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600個億元「造芯」項目爛尾 地方政府捱批

兩岸

600個億元「造芯」項目爛尾 地方政府捱批
兩岸

兩岸

600個億元「造芯」項目爛尾 地方政府捱批

2020年11月19日 10:46 最後更新:11:58

中美科技戰之下,內地接連出現「造芯」爛尾項目。繼武漢弘芯上月因資金鏈斷裂被當地政府接管,芯片巨頭紫光集團亦深陷債務危機。此前,四川、貴州、江蘇、湖北、河北等多地至少有六個百億級別的「造芯」項目爛尾,損失驚人。地方政府被批評大幹快上,扭曲行業發展。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投資高達1280億元(人民幣,下同)的武漢弘芯,2017年成立,曾是武漢市明星項目,早前卻被爆資金鏈斷裂陷入停運危機,近日被武漢東西湖區國資全資接管。被視為弘芯招牌的該公司執行長、台積電前共同營運長蔣尚義已辭職。項目現場目前雜草叢生,連內地唯一一台價值5.8億元的7nm光刻機,也被抵押,狀態為「全新尚未啓用」。

紫光集團為北京清華大學下屬企業,以集成電路設計和研發為主業,屬國家重點支持行業。該公司被指長期依賴外部股權、債權融資輸血,自身業務缺乏造血能力,近期面臨13億元私募債務到期,尋求將私募債本金的9成展期半年兌付,但據稱未獲持有人會議通過。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面對美國芯片制裁,中國官方大力扶持半導體行業,點燃了各地一擁而上的「造芯」熱潮。今年以來,內地新增集成電路企業近6萬家,相當於每天新增超200家。一些建築工程、醫藥、服裝、水泥等企業也「轉行」造芯。業內人士分析,一些公司只是蹭熱度,因為只要將經營範圍修改成集成電路相關,就可享受地方減稅政策,或方便融資,「一個願打一個願捱」。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作為典型的資本、人才、技術的「三高」產業,半導體行業若無巨量資本和人才的投入,注定走不遠。近一年多來,包括南京的德科碼半導體項目、貴州貴安的華芯通、成都的格芯工廠、石家莊的昂揚公司等多個明星「造芯」項目,紛紛傳出夭折停擺,有的還牽扯騙取政府補助資金、國有土地等問題。輿論擔憂「造芯大躍進」恐爛尾收場。

月前國家發改委已經關注,批評一些無經驗、無技術、無人才的「三無」企業投入,部分地方政府盲目支持,強調將按照「誰支持、誰負責」原則,對造成重大損失的項目通報追究責任。相信各地的「造芯」熱潮即將降溫。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國缺芯的硬傷

2018年04月19日 15:28 最後更新:15:38

美國突然發出禁令,禁止廠商向中興提供產品7年,要令中興高科技產品因缺乏核心零件如芯片(即港人稱的晶片),而難以生產。

中國商務部發言人高峰反擊,指美方行徑引起市場對美國貿易和投資環境的普遍擔憂,且最終受傷害的是美國自身,因會喪失數以萬計的就業機會。他希望美方不要自作聰明,否則只會自食其果,也希望美方不要低估中方的決心。

商務部當然不是無的放矢,芯片是中國單品進口產品的第一位,中國在2016年進口芯片高達2270.7億美元,花費幾乎是排在第二位的原油進口金額的兩倍,且是連續4年超過2000億美元,芯片主要是由美國進口。

美國禁止向中興出售芯片等高科技產品,美國科技業難免受傷,但上述進口額亦明確告訴全世界,中國對美國芯片的依賴,中國相關產業勢受重創。例如沒有了美國芯片,中興的通訊產品及智能手機都可能無法生產。中國很明顯想在貿易問題上強硬回應美方,但美國棒打中興之舉,確是重重擊中中國脈門。

清華大學微電子學研究所長魏少軍曾撰文,點出中國芯片困局,指除了移動通信終端和核心網路設備有部分積體電路產品佔有率超過10%外,包括電腦系統中的MPU、通用電子系統中的FPGA/EPLD和DSP、通信裝備中的Embedded MPU和 DSP、存放裝置中的DRAM和Nand Flash、顯示及視頻系統中的Display Driver,國產芯片的佔有率都是0。

圖:魏少軍指出國產芯片的市場佔有率極低。

圖:魏少軍指出國產芯片的市場佔有率極低。

做成這個困局的原因有二。一是芯片的生產需要靠一代又一代的換代來提升能力,Intel、ARM等大公司的第一代芯片都有很多問題,但經過不斷換代,才會出現佳能良好的芯片,美國公司勝在市場佔有率大、銷售量大,因此換代速度快,芯片質素提升亦快,反觀國產芯片並不受市場喜愛,就算是內地公司都偏愛採用美國價錢平、性能佳的芯片,結果就令國產芯片更難生存。

二是,研發投入不足,國家除了重大專項如「核心電子器件、高端通用晶片及基礎軟體產品」及「極大型積體電路裝備及成套工藝」有投入研發高端芯片外,其他科研計劃就沒有這方面的投入,但這兩大專項平均每年在積體電路領域的研發支出只40、50億元,只及美國公司Intel研發費的5至7%。

正如國家主席習近平不斷強調的,只有把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才能真正掌握競爭和發展的主動權,才能從根本上保障國家經濟安全、國防安全和其他安全。中國不想給別人緊鎖咽喉,唯一出路就是加大、加快開發國產芯片,可惜這不是一時三刻做得到。落後就要捱打,再難、再慢都要做到芯片國產化,這一要政府加大力度資助芯片企業的研發,二要鼓勵中國用家有意識地支持國產芯片業,否則只圖美國芯片的性能好、價錢平,最終都可能面對外國的壓榨,付出沉重代價。

回顧歷史,中國在1989年前生產電飯煲的主要零部件都是由外國進口,但1989年六四事件後,外國禁止向華輸出有關的零部件,抵制中國,中國唯有立下決心自己研發,最終反而走出一條更壯濶的新路,或許同樣的經驗,中國在高端芯片又要再經歷一次,如習主席所說的「核心技術靠化緣是要不來的,也是花錢買不來的」,唯有靠自力更生、自主創新,無得靠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