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公營機構試用計劃批63個項目 資助額逾1億200萬元

社會事

公營機構試用計劃批63個項目 資助額逾1億200萬元
社會事

社會事

公營機構試用計劃批63個項目 資助額逾1億200萬元

2020年10月30日 20:17 最後更新:20:27

研發成果已陸續在本地公營機構開始試用

創新科技署發言人今日表示,為應對疫情而推出的「公營機構試用計劃」項目特別徵集,相關審批工作已經完成,共63個項目獲批,總資助額逾1億200萬元,研發成果已陸續在本地公營機構開始試用。

更多相片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研發的免觸式電梯控制面板。政府新聞處

研發成果已陸續在本地公營機構開始試用

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研發的「集中式納米氣泡表面清潔消毒系統」。政府新聞處

項目特別徵集於今年3月9日至4月10日推出,以支持防控疫情的產品開發和科技應用,期間收到332宗申請,反應熱烈。63個獲批項目分別來自本地大學、研發中心、指定本地公營科研機構和在香港進行研發活動的科技公司,涉及多個與防疫及抗疫相關的類別,包括冠狀病毒診斷或檢測方法、口罩及其他防護裝備、消毒設備及用品、體溫探測設備和病毒傳播追蹤設備等。

睿致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高效抗病毒牆面漆。政府新聞處

發言人説,本地公營機構十分支持今次項目徵集,獲批項目涉及在57個公營機構試用。該署會繼續跟進項目進度,以期相關科研成果可盡快實踐和商品化,發揮協助社會抗疫的功用。

Swanland.AI Limited研發的智能空氣淨化多功能系統在三間本地學校試用。政府新聞處

鳳溪護理安老院是其中一個參與試用的公營機構,其試用的項目是由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研發的「集中式納米氣泡表面清潔消毒系統」。該套系統將臭氧轉化成納米氣泡,而載有臭氧納米氣泡的水可以用作清潔消毒,減低細菌和病毒傳播。

路邦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戶外消毒機械人。政府新聞處

香港大學亦是參與試用的公營機構之一,其試用的項目包括由英諾診斷有限公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診斷試劑。該科技公司期望透過該種在短時間内能得知測試結果的診斷試劑,協助醫療機構和檢測實驗室等進行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測試。

香港城市大學研發的快速保護系統以可透氣防護物料製作。政府新聞處

香港城市大學研發的快速保護系統以可透氣防護物料製作。政府新聞處

英諾診斷有限公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診斷試劑。政府新聞處

英諾診斷有限公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診斷試劑。政府新聞處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研發的免觸式電梯控制面板。政府新聞處

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研發的免觸式電梯控制面板。政府新聞處

項目特別徵集於今年3月9日至4月10日推出,以支持防控疫情的產品開發和科技應用,期間收到332宗申請,反應熱烈。63個獲批項目分別來自本地大學、研發中心、指定本地公營科研機構和在香港進行研發活動的科技公司,涉及多個與防疫及抗疫相關的類別,包括冠狀病毒診斷或檢測方法、口罩及其他防護裝備、消毒設備及用品、體溫探測設備和病毒傳播追蹤設備等。

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研發的「集中式納米氣泡表面清潔消毒系統」。政府新聞處

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研發的「集中式納米氣泡表面清潔消毒系統」。政府新聞處

發言人説,本地公營機構十分支持今次項目徵集,獲批項目涉及在57個公營機構試用。該署會繼續跟進項目進度,以期相關科研成果可盡快實踐和商品化,發揮協助社會抗疫的功用。

睿致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高效抗病毒牆面漆。政府新聞處

睿致科技有限公司研發高效抗病毒牆面漆。政府新聞處

鳳溪護理安老院是其中一個參與試用的公營機構,其試用的項目是由納米及先進材料研發院研發的「集中式納米氣泡表面清潔消毒系統」。該套系統將臭氧轉化成納米氣泡,而載有臭氧納米氣泡的水可以用作清潔消毒,減低細菌和病毒傳播。

Swanland.AI Limited研發的智能空氣淨化多功能系統在三間本地學校試用。政府新聞處

Swanland.AI Limited研發的智能空氣淨化多功能系統在三間本地學校試用。政府新聞處

香港大學亦是參與試用的公營機構之一,其試用的項目包括由英諾診斷有限公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診斷試劑。該科技公司期望透過該種在短時間内能得知測試結果的診斷試劑,協助醫療機構和檢測實驗室等進行新型冠狀病毒快速測試。

路邦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戶外消毒機械人。政府新聞處

路邦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戶外消毒機械人。政府新聞處

香港城市大學研發的快速保護系統以可透氣防護物料製作。政府新聞處

香港城市大學研發的快速保護系統以可透氣防護物料製作。政府新聞處

英諾診斷有限公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診斷試劑。政府新聞處

英諾診斷有限公司研發的新型冠狀病毒診斷試劑。政府新聞處

此外,香港大學護理學院參與香港城市大學的快速保護系統試用項目。該系統以可透氣防護物料製作,旨在防止病毒透過空氣在醫院內傳播,減低醫護人員和病人交叉感染的機會。

往下看更多文章

政府資助設智能生產線 啤酒廠指產量可提升至原來的6倍

2023年04月21日 09:00 最後更新:13:19

近年政府大力推動「香港製造」再工業化腳步,為向「再工業化」注入更大動力,政府在2年多前向創新及科技基金注資20億元,以推行新的「再工業化資助計畫」,資助生產商在香港設立智能生產線,最高資助額達項目總支出的三分之一或以1,500萬元為上限。計畫自推出以來,至今已有幾個項目落地。有參與該計畫的啤酒廠與政府合作,共耗資800萬元引入智能生產線,在減少20%原材料的情況下,釀造的容量可提升至原來的3倍,產量最高更可提升至原來的6倍。該廠表示,現時項目已進入科研數據觀察期,對前景充滿信心。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再工業化資助計畫」是以1(政府)比2(公司)的配對形式,由政府資助生產商在港設立智能生產線。截止上月中,計畫委員會共收到49宗申請。已評審45宗,並同意支持30宗涉及50條智能生產線的申請,涉及食品製造及加工、醫療器材、建造材料、生物科技、納米纖維材料、製藥(包括中藥)、器材配件、紡織及製衣、電子和衞星製造等行業,總資助額超過2.7億元,而企業配對資金約為7.3億港元。但其中有8宗在獲得支持後,因生產者經營環境及公司自身規畫轉變而自行撤回申請。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獲政府資助約270萬並已投入智能生產線的香港啤酒公司,業務是向酒店、餐廳、超市及酒吧供應精釀啤酒,本身投入資金約550萬元。智能生產線設於公司位於柴灣的4200呎廠房中,涵蓋優化釀酒過程,發酵參數,精簡包裝等,目前已投入運作近8個月。該公司總經理馬藝嘉表示,正利用智能生產線搜集更多工業數據,以進一步完善成品,提升質量,其後更會加大產量。

該公司專業釀酒師杜景琛表示,目前在啤酒發酵過程中最需要解決的技術難題之一,是如何能實現精確的智能化和自動化控制。若有一個環節出差,成品的口感會截然不同。在未有智能生產線前,釀酒師須在7至14天的釀酒過程中手動調節和記錄數據,但手動和目測始終難以實現精準地分析成品、以及檢討中間環節的控制。而酒液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二氧化碳和令溫度上升,如不及時進行減壓和溫度調節控制,會導致啤酒口感受影響,甚至發酵失敗。

創科署推工業化資助計劃,左起:創科署助理署長(資助計劃)黃文忠、前署長潘婷婷、香港啤酒公司專業釀酒師杜景琛及總經理馬藝嘉。

創科署推工業化資助計劃,左起:創科署助理署長(資助計劃)黃文忠、前署長潘婷婷、香港啤酒公司專業釀酒師杜景琛及總經理馬藝嘉。

他續說,引入智能生產線後,釀酒師現可通過電腦控制溫度、氣壓,發酵過程亦可通過屏幕隨時隨地監測和收集數據。現時更可時刻在手機或電腦上看到生產情況,之後亦可重溫和檢討工作中的失誤,大大提高生產效率和質量。他又提到,之前該公司有8名釀酒師,智能生產線啟用後,人數不減反升,共19人,主要是需增聘一些專門科技人員,協助分析和檢查釀酒前中後期間數據。

談及引入智能生產線的困難,杜景琛説,項目開展初期正值疫情,外籍工程師未能到現場指導自動化設備,故在進行遠程指導的初期有一定技術困難,但現已克服。馬藝嘉就提醒有同樣需求的生產者可規畫好發展目標,對自己的產品有信心,並與創科署積極溝通以解決技術和創新的問題,自有更有成功機會。

創科署推工業化資助計劃,左起:香港啤酒公司總經理馬藝嘉、專業釀酒師杜景琛及創科署前署長潘婷婷。

創科署推工業化資助計劃,左起:香港啤酒公司總經理馬藝嘉、專業釀酒師杜景琛及創科署前署長潘婷婷。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