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3歲以下細路易誤食異物 6類致命物家長要留神

生活事

3歲以下細路易誤食異物 6類致命物家長要留神
生活事

生活事

3歲以下細路易誤食異物 6類致命物家長要留神

2020年10月09日 08:49

睇少一眼就會出事~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孩子在嬰幼兒階段,是由口和手去探索世界,家長要慎選玩具外,還要時刻觀察他們。台灣兒科醫生歐淑娟在社交專頁就日前發生1歲男童誤食彈彈波離世事件,列出幼兒6類致命物。

據台媒報道,台灣新竹有名20個月大男童,上月誤吞一個直徑4公分的彈彈波,呼吸困難導致窒息昏迷。送院搶救,生命仍然岌岌可危,男童堅持21天後因缺氧性腦病變,恐無法復原,家屬決定忍痛拔喉。

歐醫生表示,3歲以下的幼兒很容易因為誤食或意外發生憾事,照顧孩子真的是一刻都不能鬆懈。她提醒,家中的小東西,最好不要放在幼童身高可及的範圍內。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幼兒6類致命物

1.餐桌上桌巾

桌巾被孩子好奇/無意識往下一拉,把桌上的熱湯拉下打翻在身上造成大面積燙傷。

2. 地板上清潔劑

放在浴室地板上的清潔劑可能被孩子打開來往口中倒,造成口腔黏膜受損之外,食道腐蝕穿孔。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3.磁鐵珠

磁鐵珠確實好好玩,但孩子會玩到塞進嘴裏,吃下肚可造成十二指腸穿孔。

4. 感冒糖漿

感冒糖漿容易入口,孩子會自行打開雪櫃,把整瓶喝乾。

GETTY圖片

GETTY圖片

5. 彈珠、積木、玩具小汽車的零件

小朋友會將這些小物件「溫柔」塞入鼻孔裏、耳朵中,往往是他們感到疼痛害怕、大哭才被大人發現送醫。

6. 堅果

雖然堅果好吃好營養,但孩子邊吃邊玩會不小心嗆入氣管,沒人注意到。直到3個月後咳嗽不癒,才在住院時的電腦斷層掃描中檢查出來,為了取出罪魁禍首孩子必須接受全身麻醉、進開刀房用內視鏡取出異物。

以上全是歐醫生曾照顧過的病人,或是聽同儕描述過的真實個案,有些孩子能恢復如初,有些則留下一輩子的後遺症。她不厭其煩提醒家長,在照顧低齡幼兒的日常生活中,要做好防範,避免憾事重演。

營養師推介享用甜品的2大「最佳時間段」,可讓想吃甜品又擔心發胖人士進行合理放縱。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人們為紓壓進食甜品卻憂身體發胖

現時不少人會選擇飲奶茶食甜品的方式釋放生活帶來的巨大壓力。然而,這種紓壓方式對於想要保持身材或正在減肥的人來說卻十分苦惱,擔心甜品會導致發胖或影響減肥效果,因此選擇忍著不吃。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營養師推介吃甜品的2大最佳時機

對此,台灣知名營養師蕭瑋霖就分享了兩個吃甜品的最佳時間點,幫助那些想要享受甜食同時又擔心身材的人們,能夠在合適的時間合理地安排甜食,達到既享受生活又維持健康的平衡。

1.飯後食用

蕭瑋霖指出,人體感到飢餓的其中一個原因是血糖過低,如果在空腹時進食甜品,會造成血糖震盪大,血糖急劇上升引發大量胰島素分泌,若胰島素的分泌速度超過血糖上升的速度,胰島素會開始利用體內已有的血糖,從而導致所謂的「反應性低血糖」。這種低血糖會再次引發飢餓感,形成一個惡性循環,使得人們感到更加饑餓,然後攝入更多的甜品。因此,在飽腹的狀態下進食甜品,可以降低血糖劇烈波動,避免飢餓感循環,能夠控制食慾和食量。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2.運動後食用

蕭瑋霖推薦的第2個最佳時間點是運動後,只因在進食甜品後,甜品中的糖分和碳水化合物會在腸道中消化,導致血糖升高。這時,胰臟會分泌胰島素幫助將血糖轉運到脂肪細胞或肌肉中進行利用或存儲。由於合成脂肪的路徑相對較短,若在沒有運動的情況下吃甜品,且未創造熱量赤字,那麼這些糖分很可能被轉化為脂肪。

示意圖片

示意圖片

相對而言,運動後肌肉活躍,對碳水化合物的需求增加,此時進食碳水化合物,如甜品中的糖分會傾向於被肌肉吸收並利用,而非轉化為脂肪。這樣不僅有助於肌肉恢復,也避免了甜品轉化為體內脂肪的可能。因此,如果想吃甜品而又擔心增加脂肪負擔,建議在運動後進食甜品,這樣對身體的負擔會相對較小。


營養師建議合理攝取甜品以維持健康

不過,蕭瑋霖提醒,雖然這2個時間點可以讓吃甜品的負擔較小,但由於甜品多為精製糖,因此仍應控制其食用頻率和份量,以免影響減肥效果。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