山上走,還能見到廢棄的民間濫採礦窿。「金燦燦」的黃水,正從一洞口約火車頭大小的礦窿里流出,匯聚成一股十多米的“小黃河”,盡頭則是因水土流失形成的高達數十米的陡坡懸崖。

這是歷史無序採礦留下的傷痛。上世紀80年代初,在「大礦大開、小礦小開、有水快流」的背景下,大寶山礦及周邊出現大量無序、非法的民間濫采活動。最猖獗時,這類礦窿達到119條之多,選礦廠8個,洗礦點20多處。它們縱橫交錯像一座迷宮,工人潛入大山深處“掘金”。

白天,上百台挖掘機、運輸車在礦區來回穿梭,到了晚上,礦區依舊燈火通明、一派繁忙。鼎盛時,上萬人在這兒採礦、選礦、洗礦。

2001年,廣東省人大常委會調研組前往大寶山礦區實地調研發現,非法選礦廠、洗礦點不斷增加,大多生產設施簡陋,經營管理粗放,幾乎沒有污染治理舉措。生產性廢水隨意外排。廢渣大量堆積在礦區山坡、水溝及庫壩上。外排廢水中懸浮物、銅、鉛、鋅等多項指標嚴重超標,對曲江、翁源水系造成嚴重污染。

一部分非法濫采者發了橫財,環境破壞的惡果卻由當地村民默默承受。常住人口400多的涼橋村,是離礦區最近的一個村莊。今年45歲的村民張清嫻當年嫁過來時就發現,在這裏種莊稼格外難。其他地方水稻畝產上千斤,在這裏2畝地也才收400多斤。不僅水稻難種,花生等其他作物也幾乎不掛果。

更難的是吃水問題,守著一條橫石水河,全家人卻從不敢喝河裏的水。「黃水混著泥巴,沖廁所都嫌臟。」張清嫻說,幾十年來,家裏喝水是靠一根細管,從高山深處引接而來。

民意的沸騰在2005年達到頂點。有關大寶山附近的上壩村成「癌症村」的新聞鋪天蓋地,村民人心惶惶。隔壁涼橋村村支書何保芬,只能寬慰大家,“不要怕,我家也在這裏。”

然而,時隔多年,回顧當年的經歷,何保芬坦言,當時自己心裏也沒底。最難的時候,她乾脆從河裏裝上一瓶「黃水」,用手帕包著一抔被污染的黃土,同周邊幾個村的幹部,一起上省里反映情況。

村民的擔憂不無道理。由於當地礦產開發長期存在廢土廢石露天存放、廢水直接地表排放等問題,環境不斷惡化。2000年初進行的監測顯示,新山片區被污染土壤含鋁超國家標準44倍,含鎘超標12倍。

非親歷者,不能體會礦山修復之難

2012年,廣東省開展「三打兩建」行動,大寶山礦區周邊非法濫採得以控制,但遺留下來的酸性水、重金屬污染等後遺症顯現。

為解決大寶山礦區及周邊環境污染問題,2013年,按照廣東省政府批示要求,有關部門開始對礦區及周邊地區進行環境綜合整治。

非親歷者,不能體會礦山修復之難。

在大寶山,施工人員對土壤進行施肥改造(8月4日攝)。本報記者鄧華攝

與大寶山相鄰的鐵龍鎮新山片區歷史遺留礦山,是遭受破壞最嚴重的區域。如今,站在一期已修復的25公頃土地上,大寶山礦業有限公司環保部副部長陳濤感慨道:「別小看這片綠色。這是無數次試驗失敗後的成功,也是礦山的希望。」

礦山修復,要跟土「較勁」。由於遺留礦山裡存在大量酸性廢水,導致植物根系很難生長。“一年綠兩年黃三年死光光”,是礦山生態修復的魔咒。

陳濤和同事前往外地礦山考察,但無經驗可循。最多的時候,17家公司在大寶山進行礦山修複試驗。「看各家本事,哪家技術強,種的樹苗能存活,能固水土,就選哪家。」

廣東桃林生態環境有限公司承擔大寶山新山片區復綠,該公司總經理吳建強說,現在的技術是通過調控微生物群與控制產酸的微生物類群,重建一個人工或半人工的生態系統,用以穩定重金屬,降低重金屬遷移。施工成本也由原來的300元/平方米,降低至100元/平方米。

「天天盯著天氣看。要趕在下大雨前完成樹苗種養,否則土質疏鬆,一下雨,種下的苗就要全虧了。」吳建強說。

如今,新山片區一期25公頃治理修復項目已完工,植被長勢良好——喬木、灌木、草木、蕨類等30多種植物品種穩定存活,覆蓋面積達到95%以上。二三四期共64公頃土地,也於今年3月份動工,預計2021年底前完成。

復綠之外,礦山修復,重點在治水。礦區污染控制,枯水期沒事,豐水期難辦。陳濤介紹說,過去一下雨,礦窿酸水橫流,加之雨水沖刷形成的泥土,匯入到攔泥水庫,給下游污水處理帶來巨大壓力。

「當地降雨豐富,每年有7個月的時間,較難控制污染。」陳濤告訴記者。

村民曾翹首以盼的污水處理廠,分別在2011年與2015年,完成一二期投產運行。如今,污水處理廠的總處理能力,達到每天6萬立方米,極大減少了廢水中的污染物。

陳濤說,為了解決雨水流進李屋攔泥庫,增加庫內匯水面積的難題,大寶山礦業有限公司又投資6000萬元,建設完成清污分流工程,每年減少約800萬立方米清潔地表水匯入庫內,從而減輕下游污水處理廠運行負荷。

當地環境監測數據顯示,自2017年以來,下游橫石水河水質由原來的劣V類水,穩定達標Ⅲ類水標準。

礦區污染物得到有效收集,生態復綠初見成效。而對大寶山礦生態修復者們來說,環保治理依舊是進行時。已廢棄的礦窿,經雨水沖刷,帶出酸水湧出,成為持續的污染源頭。下游李屋攔泥庫內的巨型酸水坑,依舊是個巨大的環境「包袱」。

據林文敬介紹,1978年建成使用、庫容約為1000萬立方米的李屋攔泥庫,早已達到庫容極限。2005年加高擴容,但雨季帶來的大量泥沙,又造成清騰出的庫容再被填滿,從而無法有效蓄水調洪,「一旦廢水外溢,將嚴重影響下游水生態安全。」

如何建立環保投入機制是難題

據自然資源部國土空間生態修復司相關負責人介紹,我國礦山生態修復歷史欠賬多、問題積累多、現實矛盾多,且面臨「舊賬」未還、又欠“新賬”的問題。

遙感調查監測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底,全國礦山開採佔用損毀土地約5400多萬畝。其中,正在開採的礦山佔用約2000多萬畝,歷史遺留礦山佔用約3400多萬畝。

大寶山礦區生態修復之難、成本之高,是我國礦山生態修復的一個縮影。如何探索實踐有效的礦山生態修復之路,仍值得思考。

以大寶山礦為例,目前,最大的制約瓶頸是資金問題。廣東大寶山礦業有限公司黨委書記巫建平介紹,大寶山礦區及周邊區域環境治理,投入已達10多億元,企業投入至少佔七成。在高負債情況下,企業堅持投入環保資金。「然而,承擔社會責任的同時,如何兼顧經濟效益,依舊困擾著我們。」巫建平說。

「不治理,環保達不到要求,企業可能直接被關停。但治理起來,成本又高於企業能承受的範圍。」陳濤說,以污水處理為例,污水處理費平均3元一噸,高峰時每天僅污水處理費就高達18萬元,持續的治污投入給企業帶來負擔。

有生態修復專家指出,目前,從中央到地方各級財政,對礦區生態修復投入不足,市場化機制又尚未完全建立,缺乏激勵社會資本投入的有效政策,資金問題已成為制約礦山生態修復的瓶頸。

此外,有些廢棄礦山在生態紅線內,即使治理好了,也難產生收益。「投入資金修復礦區,但治理好了也無法開發建設,只能作為綠地景觀加以保護,無法產生經濟效益。」陳濤說。

礦區修復,技術上也面臨難題。各地礦山修復,環境不同、條件各異,大多是摸著石頭過河,成效至少也要幾年後才能檢驗。

此外,礦山修復、土壤修復行業魚龍混雜,有些短期內見成效,時間一長,又回到老樣子。

除了財力支持外,部分專家建議採取「院地共治」模式,組織引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為地方治理修復礦區污染提供技術支持。同時,加強技術攻關,形成從源頭到末端的污染綜合防治方案。


 

往下看更多文章

第二批約100名廣東省護士陸續抵港於多間公院交流

2024年04月18日 14:03 最後更新:15:00

第二批約100名參與「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廣東省護士,年初陸續抵港,在多間公院展開交流。除老人科和內科,今次新增深切治療、胃手術科、眼科和內窺鏡科,為期10個半月。

醫管局總護理行政經理唐華根(右三)表示,參加今次交流計劃護士來自14個廣東省城市。(醫管局提供)

醫管局總護理行政經理唐華根(右三)表示,參加今次交流計劃護士來自14個廣東省城市。(醫管局提供)

醫管局總護理行政經理唐華根表示,參加今次交流計劃護士來自14個廣東省城市,交流期2025年1月完成。他說,廣東護士來港交流不會加重本港醫護人員負擔,下一批交流將有130名廣東省護士來港,醫管局稍後亦會安排本港護士到廣東省醫院交流。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護士莫敏華(右一)說,交流期間參與很多深切治療部的工作。(醫管局提供)

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護士莫敏華(右一)說,交流期間參與很多深切治療部的工作。(醫管局提供)

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副顧問護師陳正郴表示,在深切治療部交流是以「一帶一」形式進行,讓廣東省護士了解本港醫院收症流程,感受到他們態度積極、求知欲強,他亦學習到內地醫院的護理程序。

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副顧問護師陳正郴(右二)表示,在深切治療部交流是以「一帶一」形式進行。 (醫管局提供)

律敦治及鄧肇堅醫院副顧問護師陳正郴(右二)表示,在深切治療部交流是以「一帶一」形式進行。 (醫管局提供)

來港交流的北京大學深圳醫院護士莫敏華說,交流期間參與了很多深切治療部的工作,包括與醫生一起為病人插喉等,形容與香港醫護人員合作愉快,亦讓她加深對香港醫療體系的了解。

第二批約100名參與「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廣東省護士 (醫管局提供)

第二批約100名參與「大灣區專科護理知識交流計劃」廣東省護士 (醫管局提供)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