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那個能者可以解決香港土地問題?

博客文章

那個能者可以解決香港土地問題?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那個能者可以解決香港土地問題?

2020年10月28日 19:18 最後更新:20:05

香港的問題千頭萬緒,其中一個是土地問題。內地博主「靖海侯」痛批香港不解決自己的問題,包括建制派,只懂得向中央伸手。

這的確刺中香港的痛處。人總是好逸惡勞,喜歡捨難取易。香港問題叫中央解決是最容易做的方法,要自行解決,真是想起來已覺困難。

「靖海侯」列舉數字說話,指香港土地面積1100平方公里,已開發建設的有270平方公里,只佔總面積的24.3%,換言之,有75.7%的土地並未開發,而房屋用地只佔6.9%。另外,香港4400公頃的農地當中,有上千公頃為4大地產商持有,一直處於閒置、荒廢狀態。「靖海侯」總結了香港的土地問題,有75%的土地沒有用,當中有很多都是郊野公園用地。

香港共有24個郊野公園等,佔地443平方公里,佔了香港總面積40.3%,完全沒有開發。而已開發土地當中,大片未使用的農地都掌握在發展商手中。有人無屋住,有地沒有用。

回歸之後,在發展商的推動支持、在環保團體力爭之下,推出大量與環保有關的法例,再加上政制開放,添加了重重諮詢關卡,再加上司法覆核的陰影籠罩,令到香港開發土地、興建房屋的時間以倍數上升,甚至已經去到令人想起便頭痛、覺得沒有可能做得到的地步。要快速解決香港的住屋問題,只能夠要求內地「飛地」。到了今天,內地的輿論就像那個走到穿了「新衣」的皇帝面前的孩子,說:「你沒有穿衣服!」令香港無地自容。

香港要找到大片土地,並不能向看似為數不少的新界棕地著手,因為很多棕地正用作香港工業和服務業的後勤用途,要解拆遷轉移的問題,極之頭痛。要找到大片土地,其實不外乎兩個方向,就是大幅填海和開發郊野公園用地。現時的明日大嶼填海計劃,在輿論的反對下,規模已大幅萎縮,由最初講的3000公頃,到提建議時的1700公頃,再到付諸行動只有1000公頃。尤有甚者,時至今日,連前期研究顧問費用的撥款申請,仍未批出。

至於開發郊野公園土地,政府過去亦曾嘗試,在梁振英做特首的年代,曾通過叫房協研究兩幅位於大欖和水泉澳邨郊野公園邊陲各約20公頃土地,如何興建房屋。但到了現屆特首林鄭上場之後,成立一個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最後該小組把使用郊野公園邊陲用地興建房屋的建議剔除,原因是市民不喜歡,因為不環保。來自工程界的立法會工務小組主席盧偉國曾與發展局局長黃偉綸開會談論此事時,拍枱罵政府糊糊塗塗地把40公頃土地興建房屋的建議的剔除,認為政府犯了重大錯誤。

過去,政府不斷地在「民意」之下屈服,令到各種各樣可以找到興建房屋的土地的建議胎死腹中。而現屆政府成立的土地供應專責小組,搞了一場大龍鳳,據說其唯一的目的是要告訴公眾: 「政府沒有能力找到土地。」聽起來像是一個充滿黑色幽默的笑話。

現時擺在香港面前的只有兩條路徑,一條是希望內地「飛地」,幫香港解決房屋不足的問題,當然,如果中央不同意,就變成此路不通;另一路徑是在香港找到數千公頃的覓地方案,披荊斬棘,快速開發土地。填海和開發郊野公園是兩個主要方向,以郊野公園土地為例,不宜小打小鬧只找小片土地,要向大嶼山比港島更大的地方打主意。

按過去的思維,直接使用郊野公園土地,絕對是一個離經叛道的事情,簡直想也不用想。但如果能夠跳出這個舊思維框框,正如我昨日提到的,有人建議「A」政策,但搞了23年都行不通,可能要改用「非A」的思維,不止要想大幅填海或者大量開發郊野公園用地,而是要想用這些土地能否在5、7年之後就有大量房屋供應,按過去的填海計劃,20年才可以上樓,政府也換幾屆了。

全國政協副主席梁振英接受《巴士的報》訪問時說,香港需要改革和整頓,特別是開發土地的時間要大大縮短,看來CY是得風氣之先。

香港有很多人爭做特首,爭到打崩頭。如果阿爺要用全新的方法管治香港,要香港大刀闊斧解決自己的問題,就要看看這些想做特首的人,究竟可以提出什麼橫空出世的鴻圖大計,排除萬難,在5年之內,令到大批辛苦輪候公屋和等極都等不到買私樓的香港人,可以上到樓了。習主席話,要形成「能者上,優者獎,庸者下,劣者汰」的正確導向。那個能者不向中央伸手,可以解決香港的土地問題?

盧永雄

往下看更多文章

美元風暴又來了

2024年04月17日 19:12 最後更新:19:25

美國半世紀前的財長康納利曾有名言:「美元是我們的貨幣,卻是你們的麻煩。」這兩句話如今又成為亞洲新興市場的金句。

本星期二(4月16日),亞洲貨幣面對強勢美元重壓,出現一場全面風暴。當日1美元兌日圓最高觸及154.6,是1990年以來新高。美元兌韓圜當日一度升穿1400大關,是去年11月以來首次。美元兌印度盧比匯價,亦一度觸及83.535,創了歷史新高。不過論跌幅,當日跌得最多的是印尼盾,兌美元重挫2%,跌至4年以來低位。印尼盾今年已累計貶值5%,而泰銖兌美元更加貶值6%,這兩隻貨幣成為亞洲地區表現最差的難兄難弟。

當日人民幣和港元的表現,已經不太差了。美元兌人民幣近日徘徊在7.2365左右的水平,相對於去年9月的美元高位7.3420,人民幣尚未試到去年9月的低位,表現已經優於很多亞洲其他貨幣,相信和中國第一季經濟增長5.3%、經濟增長較強有關。港元匯價亦都差不多,1美元兌7.83港元,還未到去年8月7.85的低位。不過要小心港元今年以內一直緩慢回軟當中,從年初的7.81, 一直慢慢軟至7.83,如果再到下試7.85的下限,金管局就要再入巿干預,沽美元買港元。

這一輪亞洲貨幣急跌,背後是美元暴漲。自4月10日美國公佈3月CPI同比上升3.5%比預期高以來,反映美元兌6隻主要貨幣匯價的美元指數快速爬升,連環突破105和106的關口,周二升上106.13的水平。就在這個背景之下,亞洲貨幣大跌。

美元急升有兩個因素:

第一、亦是最基礎因素,是因為聯儲局減息的機率快速下降。由於美國通脹未受控制,市場由原預計聯儲局將會由6月開始減息,現在預計推遲到7月甚至9月才開始減息。在通脹數據公布前,交易數據顯示市場原預計聯儲局由6月開始減息,年底前累計減息0.65厘。現在不單會推遲減息,而且累計減息幅度只有0.42厘,以每次減息0.25厘為計,即是會減息不足兩次。

現在人們開始懷疑,美國是否有減息空間,因而觸發美國國債巿場利率急速爬升。現在美國1月期的國債息率升至5.4厘,1年期升至5.199厘,10年期升至4.672厘。以10年債息為例,德國10年債息只有2.485厘,即是美國相對於德國,有接近2.2厘的息差。高息吸引資金大幅流入美國市場。

第二個因素是中東局勢惡化。由以色列轟炸在敘利亞的伊朗大使館建築物開始,伊朗在本周發動大規模導彈還擊,地緣政治局勢緊張,避險情緒升溫,亦都令資金流入美元。雖然美國有債務過高的危機,但是在減息前景迷惘的前提下,觸發一場美元急升的風暴。外界估計美元短期內將會繼續走強,以兌日圓為例,如果不作干預可能會到達160的水平,但估計日本央行可能在155的水平就會干預。

這波美息和美元上升風暴,對香港亦有衝擊。本地減息的機會下降,會令到經濟和投資市場有更大的壓力,其中一個效應是,縮短樓巿在全面撤辣後的反彈期。

盧永雄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