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校長指,有學生於開學後轉校。

今年學界正掀起退學潮,不止影響傳統名校,「音樂椅效應」下開始蔓延至其他地區名校,以及官津學校。有地區名校校長指,今學年不尋常地見到有學生於開學後轉校,連高中生也不例外,部分體藝優秀的學生獲「超級名校」招攬,與此同時,有國際學校於9月仍賣廣告宣傳招生,為生源流失敲響警號。學界憂慮,搶生源的效應將於兩三月後臨到第二組別學校,若學生轉校「向上流」的情況持續,不排除日後須考慮年中收錄插班生,形成惡性循環,影響下級學校。

教育局研究因應疫情分階段讓學生開學。

教育局研究因應疫情分階段讓學生開學。

新學年伊始,學生移民退學潮於9月開學後未止,除了直資、私立名校的生源流失,以地區名校為首的學界亦開始感受到「音樂椅效應」,有學生獲招攬轉讀傳統名校。學界不排除今學年全年都會有學生插班轉校,隨時因而於本地學校掀起新一波互相搶生源的混戰。

任職於港島英中的林校長(化名)指,今年截至9月底為止,全校已有逾10位學生退學,當中有人是移民外國,亦有運動員學生獲招攬轉校入讀「超級名校」,「我校學生入大學的比率高,正常很少學生會於高中轉校,但今年確實開始見到不尋常的退學情況。」他坦言,其學生的退學情況對開班數目未有即時影響,惟學界群組有不少校長皆為生源流失「嗌晒救命」。

本港不少家長憧憬子女入讀傳統名校。

本港不少家長憧憬子女入讀傳統名校。

直資、私立名校於學生移民退學潮首當其衝,林校長不諱言,以往「超級名校」慣常於7、8月完成插班取錄程序,較少在9月仍對地區名校「出手」,但今年部分學校仍繼續招收學生填補學額,他認為,直資學校收生安排較彈性,故預料有全年持續招收插班生的情況出現,「退學潮效應可能比適齡學童數目下跌的問題更嚴重,但學生數目不會突然增加,最終搶來搶去都是同一批人。」

「音樂椅效應」率先影響到第一組別官津學校,第二組別學校也將捲入第二波浪潮。順德聯誼總會胡兆熾中學所在的九龍城區校網有不少傳統名校,該校校長廖萬里表示,從今年中一新生註冊情況已感受到學生向更高組別學校上流,相信除因學生移民,也跟名校向其他組別學校招收插班生有一定關係,「以往只有約3人不前來註冊,但今年有十幾個學生沒來。」

有國際學校於9月仍賣廣告宣傳招生,為生源流失敲響警號。資料圖片

有國際學校於9月仍賣廣告宣傳招生,為生源流失敲響警號。資料圖片

廖萬里目前仍可接受其中學的生源流失情況,但兩三個月後須再審視此波學生「向上流」的浪潮對第二組別學校的影響,他又關注家長可能出現羊群心理,隨時有更多人打算投奔名校空缺,報讀更高組別的學校。與此同時,其校直至9月底仍有學生「叩門」希望插班,假若整體退學情況漸趨嚴重,他不排除同樣有需要考慮加收插班生,「過往開學後不常再收生,但所有學校始終要顧及學生數目問題,難免會為了填補空缺而形成惡性循環。」

事實上,名校生源下跌的影響有迹可尋。香港教育工作者聯會副主席鄧飛留意到,有國際學校直到9月依然持續刊登宣傳廣告,做法並不尋常,學界必須正視背後帶來的連鎖反應,「非名校的官津生源被挖走,家長學生用腳投票,加上北區、荃灣及葵青區同時受到跨境生、本地生退學潮夾擊,情況更令人擔憂。」他又指,慣常學界於派位時期有君子協議不多收「叩門」學生,但開學後就毋須依從協調機制,增加學生流動機會。

鄧飛認為,非名校為填補生源將衍生中五六生轉校潮。資料圖片

鄧飛認為,非名校為填補生源將衍生中五六生轉校潮。資料圖片

鄧飛認為,非名校為填補生源將衍生中五六生轉校潮,「以前學生到這個階段已經做完校本評核,書簿都全部買齊,不會有人轉校,但未來的收生趨勢已經『無譜』,大家不理學生的能力組別,起碼要想辦法『填氹』先。」他續說,學界明年三月會再統計全校學生人數,數目處於臨界點的學校會較緊張,若校內的生源情況有更大變化,將影響校方日後所獲發津貼。另有不願具名的校長指,成績稍遜的學生始終會留在第三組別學校,料第二組別學校當前面臨的危機最大。

學界相信,今次生源流失所引致的音學椅效應將延續數年,並可能造成學生能力錯配問題。惟鄧飛認為,學校角色被動,難有特別應對方案,尤其是學生持續流失的前提下,任何措施的實際作用都不大,「不論學校計畫開辦IB(國際文憑)課程或催谷DSE(文憑試)成績,或為學校增加校本特色,試圖以課外活動突圍都未必有效。」

長遠而言,有校長憂慮這波浪潮最壞情況是導致縮班殺校。鄧飛不諱言,向學界進行相關調查時,部分校長反映流失十位學生已相當「肉赤」,如教育局冀穩住現有數目的國際學校、私立學校或官津學校的體制,必須想辦法協助校方捱過生源不穩的時期,同時也須重建家長對本港教育質素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