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鍾翰林被捕後 爸爸取消whatsapp帳戶斷聯繫 鍾:「畢竟我是兒子,我很驚訝。」

博客文章

鍾翰林被捕後 爸爸取消whatsapp帳戶斷聯繫  鍾:「畢竟我是兒子,我很驚訝。」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鍾翰林被捕後 爸爸取消whatsapp帳戶斷聯繫 鍾:「畢竟我是兒子,我很驚訝。」

2020年11月02日 13:20 最後更新:13:55

前「學生動源」召集人青年鍾翰林去美國總領事館尋求政治疪護前再度被捕,被控觸犯《港區國安法》等罪名,如今還柙候番。他被捕前曾接受英國BBC訪問,話自己已經和家人失聯。

BBC訪問鍾翰林。

BBC訪問鍾翰林。

從BBC的訪問中,可以看到鍾翰林走上港獨之路的軌跡,他是跟「勇武派」示威起家。

19歲的鍾翰林曾經是「港獨」組織「學生動源」召集人,他13、14歲初中時投身社會運動,自稱「勇武派」,主張以激進的手段進行抗議,當年主要參與反對「水貨客」或新移民等抗議活動。

2016年,他自立門戶,成立「學生動源」,以實現香港獨立為目標,當年曾經聯同其他獨派組織,在多間學校門外派發「港獨」傳單,遭港府強烈批評。

「反修例運動」在去年6月爆發以來,鍾翰林的人生和政治主張產生了急劇的變化,他開始輟學抗爭。「港獨派」過往一直在反對派之中是被邊緣化的派系,但「反修例運動」爆發後,「港獨」聲勢壯大,街頭支持「港獨」或「香港建國」的口號,出現的頻率急增。

但在港區《國安法》落實前一天,香港多個這類組織紛紛宣佈解散,其中一些政治人物流亡海外。當時也有人強烈建議鍾翰林去海外,但他選擇留下來,解散了「學生動源」,只留下海外分部運作。

7月底,香港警方拘捕前「學生動源」4名成員,鍾翰林被指「煽動分裂國家」。案件涉及一個港區《國安法》後成立的「創制獨立黨」,與前學生動源成員有關,聲言支持「港獨」和「以不設任何底線的抗爭模式驅逐中國殖民者」。警方稱,涉及的團伙在社交平台宣佈成立主張「港獨」的組織,其綱領指出「建立香港共和國、不設底線鬥爭、團結香港所有獨立派進行行動」,相關人士宣言煽動其他人加入他們的行列,構成煽動罪行。

鍾翰林。

鍾翰林。

鍾翰林在10月中接受BBC中文訪問時稱不方便詳細回應自己的案件,「他們指控我在7月中前,以學生動源美國分部和創制獨立黨在社交網站煽動分裂國家,我在律師陪同下,已留了口供,沒就警方指控作出任何辯解。」

港獨派由去年風頭大盛,到如今灰飛煙滅,也只是一年光景。鍾翰林也由天堂跌到地獄。

鍾翰林自小父母離異,一直與祖父居住,自從參與政治活動後,他怕連累家人而選擇更加疏遠家人。到他因為《港區國安法》被捕後,父親那面的家人與他斷絕聯繫。

他說: 「保釋以後,我嘗試打給爸爸、祖父,但一直都聯繫不上,他們的WhatsApp也取消了帳戶,與爸爸那一面的家人失去聯絡,不知他們身在何方。我是和父親那邊的家人政治主張非常不一樣,但我也是有點驚訝,畢竟我是他兒子,我保釋出來後,他從沒致電關心我,好像人間蒸發般,每個父母在子女被捕後,無論政見多不一樣,也會去慰問一下,這是我感到比較意外,但我也沒有太傷感。」

據鍾翰林瞭解,原本與祖父同住的住所內所有與「港獨」相關的宣傳品、旗幟等等,已被家人銷毀。

由於無法聯繫家人,他現在(最近再被捕前)與其他抗議者同住,沒有工作,靠一些支持者向他提供少量金錢應付生活。去年,他為了投入抗議活動而輟學,但如今官司纏身,除了《港區國安法》案件外,他也捲入另一宗毀壞國旗案件,他沒有計劃去報讀一個相信無法完成的課程。

今年2、3月開始,香港爆發新冠疫情,抗議活動明顯轉冷,但鍾翰林認為,疫情不是令運動漸漸淡下來的主要因素,更大原因是香港人選擇離開運動。

他因《國安法》被捕後情緒陷入谷底,出現長時間失眠,「24小時也睡不著,不吃東西、不見人」,難以集中精神,他大幅度減少接受媒體訪問,現在他要定期看醫生,服用抗抑鬱藥物,情況才逐漸好轉。

很多鍾翰林的「手足」早已和他分道揚鑣,如今他第二次因為涉嫌《港區國安法》被捕,面對很嚴重的罪名。

堅持做勇武,搞港獨,要付出很高的代價。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特首政策組外判研究多數公開 高人:多做研究比拍腦袋決策好

2024年04月16日 21:50 最後更新:22:35

立法會今天(4月16日)召開的財委會特別會議,會上選委會界別議員江玉歡及工聯會梁子穎均關注,特首政策組進行的研究不對外公開的做法,認為並非所有報告都不能公開,除了一些敏感話題報告外的成果理應公開,對香港市民或企業也有幫助。江玉歡又指,一些研究如旅遊巴泊位的研究用了90多萬元去做報告,做完研究但仍有旅遊巴擾民的問題。

高人話,外界或許有點誤解,以為特首政策組的研究都是保密的,其實並非如此。特首政策組一年外判的研究費用2000多萬元,當中很多研究是公開的。他們選題時也有和政策局溝通,確保做出來的研究政策局能用得著。

高人形容,政府決策前多做研究,了解情況,然後才作出決定,比拍腦袋決策科學得多。但事實上不能說做了一個旅遊巴泊位研究就馬上可以解決相關問題,但做了研究可以讓政策局有更多數據和科學分析,以供參照。

他說,特首政策組有部分研究不公開,涉及費用大約1000多萬,包括就不同問題做的民調,以及其他合約研究,保密的研究有兩大類,主要是和施政報告相關的前期研究,以及就政府內部醖釀中的政策作研究,例如了解外界有無其他可行的政策選項,或者作為「紅隊」,挑戰現有構思中的政策,找出其中漏洞。由於這些研究和政府即將推出的政策緊密關連,故有保密的需要。

高人分析,特首政策組的預算和過去差不多,但本屆政府謀劃的新項目很多,涉及眾多未來的規劃,以有限資源完成更多工作,協助政府作科學決策,殊非易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