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建議港府加派專員為海外運動員檢測。

第四波疫情持續,藝術表演及體育場地再度關閉,政府遂提出參考「旅遊氣泡」的做法,計畫與其他地區互建「藝術氣泡」及「體育氣泡」。疫情下本地體育界早已採點對點接送安排,確保運動員與社區隔絕,因而局部恢復足球、馬術賽事,但長跑等運動難免多人同時比賽,存在一定播疫風險,業界建議港府加派專員為海外運動員檢測。藝術表演方面,業界反映本港只有少數藝團有海外演出機會,縱使在氣泡下可到海外表演或參展,但失卻文化交流活動,對行內人的吸引力仍然有限。 

疫情下本地體育界早已採點對點接送安排,確保運動員與社區隔絕,因而局部恢復足球、馬術賽事。資料圖片

疫情下本地體育界早已採點對點接送安排,確保運動員與社區隔絕,因而局部恢復足球、馬術賽事。資料圖片

疫情所限,全球各地多個大型項目均取消或延期,體育及藝術活動也不例外。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日前透露,正與其他國家領事商議互建藝術氣泡及體育氣泡,讓表演者或運動員到埗後免檢疫參與大型活動或演出,其間不能接觸當地社區,細節仍有待公布。

香港田徑隊教練葉啟德認為,體育氣泡的構思原意良好,但即使運動員住宿及訓練地點與社區隔離,參賽時亦難免與他人接觸。他舉例,短跑項目可分隔跑道降低風險,田項如跳高、跳遠及投擲類則可分批作賽,但長跑等比賽的運動員眾多,起跑難劃分時段,加上比賽時或有近距離接觸,故存有一定感染風險,他相信馬術運動、網球等較少接觸的運動或較適合。

有體育教練指出,長跑比賽選手距離較近,或有較高染疫風險。

有體育教練指出,長跑比賽選手距離較近,或有較高染疫風險。

本月9日在港舉行的國際騎師錦標賽,大會已為多名從歐洲來港的練馬師及騎師,設立專屬「賽馬防護泡」,包括在指定住處檢疫、設獨立騎師室、專用交通往返住處及馬房,其間不得接觸社區人士,並須每日接受新冠病毒檢測。

早於今年9月,本地足球界也曾參考英超、歐洲及日韓聯賽的做法,以「氣泡形式」復辦賽事。為確保球員於安全健康的情況下復操,香港足球總會要求職業球員在操練以外於家居自我隔離,往返訓練場地時亦須乘搭專車。據了解,足總目前仍與政府當局商討有關「隔離泡泡」比賽模式的安排,當中包括參考早前復賽時使用的方案。

不願具名的長跑運動員早前曾到歐洲參賽,他認為,外國舉行運動比賽前的防疫措施可取,除要求各地參賽者出發前通過病毒檢測,方可登機前往比賽地,到埗後亦要經過大會安排的即場檢測,「大會安排專人幫我們做咽喉拭子採樣,確保我們『無事』才可入住酒店及參賽。」故他建議,本港推行體育氣泡時,加派專人為外來運動員檢測,以保障本地及海外參賽者的健康安全。

早於今年9月,本地足球界也曾參考英超、歐洲及日韓聯賽的做法,以「氣泡形式」復辦賽事。 資料圖片

早於今年9月,本地足球界也曾參考英超、歐洲及日韓聯賽的做法,以「氣泡形式」復辦賽事。 資料圖片

香港體育學院主席林大輝表示,體院在疫情下仍有派員到外參賽,例如乒乓球港隊近期亦有到鄭州出賽,但強調視乎疫情發展及賽事必要性作定奪。他相信,目前最安全是與內地城市建氣泡,「內地控制疫情做得好,確診數字亦好低,如果與內地城市做到是很大的鼓勵。」反觀疫情未受控的歐美國家,他則認為「太過危險」。

不過,身兼籃球教練的香港體育教練工會籌委劉嘉豪指,本港體育界的配套不及外國般完善,相信體育氣泡最終只能惠及少數精英運動員,以及個人運動項目。

體育氣泡以外,當局亦擬設藝術氣泡。香港藝術中心總幹事林淑儀表示,疫下各種計畫無奈告吹,包括率團前往加拿大的交流,以及邀請歐美、日本、台灣等地藝術家來港展覽等,只能延期或改辦網上論壇,故她歡迎藝術氣泡措施。

中英劇團往年也有到內地或海外演出,受疫情影響,原定明年5月於廣州公演的《血色雙城記》,亦將由實體演出改為綫上表演。行政總監麥蓓蒂認為,藝術氣泡有助劇團到海外演出,原則上歡迎相關措施,但目前本地戲劇表演場地關閉,在這前提下難以離港演出。她解釋,礙於演出成本問題,本地劇團大多於香港演出後,才會到外地演出,「如果明年四月我們未能在港演出,恐怕難以拍攝錄像予5月的廣州公演。」

體育氣泡以外,當局亦擬設藝術氣泡。 資料圖片

體育氣泡以外,當局亦擬設藝術氣泡。 資料圖片

戲劇表演以外,麥蓓蒂直指,演後座談會、工作坊等海外戲劇交流活動同樣重要,惟按照當局不讓本地表演者走進當地社區的說法,她擔心失卻海外演出及交流的原意,對行內人的吸引力有限。林淑儀認同,集中參與海外展覽以外,駐地藝術家亦會在海外駐留三星期至個半月不等,靠接觸新環境激發創作靈感,故認為藝術家證實無染疫後,仍被局限外訪的地方,對藝術發展未必是好事。她亦關注氣泡啟動後,當地有否足夠的病毒檢測服務或醫療支援可給予駐地藝術家。

事實上,疫情下外國同須關閉劇場,甚至不敢邀請海外團體演出。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陳敢權直言,現時控制疫情較藝術氣泡更重要,以過往較大型的外地巡演為例,往往出動全團100人,感染風險相應倍增,劇團不希望為演出機會影響團員安全。他又提到海外巡演需時一年籌備,氣泡雖擬明年推出,但暫時未見對劇團的幫助,他估計氣泡受惠者是獨立工作者和不須依附團體的樂手。

藝術發展局藝術教育範疇委員胡俊謙不諱言,現時只有極少數業界有海外演出機會,估計只佔行內總收入的百分之五,故藝術氣泡對本地演藝界的作用微乎其微,「防疫政策未做好,推行這些小政策無意思,在長期零確診之前,本地表演場地只會不斷經歷重開後再關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