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小、口味蝦、鹵蝦、冰鎮蝦……大快朵頤地吃上一頓小龍蝦是南北吃貨們的夏日必修課。目前,國內市場上的小龍蝦中,有很大一部分來自江蘇、湖北和湖南等地的稻田養殖。消費者並不了解的是,美味小龍蝦背後,正面臨一場事關生態環境、農民利益和糧食安全的爭論。

我們需要全面客觀地看待以「稻蝦種養」為代表的稻漁綜合種養模式,以便為探索其他農業發展模式提供借鑒。

對話嘉賓

張玉燭(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副主任)

謝仲桂(湖南省水產科學研究所所長)

孟祥勝(湖南省益陽市南縣人民政府副縣長)

周 勉(半月談記者)

1

「稻蝦種養」有過熱趨勢

周勉:

我國的小龍蝦養殖總面積1680萬畝,其中稻田養蝦面積1261萬畝,超過全國稻漁綜合種養面積的四成。一方面有專家指出,不斷擴大的稻田養蝦規模影響水稻生產,造成糧食安全隱患;另一方面,是好不容易通過養蝦脫貧致富的農民。究竟要蝦還是要稻?

張玉燭:

「稻蝦種養」模式本身是值得肯定的,但我對大規模擴張還是持相對謹慎的態度。首先,這種模式要對稻田開溝,會一定程度破壞耕地,雖然這種破壞並非不可逆,但恢復起來也需要時間。其次,在所有稻漁共養的模式里,目前「稻蝦種養」有過熱的趨勢。實際上,在去年4月,農業農村部關於規範稻漁綜合種養產業發展發佈過一個通知,已經注意到一些不規範的苗頭。湖南是袁隆平院士的“根據地”之一,他一直強調,產量和質量是一對矛盾,產量是基礎,提高糧食質量不能犧牲這個基礎。

謝仲桂:

並不是所有的稻田都適合「稻蝦種養」,這是必須要明確的一個前提。以湖南為例,經過我們的測算,全省大概有20%的稻田是適宜這種模式的,雖然還有潛力可供挖掘,但這並不意味著就能盲目發展。同時,這種模式在投苗比例、土壤影響、底泥影響等方面,還缺乏深入系統的研究,一些品種也面臨種質退化嚴重、免疫力下降等問題。目前,我們和湖南農業大學、湖南省農科院等正在加緊上述方面的研究,力求跟上農業發展需求和市場需求。

 

 

安徽省五河縣沱湖鄉大崗村村民展示捕獲的小龍蝦 曹力/攝

2

促農增收效果顯著

孟祥勝:

「稻蝦種養」可以說是地處洞庭湖腹地的南縣從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轉型的“起跑線”。我這裏有一組數據:2015年,南縣稻蝦種養面積為8萬畝,2019年達55萬畝。種養戶畝平收入達6000元,效益3000元左右,較常規種植水稻每畝增收2000多元。沒有「稻蝦種養」前,南縣本地大米每斤價格在2.1元到2.6元,現在達到每斤8元。全縣相關從業人員達12.8萬人,共有約1.5萬名貧困人口通過養蝦脫貧。

養蝦還催生了專業合作社196家、家庭農場132家,並帶動發展小龍蝦主題餐飲店400多家(含夜市),研發新菜品30多種。可以說,「稻蝦種養」在促進農民增收、助力脫貧攻堅、發展地方經濟等方面,效果都十分明顯。

謝仲桂:

水產品是食物蛋白質的重要來源,也是老百姓「菜籃子」的重要組成部分。從穩定糧食產量的角度來說,稻漁模式可能貢獻不大,但從保障水產品供給來說,其重要作用正日益顯現。

我國很多大江大河大湖都實行了嚴格的禁捕令。2019年,湖南省包括湘資沅澧四水和洞庭湖在內的全部水域,僅有8萬噸捕撈產出。禁投肥、禁圍欄、禁網箱後,天然水域的養殖產出也基本為零。再加上傳統池塘因為用地矛盾、環保投入等原因也很難再有增加。因此,稻田就成為目前主要、關鍵的漁業補充途徑。

張玉燭:

首先,湖南的土壤重金屬含量相對來說比較高,而稻漁模式特別是「稻蝦種養」要求耕地長期灌水,這是有利於降低重金屬含量的。其次,傳統的糧食生產模式下,農民如果沒有國家補貼,幾乎是不賺錢甚至會虧本的,而稻漁種養模式下,農民的增收幅度相當明顯。第三,它的火爆,帶動了各個科研團隊的研究力度。比如,我們中心已有團隊開始專門進行這方面的品種選育,袁隆平院士的“三一工程”(三分地養活一個人)里也有相關的課題。這些研究都可以讓我國的農業發展呈現出更加多元的趨勢。

 

 

7月22日,浙江湖州「道之魚」生態農業園養殖戶整理捕撈的小龍蝦和湖蟹。徐昱 攝

孟祥勝:

說到小龍蝦,大家第一時間就會想起湖北潛江、江蘇盱眙和湖南南縣,這種知名度已經遠遠超出這個產業本身帶來的經濟價值。稻蝦產業還帶動了南縣的全域旅遊、電商物流、農田基礎設施等多個方面。南縣在2018年被中國糧食行業協會評為「中國蝦稻米之鄉」。因此,不管是政府、行業協會還是種養主體,對於農產品品牌和品質的維護自覺和力度是前所未有的,都在積極主動開展農產品溯源體系建設和農業全產業鏈體系建設。

3

科學把控,算好糧食安全的賬

周勉:

「稻蝦種養」面臨的爭議,本質上是糧食安全的賬究竟要如何算。我認為,有爭議並不可怕,但要警惕各路人馬來“算賬”,最終卻由農民和消費者來“埋單”的情況出現。類似的教訓已經太多,應當極力避免。

糧食安全應當包含以下幾點:數量安全、質量安全、流通安全、環境安全和收入安全等多個方面。前面幾個安全都比較好理解,並且日益受到重視,但最後一個安全往往被忽略。不管是糧食還是其他農產品,如果不能給農民帶來穩定的、可期的、持續性的收入,就沒有人來保障上述安全的實現。算這筆賬,既不能將它們孤立割裂,更不能將它們彼此對立起來。

實際上,在傳統模式「種糧不賺錢」幾乎已成共識的今天,「稻蝦種養」模式以及地方政府圍繞這個產業所做的工作,都為現代農業的發展提供了可資借鑒的寶貴經驗和積極思考。

張玉燭:

其實,只要是農業生產行為,都會給自然環境帶來或多或少的影響。每當一種農業技術或者農業模式應用到實際生產,既要看到它潛在的「副作用」,也要看到它帶來的積極效果。農業科研工作就是要不斷去解決實際生產中出現的各種問題。比如說雜交水稻,過去被詬病“貪吃”“傲嬌”,但經過不斷努力,正在改變它在農民心中需要“大肥大水”的種植印象。

孟祥勝:

我想,簡單的數據對比並不能完全概括「稻蝦種養」的積極影響。在這個過程中,我們也在不斷解決一個個具體問題。2017年到2019年,我們通過對比試驗和創建示範基地,篩選出了“桃湘優莉晶”“野香優航1573”等一批高檔優質稻,探索了“水稻輕簡高效生產技術及病蟲害綠色防控技術”,開展了“稻田人工誘導繁育”“室內工廠化人工誘導繁育”等小龍蝦種苗繁育技術攻關。聯合省內外科研機構,開展小龍蝦從產地環境、良種繁育、標準養殖、大眾食品、功能性產品到廚房菜品的系列研究。同時,水稻機插、拋秧技術、有機肥的科學使用技術、溯源體系建設、綠色防控社會化服務等方面也得到大面積推廣應用。

不知能否這樣說,「兩利相權取其重」。我認為,只有在脫貧之後,才能更有底氣和實力保糧田。如果“一刀切”式地退蝦還耕,農民都會出去打工,糧田很可能會撂荒。

周勉:

要蝦還是要稻?這對看似無解的矛盾,其實在科學把控的前提下,還是可以實現共存的。養蝦的規模應當嚴格管控,加快研發農業科技讓稻田增產,就是我們未來努力的方向。




神州快訊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