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專家:台軍改規則欲先發制人 兩岸開戰幾率陡然攀升

兩岸

專家:台軍改規則欲先發制人 兩岸開戰幾率陡然攀升
兩岸

兩岸

專家:台軍改規則欲先發制人 兩岸開戰幾率陡然攀升

2020年09月22日 23:32 最後更新:09月23日 04:10

(原標題:劉和平:台軍改規則欲先發制人,兩岸開戰幾率陡然攀升)

直新聞:鑒於解放軍近日多次派出大批戰機越過所謂的「台灣海峽中線」,台灣防務部門已經修改《台軍經常戰備時期突髮狀況處置規定》,將「第一擊」改稱為“行使自衛反擊權”。對此,你做何解讀?

更多相片

(原標題:劉和平:台軍改規則欲先發制人,兩岸開戰幾率陡然攀升)

直新聞:那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台軍修改規則將「第一擊」改稱為“行使自衛反擊權”之後,兩岸開戰的幾率會陡然攀升呢?

直新聞:那在你看來,台軍修改規則準備向解放軍發出「第一擊」,並且將「第一擊」改稱為“行使自衛反擊權”,又會對接下來的台海局勢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直新聞:那你認為,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蔡英文當局修改相關規則賦予台軍向大陸軍隊發出「第一擊」的權力呢?

的創辦人張忠謀在合照的時候,張忠謀居然站在蔡英文跟柯拉克的中間;另一個是蔡英文說「台灣有決心踏出關鍵的一步」。

吳嘉隆又在21日凌晨臉書發文表示,「我還在思考蔡英文的那句充滿了懸疑的話,台灣有決心踏出關鍵的一步,背後可能涉及的場景到底是什麼?」他發現柯拉克在19日離開台灣之後,台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在20日就把她的推特頭銜更改為“台灣駐美大使”。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我注意到,對於這一舉動,台軍方的說法是,修改後的規則規定,必須要在對方有明顯的敵對行為的情況下才能開火,這是為了避免兩岸兩軍「擦槍走火」。也就是說,根據蔡英文當局自己的說法,這是在強化台軍的「自我剋制能力」,表達所謂的善意。另外有島內專家也認為,這一改動,有助於將台軍的開火規則從原來的模糊狀態變得更為清晰。

那麼,問題就來了,台軍將「第一擊」改稱為“行使自衛反擊權”,究竟是表達惡意還是善意?究竟是讓台軍的開火或開戰指引變得更加清晰了還是更加模糊了?究竟是讓台軍對於前線將士的開火限制變得更為嚴格了還是更為隨意了?

對此我的看法是,第一,這是在表達惡意而不是善意;第二,台軍的開火指引將因此而變得更加模糊了;第三,台軍前線將士的開火將變得更為隨意了。總而言之一句話,這一規則的修改,意味著台軍對於兩岸開戰的態度已經發生了重大的轉變,從原來的「固守防衛」,變成了先發制人,或者說台軍已經準備要向解放軍開出第一槍了,兩岸開戰的幾率與風險將會因此而陡然攀升。那些原先以為兩岸絕對打不起來的人,可能得要改變自己的看法了。

直新聞:那你從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台軍修改規則將「第一擊」改稱為“行使自衛反擊權”之後,兩岸開戰的幾率會陡然攀升呢?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其實,包括我本人在內的很多人都認為,至少在目前階段兩岸打不起來,是因為台軍不久前明確出台了一條命令,也就是命令前線將士不得主動向大陸軍隊打出第一槍。這背後的潛台詞就是,只有在大陸軍人明確開了第一槍之後,台軍才能打第二槍。同時我們也知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以及堅決不打第一槍但也堅決不讓你打第二槍,也是解放軍建軍以來一直秉持的傳統。那麼,既然兩岸軍人都謹守規則,不向對方開出第一槍,那也就意味著,在正常情況下,不會有第一槍的出現,而只要第一槍不出現,也就意味著戰爭打不起來。我認為,這是非常簡單明了的一個規則,中間沒有任何模糊的地帶,同時這也是非常管用的一個規則,近年來兩岸雖然在政治上高度緊張甚至是在軍事態勢上劍拔弩張,但是,由於有了戰術層面不開第一槍的限制,戰爭卻始終打不起來。

然而,讓人感到遺憾與憂慮的是,台軍修改規則將「第一擊」改稱為“行使自衛反擊權”,卻把兩岸之間這條簡單實用的禁止開戰的紅線給輕易模糊化,甚至是輕易突破了。首先,原先台軍開火的條件是,我不開第一槍,等對方先開第一槍,但現在則改為了,只要“對方有明顯的敵對行為”,台軍就可以率先發動所謂的「第一擊」。而所謂“明顯的敵對行為”,那這個概念就非常的寬泛了,包括大陸軍機越過所謂的「台灣海峽中線」,以及進入台灣單方面劃定的“防空識別區”,又或者台軍前線人員判斷大陸軍機的行為不友好,台軍機被大陸火控雷達鎖定等等,都有可能被判斷為所謂的“明顯的敵對行為”,都有可能成為台軍打出第一槍的理由。也就是說,在規則修改之後,台軍是否對大陸軍機發出「第一擊」,完全取決於他們的一念之間;其次,台軍將「第一擊」改稱為所謂的“行使自衛反擊權”,等於是將自身主動性的向大陸軍隊發起攻擊的行為,披上了一件“崇高的道德外衣”,很容易使得前線軍人在發出「第一擊」時內心充滿了所謂的“正義感”,從而使得台軍的「第一擊」變得非常輕率與非常容易。

直新聞:那在你看來,台軍修改規則準備向解放軍發出「第一擊」,並且將「第一擊」改稱為“行使自衛反擊權”,又會對接下來的台海局勢產生什麼樣的影響呢?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其實,眾所周知,經過這些年政治、經濟與軍事情勢的變化,兩岸在各個方面的實力尤其是在軍事實力上已經出現了嚴重的失衡。在這種情況下,假如蔡英文當局還有一點自知之明的話,那他們就既不應該在政治上搞「台獨」挑釁大陸,更不應該在軍事上挑釁大陸。然而,繼近年來明確宣佈不承認“九二共識”之後,蔡英文當局又修改規則準備以“自衛反擊戰”的名義向大陸發出「第一擊」,也就是蔡英文當局不僅在政治上挑釁大陸,而且擺出了要在軍事上主動攻擊的姿態。這顯然是在拿自己這枚雞蛋往大陸的石頭上撞,是在主動找死。我想,大凡稍微有點理性的人,都不可能做出如此瘋狂的決定。

同時我們知道,軍事是政治的延伸,戰略決定戰術。兩岸開戰的前提條件,首先是政治上出現了無法挽回的局面。這也是大陸反覆重申,只有出現了「台獨」才會導致兩岸戰爭的原因。然而,讓人看不懂的是,蔡英文當局這次修改相關規則賦予台軍對大陸軍隊發動「第一擊」的權力,卻有可能因為純粹的軍事動作,而不是政治上的重大事變,而誘發兩岸終極一戰,並導致台海局勢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這就是典型的軍事決定政治,戰術決定戰略的行為,是屬於非常不明智的“因小失大”。

直新聞:那你認為,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蔡英文當局修改相關規則賦予台軍向大陸軍隊發出「第一擊」的權力呢?

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這的確是一個非常重大而又非常突然非常危險的轉變。

我認為,台軍的這一轉變,不排除跟最近幾天在台海上空發生的一些突然事態有關。根19號那一天,在解放軍戰機越過所謂「海峽中線」之後,台空軍的兩架“經國號”戰機緊急起飛準備驅離解放軍戰機,但是卻意外地遭到了解放軍六架戰機的包夾。或許這一事件,對台軍與蔡英文當局產生了極大的心理刺激作用,以至於他們做出了這種非理性的決定。

除此之外,我認為,更為可能的理由是,面對解放軍一連三日越過所謂「海峽中線」並飛入台“防空識別區”的行為,蔡英文當局既感到了無可奈何又感到了恐懼,他們原定的包括發現、識別、攔截、警告在內的手段,根本就不可能阻止解放軍的行為。正是在這種情況下,為了守住所謂的「海峽中線」與“防空識別區”,台軍修改了規則賦予了前線將士發出「第一擊」的權力,其目的,就是要嚇阻解放軍戰機“不要再來”。但是,所謂的「海峽中線」與“防空識別區”不僅是美國與台灣單方面劃定的,而且從法律上來講,這些都是可以自由航行的空域,假如台軍僅就此判斷解放軍戰機是“明顯的敵對行為”,並因此而發出「第一擊」,那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都是站不住腳的。同時,它也說明,面對解放軍戰機頻頻穿越所謂“台海中線”的行為,蔡英文當局已經失去了應有的戰略定力。

另外還有一點值得注意的是,鑒於台軍與美軍事實上的密切關係,我認為,蔡英文當局的這一舉動,極有可能是跟美方溝通過的,甚至是得到了美方的支持與縱容的。假如是這樣一種情況,那就意味著特朗普本人為了拉抬自己的選情,可能真的想在台海問題上搞點事。

相關新聞

蔡英文放話「將與美國建交」 專家:逼大陸開第一槍

創辦人張忠謀也在其中。對此,島內經濟學家吳嘉隆今日凌晨連發2篇文,除了分析晚宴合照,還將後續所有事情連起來,並拆解蔡英文一句「台灣有決心踏出關鍵的一步」,他驚覺“美國正在設法逼中國大陸開第一槍”。

的創辦人張忠謀在合照的時候,張忠謀居然站在蔡英文跟柯拉克的中間;另一個是蔡英文說「台灣有決心踏出關鍵的一步」。

吳嘉隆又在21日凌晨臉書發文表示,「我還在思考蔡英文的那句充滿了懸疑的話,台灣有決心踏出關鍵的一步,背後可能涉及的場景到底是什麼?」他發現柯拉克在19日離開台灣之後,台當局“駐美代表”蕭美琴在20日就把她的推特頭銜更改為“台灣駐美大使”。

對於台美所謂「建交」話題,台灣中興大學袁鶴齡曾示警,台灣則要承受美打破一中政策,所產生的台海熱戰風險,台灣與美「建交」未必有利。

除了戰爭風險,美國也要考量到經濟上是否可以承受與中國大陸全面脫鉤,袁鶴齡指出,畢竟大陸目前已是全球第二經濟體,尤其在美國近年奉行單邊主義的情況下,中國正逐漸取得國際經貿合作的話語權,假如美中之間因為台美「建交」而決裂,美國的經濟表現,很可能因此受到劇烈衝擊,美國是否甘於顧此失彼?上述種種情境,都會影響美國政府面對台美「建交」倡議所做的決策。

台民間人士:若台海有戰事 台灣40歲以上男性躲不了

要保命,沒權沒勢走不了,男性仍難逃徵兵命運,年輕人要知道得知戰爭前一刻才會真的改變想法、金馬可能直接宣佈回歸,澎湖最危險。

「戰爭狂想曲—預告武統紀事」研討工作坊20日於高雄前鎮飛訊企業服務站召開,由台灣工黨邀請民間人士參與討論,交換意見討論若台海發生衝突或戰爭時可能發生與需面對的情況,提醒社會注意認真思考戰爭的可能性。該研討工作坊11日曾由海軍軍官校友會主辦召開,不同上次邀請退休將領軍官,這次參加對象換成民間人士。

工作坊模式仍依循英國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議事規則(Chatham House Rule)進行,開放媒體採訪但不透露發言者的身份。

與會者包含退役海軍上校許綿延、台灣工黨主席晏揚清、中華炎黃文創教育經貿社團協會理事長魏國偉、高雄執業律師洪條根、中華全球華僑總會總會長李鎔任、中國時報退休記者曾俊彰、台灣地方產業發展協會理事長黃愈豐、台灣婦女聯合會理事長湯金華、高雄市經貿發展協會總幹事蔣權瀚、台灣工黨前主席謝正一、及數名旁聽者共17人。

對軍事有研究的與會人士表示,一旦戰爭就會先停電停水,且不知道會停多久,可能3天或一個月?且不知道政府發佈什麼資訊,人民會有心理恐慌,社會產生混亂,也可能會有暴動,怎麼維持人身、財產安全很重要,菜市場都不開了,房地產暴跌,等飛機、船艦被擊沉後,就會開始打城鎮戰,若按照漢光演習預計動員20萬人的話,60歲到50歲之間都有可能再次被動員,台灣40歲以上男性躲得了嗎?

這時能活下去最重要,其他東西都不重要了。現在軍演都在演練怎麼封鎖台灣,且大陸有航母殺手東風導彈,美國航母進不了第二島鏈,不用一個月台灣就天下大亂了。

有經歷過1996年台海危機的與會者表示,20多年前的台海危機,怕的是那些有錢的人,趕快移民、轉移資產、搭飛機到海外避難,一般民眾怕也沒有用,因為根本走不了,一樣無奈。

也有與會者認為,若知道會發生武統,金門、馬祖絕對沒事,不會再當台灣的堡壘,甚至可能還會宣佈回歸大陸,台灣要怎麼辦?屆時澎湖可能最危險。

往下看更多文章

謝鋒指對「台獨」沒妥協餘地 促美落實一中原則

2024年01月10日 08:37 最後更新:08:37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

謝鋒指出,台灣問題是中美關係中最重要最敏感的問題。「台獨」與台海和平水火不容,對於「台獨」分子,中國政府沒有妥協的餘地。美方應該以實際行動遵守一個中國原則和中美三個聯合公報規定,將美國領導人不支持「台獨」、不尋求把台灣問題作為遏制中國工具的表態落到實處,與中方一道維護台海和平穩定和中美關係大局。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中國駐美大使謝鋒應邀在卡特中心紀念中美建交45周年研討會上發表視像演講。中國駐美大使館網站圖片

在談到中美關係時,謝鋒指中美關係從來就是建立在承認彼此不同和尊重彼此核心利益的基礎上,分歧差異不應該成為阻隔中美交流合作的攔路虎。競爭應該是講規則的公平競爭,而不能是你死我活、零和博弈的惡性競爭,更不能以競爭為名剝奪他國正當發展權益。國家與國家的競爭應該是田徑賽,而不是拳擊賽。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