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36年前圓夢入中大 朱嘉濠退而不休

社會事

36年前圓夢入中大 朱嘉濠退而不休
社會事

社會事

36年前圓夢入中大 朱嘉濠退而不休

2020年10月05日 10:36 最後更新:10:39

中大去年向近二百七十位員工頒發長期服務獎

「加入中文大學,可說是夢想成真。」在中大任教逾三十五年的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朱嘉濠,不管是進行海洋甲殼類生物的研究,還是促成生物科學院成立,備受敬重,於去年獲頒中大長期服務獎,剛退休的他,現以研究教授身分留校繼續研究;同樣獲頒長期服務獎的吳關美莉,主要負責管理理學院各座建築物,形容中大是個教職員及學生守望相助的「大家庭」。

中文大學。資料圖片

中文大學。資料圖片

朱嘉濠(左)是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認為加入中大是「夢想成真」。

朱嘉濠(左)是生命科學學院首任院長,認為加入中大是「夢想成真」。

新冠肺炎疫情令中大開學日等活動及課堂轉為網上進行,去年獲頒長期服務獎的生物科學院研究教授朱嘉濠,在中大服務已踏入第三十六個年頭,憶述一九八四年加入中大時,港府並不重視科研,促使他從美國回流的,除出任海洋生物學者外,亦因從小在吐露港出海抓蝦蟹時,遙望當時位於該址的中大海洋科學實驗室,便以此為目標,「可說是夢想成真。」

他致力進行生物科技及海洋生物學,尤其是甲殼類生物的研究,其中一項是破解蝦的基因組,經過二十多年收集數據,方於一年前成功找出所有基因組並且發表研究報告;而成功破解多種甲殼類生物種源,如寄居蟹是皇帝蟹的祖先等的進化關係,他形容是人生中最感滿足的研究。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去年獲頒長期服務獎

相比研究,朱嘉濠更喜歡執起教鞭,秉持着這份信念進行教學,多年來培訓二十位博士生及三十多位碩士生,大部分均繼續在國內外大學及機構從事教學及研究工作,他認為通過與學生的交流、相處,能從其提問和好奇中,尋找出更多有趣的研究課題,達至教學相長,「相較以往的學生,新學制學生更靈活、更樂於溝通,學習更主動,亦更關心社會。」

生命科學學院是由生物化學和生物學兩部門,於約十年前合併而成,有份促成此事的朱嘉濠是學院首任院長,回想當時約見所有受影響的教職員,整合他們的想法及顧慮,成功帶領大學在生物科學及科技的教學和研究取得長足發展,「當時生物及生化系研究及教學日漸相同,加上全球學府均有同樣傾向,合併亦是大勢所趨。」

中大去年向近二百七十位員工頒發長期服務獎,以表揚他們多年來的忠誠服務,獲獎的吳關美莉在中大工作逾三十五年,主要負責管理理學院各座建築物,包括中大地標「煲底」的中大科學館,她以過去在學生教授下學會使用電腦一事為例,認為大學最寶貴的「財產」,是會守望相助教職員及學生,是個溫馨的「大家庭」。

中大醫學院助理院長于君,獲選為中國醫藥最高榮譽、第24屆「吳階平—保羅.楊森醫學藥學獎」基礎醫學獎得主,以表彰她在消化道腫瘤發病機制和防治研究上的卓越成就和貢獻。

吳楊獎被譽為「中國醫藥最高榮譽」,今屆共有15名醫藥衞生範疇的專家獲獎,而于教授為榜上唯一來自本港學府的學者。

于君(中)。中大醫學院圖片

于君(中)。中大醫學院圖片

于君同時亦是卓敏內科及藥物治療學講座教授于君教授,她表示:「我很感謝吳楊獎的專家組和委員會,對我和我團隊在消化疾病的預防、診斷和治療研究工作予以肯定,授予我這個醫藥衞生領域最高榮譽。我們將繼續努力,發揮團隊優勢,並珍惜各方支持。基礎科研是推動醫學進步和發展必不可缺的因素。我和研究團隊經常埋首實驗室中進行嚴謹的基礎和轉化科研,致力為臨床醫學帶來貢獻。研究工作雖然艱苦,但我卻因為優秀的工作夥伴而享受這個艱辛的過程。」

除了身兼中國醫學科學院學部委員、歐洲科學院院士和香港科學院院士外,于教授亦是國家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她先後獲頒國內外重要學術獎項多達50餘個。她從事消化疾病研究30年,現為消化疾病研究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香港中文大學)及中大消化疾病研究所所長。她在揭示消化道腫瘤發病分子機制、闡明腸道微生態與腫瘤的關係、脂肪肝和相關肝癌機制、開發早期診斷標誌物和治療靶點等方面,均作出了重大貢獻。其自主專利研發的腸癌和胃癌早期診斷標誌物更獲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應用於臨床檢測。

于君。中大醫學院圖片

于君。中大醫學院圖片

吳階平—保羅•楊森醫學藥學獎是由國家科技部批准,經國家衞生健康委員會國際交流與合作中心利用社會資源,與西安楊森製藥有限公司於1994年共同設立,包括特殊貢獻獎,以及在基礎醫學領域、臨床醫學領域、藥學領域和公共衞生領域的獎項,旨在表彰和獎勵在醫藥衞生領域作出突出貢獻,以促進國家醫藥衞生發展的醫學或藥學學者。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