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72小時內擊沈所有中國船隻!」說這狠話的人 有可能成為美國新防長!

博客文章

「72小時內擊沈所有中國船隻!」說這狠話的人 有可能成為美國新防長!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72小時內擊沈所有中國船隻!」說這狠話的人 有可能成為美國新防長!

2020年11月21日 10:44 最後更新:10:54

美國女學者弗盧努瓦引發的關注,只是美國媒體對於拜登政府中國政策猜測的一個縮影。

美國《外交事務》雜誌5個月前刊發的一篇文章,最近幾天突然「翻紅」。

美國《外交事務》翻紅的一篇文章。

美國《外交事務》翻紅的一篇文章。

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如何阻止在亞洲爆發戰爭」。作者是一位智庫女學者,米歇爾·弗盧努瓦。她在文中有驚人之語,揚言「美軍須有能力在72小時內消滅南海中國海軍」。

她的言辭雖然出格,但當時並沒引起太大波瀾。過去4年,美方對華極端強硬,類似聲音並不罕見。但美國大選投票後這十多天,這篇文章忽又引起各大美媒的轉載和解讀:

因為這個弗盧努瓦,突然成了拜登政府國防部長最熱人選。

弗盧努瓦。

弗盧努瓦。

美媒對於拜登政府中國政策十分關注,猜測的焦點在經貿、外交、國家安全等各個職位的可能內閣人選,都成為外界預測下屆政府對華政策的依據。

美媒說,現年60歲的弗盧努瓦,早已具備主政五角大樓的資歷。

1960年12月,弗盧努瓦出生在加州洛杉磯市。20世紀90年代克林頓時期,她就進入了美國國防部,擔任負責戰略方面的防長助理。2009年奧巴馬上台後,弗盧努瓦出任國防部副部長,主管國家安全和防務政策的制定,被認為是當時五角大樓「三號人物」。

正當事業如日中天,2012年,弗盧努瓦卻以「陪伴孩子」為由辭職,隨後將更多精力投入保守派智庫「新美國國家安全中心」。她是這家智庫的聯合創辦人,並曾擔任主管。

有人認為,就是在投身智庫這些年,她的對華立場日趨強硬。

即便淡出政界,弗盧努瓦也至少有兩次「險些」成為美國防長。

一次是在2014年11月。美國時任防長哈格爾宣佈辭職,當時盛傳弗盧努瓦將會接任。但弗盧努瓦主動拒絕,再次以「家庭原因」為由要求奧巴馬放棄提名她出任國防部長。

接著就是2016年。美媒披露,如果那年希拉里贏得大選,弗盧努瓦就將成為她的防長。

2016年6月20日,弗盧努瓦領導的「新美國國家安全中心」主辦活動,邀請副總統拜登發表演講。剛一上台,兩人相互寒暄,拜登突然笑著稱呼弗盧努瓦為「部長女士」。

他還對著滿場觀眾透露「秘密」:「你們知道嗎,我正在為她寫推薦信。」

在宣佈拜登當選後,美國媒體又爭相流傳著這個場景。當年的「希拉里政府」從未成為現實。但四年過去了,拜登自己成了「候任總統」。不用給別人推薦,他自己就能兌現對「部長女士」的承諾了。

緊接著,這位潛在美國女防長有關防務和安全問題的看法,尤其圍繞中美關係的立場,立刻引起關注。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弗盧努瓦今年6月18日發表在美國《外交雜誌》的文章再度「翻紅」。

文章的正標題「如何阻止在亞洲爆發戰爭」,看起來沒有問題。但副標題和正文一開頭,就開始釋放濃濃的對華強硬立場,聲稱美中戰爭風險陡增,而「美國威懾力減弱增加了中國誤判風險」。

有鑒於此,弗盧努瓦拋出了那段被大量轉載的話:

「如果美軍能夠發出可信威懾,在72小時內擊沈南海上中國所有的軍艦、潛艇以及商船」,那麼中方在封鎖或進攻台灣之前就會三思而行。

為使美軍具備這種可信威懾,她在文中以及過去幾個月接受《防務新聞》等美媒採訪時,提出了一系列建議。

比如美國政府必須增加投入,研發無人操作系統等新型軍事技術;裝備更多遠程導彈;增加在南海的軍事力量部署……她還建議,華盛頓應加大與印太地區盟友合作對華施壓。

弗盧努瓦展現的對華鷹派立場引來不少質疑。

美國媒體Consortium News發文,說如果選擇弗盧努瓦領導五角大樓,將是一個悲劇開始的預兆。這樣的選擇證明拜登將揮霍美國的明天與中國和俄羅斯進行軍備競賽。

而這「將是徒勞和災難性的,是為恢復美國日益衰落的帝國權力做無用功」。

弗盧努瓦會否出任美國防長,仍然深受注目。




深喉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Tags:

政府深喉

往下看更多文章

中國「產能過剩」?分析:美國操弄對華議程的最新話術

2024年04月18日 13:02 最後更新:13:18

美國財長耶倫16日再次炒作所謂中國「產能過剩」,聲稱解決產能過剩和更廣泛的宏觀經濟失衡問題,有助中國經濟發展。中國駐美使館對此予以駁斥。

「誠然,近年來中國電動汽車、鋰電池和光伏產品出口有所增長,但這是國際分工和市場需求的結果。」駐美使館發言人劉鵬宇指出,供需平衡是相對的,不平衡往往是常態,「解決這些問題主要還要依靠市場按照價值規律進行調節。」

內地觀察者網注意到,所謂「產能過剩」,是美國政客操弄對華議程的最新話術。作為著名經濟學家,耶倫近期無視經濟學常識,持續炒作中國「產能過剩」話題,受到多方駁斥。

AP資料圖片

AP資料圖片

耶倫本月4日至9日訪華,是今年首位訪華的美內閣成員。8日,財政部副部長廖岷介紹,雙方就發展中國家債務處理、世界銀行改革、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治理改革、反洗錢和反恐怖融資等全球性挑戰議題深入交換意見,同意在多邊渠道下就相關問題繼續保持溝通與合作。

廖岷表示,中美達成以下新的共識成果:一是由兩國財政部牽頭,在中美經濟工作組框架下就兩國及全球經濟平衡增長議題進行交流。二是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牽頭,在金融工作組框架下就金融穩定、可持續金融、反洗錢等議題持續開展交流。

中國社會科學院美國問題專家呂祥介紹,所謂「平衡增長」,包括許多議題:各國如何平衡自身的供給和需求,如何平衡自身的國家安全利益和經濟發展利益,如何平衡自身的利益和他人的利益等。

「平衡增長」一詞同樣暗示了美國的兩面性。呂祥認為,美國既想要借中國市場發展自身,又要打壓中國高新技術和優勢產能的崛起,這種兩面性對華政策預計會經歷一個長期過程。

至於耶倫等美國政客近期炒作「產能過剩」,呂祥表示,此舉實質上是希望中國給美國留時間。同時,「這些話是說給美國人聽的」,以配合現任總統拜登的連任競選。

去年9月,為落實中美兩國元首峇里島會晤重要共識,根據國務院副總理、中美經貿中方牽頭人何立峰與耶倫達成的共識,中美雙方商定,成立經濟領域工作組,包括「經濟工作組」和「金融工作組」。

「經濟工作組」由中美兩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金融工作組」由中國人民銀行和美國財政部副部長級官員牽頭。兩個工作組將定期、不定期舉行會議,就經濟、金融領域相關問題加強溝通和交流。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