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心理學家稱張祺忠是長期受心理虐待受害者

社會事

心理學家稱張祺忠是長期受心理虐待受害者
社會事

社會事

心理學家稱張祺忠是長期受心理虐待受害者

2020年11月23日 17:11 最後更新:17:32

專家稱這類人會較平常人易失控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港大機械工程系副教授張祺忠前年涉以電線勒頸,終致妻子陳慧文身亡,其後藏屍約一星期始被揭發。他否認一項謀殺罪受審,精神科醫生認為陪審團可考慮誤殺裁決,而臨床心理學家則指張祺忠受死者長期心理虐待,較平常人容易失控。

證人臨床心理學家鄭健榮指,張祺忠(小圖)受死者長期心理虐待,較平常人容易失控。

證人臨床心理學家鄭健榮指,張祺忠(小圖)受死者長期心理虐待,較平常人容易失控。

精神科醫生何美怡診斷張祺忠於案發時患上抑鬱,削弱其精神能力。而張或承受長期壓力,導致免疫力下降,終於前年感染細菌入院。何建議法庭可以考慮誤殺作為本案的裁決,但強調終究須由陪審團判斷。

臨床心理學家鄭健榮不論張祺忠本人、子女,抑或是其下屬均同意張祺忠在情緒控制方面有所缺失,「即使喺輕微嘅壓力之下,都會有巨大、唔正常嘅情緒反應。」鄭引述世衞標準指,張祺忠所受到的心理虐待已達到中度至嚴重程度,符合四個指標中的兩個,即個人侮辱或攻擊,以及在別人面前說出令張覺得傷害和侮辱的話。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鄭表示上述情況持續逾兩年,輕言「被告係家庭入面長期受到心理虐待、心理壓力嘅受害者」,張祺忠因此較常人容易失控,「感覺到佢係一個長期壓抑自己情緒嘅人」。至於張祺忠在事發後不斷撒謊的舉動,鄭認為他在長期心理虐待下,發展出「求生本能」,「學咗個求生嘅技能,就係去壓抑佢嘅情緒。」鄭對於張祺忠忘記案發片段並不意外,稱有研究表明,「當佢嘅情緒駕馭或騎劫佢嘅理性嘅時候,當事人可能完全專注唔到佢手頭上做嘅事情」。

控方問到人格測試(Chinese MMPI)的結果是否只適用於某個時間段,鄭不同意,指張祺忠通過了所有測試,亦有大量的佐證證明張祺忠的說法屬真實,故其適用的時間段很長,甚至數以10年計。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鄭又指,張祺忠會抑壓自己情緒,故臨床量表反映不到相關徵狀,但其子女均指出張祺忠被心理虐待的程度相當之高,例如張祺忠一度否認陳慧文多次當眾羞辱他,皆因長期的心理虐待為他帶來痛苦,故他需依賴自然兼理智的方法紓緩,但實際上不符合真相。

鄭續解釋,雖然張祺忠在控制衝動上沒太大問題,惟當他的情緒受刺激,所積壓的負面思想愈來愈多時,便會失控。張祺忠曾向鄭提及,行兇時其情緒或出現問題,但再三重申並不清楚箇中原因。

鄭同意張祺忠從沒提過關於他寫欠單或支票等事宜,雖然此事與自我控制無關,但反映了張祺忠受長期心理虐待,當陳慧文要求他寫下巨額欠單時,張祺忠完全沒有過問,並立刻照辦,是不正常的反應,斷定張祺忠的舉措受恐懼所操縱(Fear-driven behaviour),目的是避免妻子的語言暴力。

辯方案情今午完滿結束,控辯雙方將於明天進行結案陳詞,其後踏入引導陪審團及退庭商議的階段。

往下看更多文章

張祺忠殺妻案上訴得直撤定罪 案件發還重審

2024年02月02日 12:44 最後更新:14:50

因殺妻案被判囚終身的港大前副教授張祺忠不服定罪提出上訴,上訴庭裁定上訴得直,定罪撤銷,案件發還重審。

資料圖片

資料圖片

上訴方由大律師李澍桓代表,他指辯方專家證人臨牀心理學家鄭健榮曾指出被告在極大壓力下會影響判斷理智,審前覆核時已確定專家證供所涉及部分,但原審法官引導陪審團時卻指不需考慮鄭健榮專家意見作減責因素。控方回應該證供與減責相關,但影響不大。

上訴人張祺忠被控於2018年8月17日謀殺妻子陳慧文,承認誤殺罪和阻止屍體合法埋葬罪,但控方不接納誤殺罪,陪審團以5比2大比數,裁定張祺忠謀殺罪成,判處終身監禁。

港大前副教授張祺忠殺妻案獲准發還重審。(圖片來源:星島日報)

港大前副教授張祺忠殺妻案獲准發還重審。(圖片來源:星島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