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業界過去多月一直「零出團」。

政府早前已明言不會推出第三輪保就業計畫,旅遊業界過往多月一直「零出團」,近期多家大型旅行社均安排員工停薪留職。業界用盡方法試圖擺脫困境,惜事與願違。《星島日報》專訪本港多家旅行社管理層,剖析行業困局。有業界明言,中港澳尚未互通,難藉本地遊推廣出境遊,夥拍新加坡推旅遊氣泡短期內亦無助復甦,早前嘗試轉型網購生意,收入也相當有限。行內人慨歎,出入境團及票務銷售因未能通關而停擺,疫情反覆使其預算大失,旅行社雖想盡力保住員工,惟政府補助完結後,必然會陷入結業或裁員的兩難。

金怡。

金怡。

中旅社的出入境團史無前例陷入零生意,票務銷售又被拖停,其副董事長姚栢良有感,疫情反覆讓業界難作預備,更歎連內地或澳門旅遊都未能成行。

疫情令本港周圍海陸空關口加上重重阻滯,姚栢良表示,從未試過澳門船票、中港直通巴、高鐵車票都無法可賣,出入境團等多元化業務都已暫停,「這對任何旅行社而言都是史無前例的災難。」讓他倍覺無奈的原因,也跟疫情反覆,港府宣布會推出的健康碼始終未能上馬有關,早前計畫好的復活節或暑假檔期旅行團又未能出發,情況如同「狼來了」般令人氣餒。

身兼香港旅行社解困大聯盟召集人的姚栢良早於四月時曾提出,港澳特區首先開放互通,惟本港再爆發第三波疫情令安排受阻。至於內地團,內地疫情已受控,港人對北上出行較有信心,目前只在健康碼方面「卡關」。觀乎澳門九月開放內地自由行,但至今未放寬澳門出境團,他相信中港雙向組團仍是未知之數。

出境旅行團自今年三月完全停擺,香港外遊旅行團代理商協會主席蘇子楊坦言,現時旅行社僱主已無路可選,「只能在結業或裁員中,二揀其一。」

縱使本港與新加坡共建旅遊氣泡,惟蘇子楊指,本港與鄰近的澳門及廣東省尚未互通,將減低新加坡人來港旅遊的信心,加上檢測費及機票成本上漲,旅遊氣泡對吸引當地人來港旅遊的作用有限。至於本地遊,他稱業界已嘗試轉型,並於6、7月已推行綠色旅遊,惟至今未獲取政府資助,加重經營壓力,「旅行社要做本地遊就要墊支,但墊支後政府又遲遲未批錢。」

蘇子楊不諱言,本地遊杯水車薪,無法成為旅遊業的長遠出路,其實專營出境團的旅行社在零收入下,早已向員工減薪及停薪,至今仍通關無期,保就業資助又即將完結,僱主亦無路可行,只能選擇裁員或直接結業。

本地遊為旅行社幫補部分收入,惟未減輕大型旅行社的營運壓力。

本地遊為旅行社幫補部分收入,惟未減輕大型旅行社的營運壓力。

疫情稍為緩和,近期本地團需求大增,東瀛遊早於03年沙士後已有此類行程,惟執行董事禤國全坦言,如今的盈利空間已大不如前,更難以乘勢帶動出境團。

「今年的疫症是我從事旅遊業以來,最大影響的一次。」禤國全指,過去多月東瀛遊一直努力嘗試穩住公司「鬥長命」,但今年疫症遠比沙士嚴重,即使政府放寬本地遊,但出行人數受到限制,導致每團成本壓力大增,難如當年般以88元包兩餐的一天遊、本地遊加兩日一夜「staycation」套票等行程,吸引到6萬名團友報名。

禤國全不諱言,當年的本地遊成功之處,在於旅遊巴上推銷出境團,加上7至8月暑假航空公司及酒店均有提供優惠價配合推廣,讓東瀛遊薄利多銷,賺到更多生意,「03年的營業額好過02年,但目前短期內無法出行,可能明年第二季才見好轉。」為免公司完全停擺,東瀛遊4至5月起推出網購平台,他認為因品牌的日本定位鮮明,較易贏得客人信心。

疫症持續多月,禤國全表示,今年東瀛遊的業務計畫皆被打亂,半年前也被逼要求員工放無薪假,幸而新加坡推出旅遊氣泡後,日本方面也在商討之中。現時其旅行社繼續就明年東京奧運策劃新產品,希望開關後盡快成行,「但我相信報團情況很難再有疫前水平。」

縱橫遊。

縱橫遊。

疫情驅使縱橫遊嘗試轉型網購生意,但常務董事袁振寧直言,就算再加上本地遊的收入,實際幫補作用有限。

縱橫遊於本港旅業停擺後不久即轉型網購生意,售賣酒水、水果及零食等產品。袁振寧稱,客人反應在3月市面上口罩貨源仍然短缺時會較佳,如今已見回落迹象。近月旅行社可承接30人本地團,縱橫遊推出多項行程,如綠色遊、環島遊、遠足團,他表示,稍後聖誕節及新年又計畫安排半島酒店下午茶、乘坐直升機等行程安排,冀可吸引不同需求的港人,「報名情況比預期中好,每日過百查詢、幾十人報名,但距離『成功』仍然很遠。」

袁振寧解釋,以往11月是旅行旺季,轉型業務只得原來生意的幾個百分點,「旅行社處境被動,將近一年『被停業』,我們甚麼都去試,起碼見步行步,努力正面面對。」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旅行社裁員、縮皮,並非到上個月才發生。」從事旅遊業逾40年,身兼香港旅行社東主協會會長的金怡假期董事長葉慶寧坦言,即使十多年前香港因沙士成為疫埠,旅遊業亦從未經歷如斯慘況。他指自去年6月社運事件影響下,入境旅行團大減,連帶跨境巴士無工開,早有業界縮減開支,苦苦支撐至今年農曆新年,「當時出境團及機票訂購仍有得做。」

惟疫情下旅遊業長達10個月幾乎零收入,葉慶寧直指,如非政府抗疫基金資助及保就業計畫,拖慢裁員步伐,旅行社早就捱不住,「保就業資助快將完結,10月旅遊業仍無起色,旅行社老闆不得不想辦法生存下去。」

葉慶寧所經營的旅行社屬中型規模,不超過70名員工,薪酬開支壓力比大型旅行社較低。他認為旅遊業作為服務行業,須靠員工的專業服務,故堅持保住員工飯碗,按個別崗位安排疫下工作,即使不上班仍獲兩成薪金,「我一個人都無裁走,現時最重要與同事一起守住公司。只要有人想出門旅遊,這行業一定有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