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從公開文獻看CIA針對中國怎樣收集情報

兩岸

從公開文獻看CIA針對中國怎樣收集情報
兩岸

兩岸

從公開文獻看CIA針對中國怎樣收集情報

2020年09月22日 05:13 最後更新:05:50

從公開文獻看CIA針對中國怎樣收集情報從公開文獻看CIA針對中國怎樣收集情報縮小字體放大字體收藏微博微信分享2

當地時間9月19日,美國「雅虎新聞網」披露了一起發生在2008年的由美國中央情報局(CIA)主導的秘密行動。這一新聞立即引發國內網友熱烈討論。

更多相片
 

從公開文獻看CIA針對中國怎樣收集情報從公開文獻看CIA針對中國怎樣收集情報縮小字體放大字體收藏微博微信分享2

截圖)

圖源:參考消息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就職後的第二天,前往CIA總部視察並發表講話,稱自己「百分之一千」地支持情報人員。圖源:參考消息

截圖

圖源:外交部官網

文章稱,由於懷疑菲律賓呂宋島北方的一小片土地被中國人民解放軍控制,CIA決定派遣特工在該區域部署間諜設備,結果在行動時意外遭到熱帶風暴襲擊,參與行動的4人全部喪生。任務失敗後,CIA還無視當地美軍,直接與日本自衛隊進行聯繫,希望後者負責搜救工作……

可想而知,針對中國的行動,無疑是CIA「重要的工作內容」。

目前公開發表的文獻中, 還沒有綜合全面審視中情局角色的,要想理清美國情報機構在中國所進行的秘密活動並把這些歷史片段拼接起來是一個很大的挑戰。

但依然有一部分公開文獻,可以讓我們看看CIA在中國的秘密活動究竟是怎樣進行的?

 

 

截圖)

新中國剛成立,CIA就組織起龐大的面向中國的情報機關

據《美國中央情報局在中國與中美關係》記載,目前歷史學家主要通過兩個途徑探究中情局:一是美國國務院編撰的《美國對外關係》文件, 這是有關美國主要外交政策和重要外交活動的歷史記錄;

另一個途徑就是相關記者及歷史學家對歷史當事人的採訪,以及前中情局官員所撰寫的回憶錄。

比如:弗蘭克·霍勒波爾的《中國海岸的襲擊者:韓戰期間中情局的秘密行動》,瑪瑞 ·艾倫的《在華間諜:弗朗西斯·萊德蒙德的故事》, 約翰· 肯尼思·克納斯的《冷戰孤兒》, 托馬斯 ·萊爾德的《進入西藏 :中情局的首位原子彈間諜及其拉薩秘密探險》,肯尼思 ·康博恩和詹姆斯·莫瑞森的《中情局在西藏的秘密戰》。

美國中央情報局的公共事務局規定, 原 CIA 僱員只有在得到官方允許後, 才能將他們在 CIA 任職期間的活動經歷公佈於眾 。所以可以肯定這些書都沒有對CIA的反華秘密行動充分披露 。


 

圖源:參考消息

1936年前後,美國從「大蕭條」的經濟危機逐漸轉向歐洲戰事,此時的美國情報因來源於政府各部門下的情報單位、缺乏系統的整合和分析,已經遠遠不能應付嚴峻戰事下的突髮狀況。於是,在這樣一種薄弱的美國情報工作的背景下,一個獨立、系統的情報機構開始醞釀準備。

到1942年珍珠港事件的爆發才使得美國人如夢初醒,一個具有獨立核心地位、負責情報搜集分析和外事宣傳的美國戰略情報局正式成立。

1947年美國通過《國家安全法》,成立國家安全委員會,並設立中央情報局,較之前的情報機構,其職權範圍更加廣泛,國家機關中的地位也明顯提高,美國情報機構基本成型。

1950年6月, 中情局由於對韓戰的誤判而聲譽掃地。10月, 時任總統杜魯門對中情局進行了重大改組。

2004年10月,美國國家情報委員會(National Intelligence Council)解密了一批中央情報局1948~1976 年之間有關中國情報的分析和評估報告, 並為此專門召開了一次國際學術會議。

根據華東師範大學國際冷戰研究中心拿到解密的71件、共千餘頁中央情報局檔案。其中提到:至20世紀60年代, 中情局已擁有一個非常龐大的面向中國的情報機關。

其中執行情報輔助功能的有如下幾個機構:

(一) 聯繫情報收集與分析工作之間的部門是收集指導參謀部 (Collection Guidance Staff, CGS) , 負責向各情報收集部門提出要求。收集指導參謀部有4名負責中國事務的職員, 他們每年下達或收回數以百計的關於中國的情報;;

(二) 總務辦公室 (Office of Central Reference, OCR) 負責文件的獲取和分發,提供文件的檢索和參考服務,以及外文資料的處理。總務辦公室有66名全職員工負責中國事務, 包括24名翻譯與7名專家。他們每年獲取和分發12萬份文件, 為8萬份文件編索引, 處理9.7萬頁中文材料, 查找5400份文件。

(三) 國外廣播新聞處 (Foreign Broadcast Information Service, FBIS) 負責國外廣播的監聽、翻譯, 並分發這些資料且加以分析。新聞處有52名僱員, 包括5名分析家, 對幾百小時的中國廣播 (每年約10萬次播送和評論) 進行監聽、宣傳與分析。

(四) 國內聯絡處 (Domestic Contact Service, DCS) 負責從國內渠道 (包括僑民) 收集關於中國的情報以及獲取和分析中文研究成果。在華盛頓總部, 有3名全職的專題官員專門對中國問題進行研究, 還有5名兼職研究員。此外, 143名各領域的專家也在某種程度上從事與中國相關的工作,國內聯絡處每年出版數百份關於中國的情報報告。

(五) 國防部情報局 (DD/I) 有136人在國家照片分析中心 (National Photographic Interpretation Center, NPIC) 專門對中國進行研究。圖像分析組 (Imagery Analysis Division, IAD) 提供照片情報報告、大量簡報與其他服務。圖像分析組提交的數百份關於中國的報告, 主要與軍事事務相關。

當時基本不接受、也不重視台灣來的情報


  

美國總統特朗普在就職後的第二天,前往CIA總部視察並發表講話,稱自己「百分之一千」地支持情報人員。圖源:參考消息

台廣播(通過設在中國周邊國家的監聽站),利用職業間諜或高空偵察等技術手段得到的資料不多。

不過, 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美國情報部門利用高科技手段 (間諜衛星和間諜飛機)獲取情報的情況有所增加——這一點, 中情局的官員大概不願意提起。

有研究表明,到1949年6月,美國中央情報局撤退了在中國大陸所有工作人員,如有需要則派遣特工人員潛往大陸搜集情報。

到1956年,由於派遣工作屢遭失敗,中情局便關閉了所有旨在對付中國的海外行動中心。此外,出席這次會議的情報分析官員證實,為避免落入國民黨意識形態的偏見和圈套,美國情報部門當時基本不接受、也不重視台灣情報機構收集的情報。

因此可以認為,美國情報官員藉以分析的情報資料及其結論,既有一定客觀性,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既然情報來源是中國公開的資料,,那麼其中的統計數據自然是中國官方公佈的。中情局分析官員認為, 「這些數據常常由於沒有獨立資料而無法核實,但他們沒有其他的數據可供參考,也只能抱著“懷疑」的態度,以此為基礎進行分析。

一個細節是:當時情報顯示,對於中國上世紀50年代的經濟發展,中央情報局最基本的判斷是:取得了驚人的成就, 但與世界主要大國相比還處於落後的水平。

中情局承認 , 「在第一個五年計劃 (1953~1957 年)開始的 4 年裏,中國在其工業化計劃方面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和很大的發展。國民生產總值平均年增長率可能已經達到 7 %~8 %, 這個增長率堪與當時日本的增長速度相比,且大大地超過了亞洲其他國家」 。

其原因在於 ,「中國大陸地區的政治統一使中國近百年來第一次有了一個基本和平的環境,使中國能夠整合此前停滯的經濟、組織資源並在全國基礎上進行生產」 。

多名國外間諜紛紛落網

中美兩國關係正常化以後,美國方面也從未停止針對中國的滲透和情報收集行動。根據解密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外交部的檔案記載,對於美國情報機構的中國行動, 中國政府是有所了解的。

透露,在2010年至2012年間,18到20名中情局特工在中國被抓。


 

截圖

文章稱,大量線人的消失破壞了美國花數年建立起的情報網路,也損害了之後的相關行動。


 

圖源:外交部官網

報道發出後,CIA拒絕對此作出回應。而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在回答記者有關提問時表示,有關報道的具體情況她不了解,「我可以告訴你的是,中國國家安全機關按照中國有關法律授權,對危害中國國家安全和利益的組織、人員和行為依法開展調查和處置,有效履職盡責。對於國家安全機關正常行使職權的工作,我不作過多評論。」

據觀察人士說,中國已經建立了一套精密的反間諜系統,有能力對美國在華間諜活動實施沉重打擊。


 

合肥公安局瑤海分局民警為瑤海區少兒藝術學校的學生講解《國家安全法》相關知識。圖源:新華網

近年來,隨著中國國力的增強以及國際地位的不斷上升,一些別有用心的境外勢力同樣加緊了對華情報收集工作。隱蔽戰線上的硝煙從未消失。

來源:瞭望東方周刊

往下看更多文章

謝鋒指對「台獨」沒妥協餘地 促美落實一中原則

2024年01月10日 08:37 最後更新:08:37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

謝鋒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於「台獨」分子,中國政府沒有妥協的餘地。美方應該以實際行動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將美國領導人不支持「台獨」、不尋求把台灣問題作為遏制中國工具的表態落到實處,與中方一道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在談到中美關係時,謝鋒指中美關係從來就是建立在承認彼此不同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礎上,分歧差異不應該成為阻隔中美交流合作的攔路虎。競爭應該是講規則的公平競爭,而不能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惡性競爭,更不能以競爭為名剝奪他國正當發展權益。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應該是田徑賽,而不是拳擊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