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黎智英又要獄中過年 金牙大狀: 不能排除人大釋法

博客文章

黎智英又要獄中過年 金牙大狀: 不能排除人大釋法
博客文章

博客文章

黎智英又要獄中過年 金牙大狀: 不能排除人大釋法

2020年12月31日 17:45 最後更新:17:51

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上周獲高等法院法官李運騰批准以現金1000萬元等條件保釋候訊。律政司不服決定,今日(12月31日)向終院申請上訴許可。

終審法院3位法官馬道立、張舉能和李義批出上訴許可,准許律政司上訴到終審法院,排期2月1日處理正式上訴,到時會由終院5位法官審議。

張舉能將於明年1月11日接任為終審法院首席法官,接替退休的馬道立。黎智英保釋案將是張舉能上任後的第一宗大案。

終院批出上訴許可後,黎智英須還柙候訊,意味著他又要在又要獄中過年。

終審法院3位法官批出上訴許可,黎智英須還柙候訊。

終審法院3位法官批出上訴許可,黎智英須還柙候訊。

金牙大狀話,黎智英又要再還押,並不是對他特別苛刻。由於終院批出上訴許可後,意味准許他保釋的決定可能改變,若再讓他繼續保釋在外,可能有不能挽回之結果(例如潛逃),所以要求再還押,也是正常安排。終審法院只是「還原」黎智英之前不能保釋的狀況。

終院雖然批出上訴許可,但對律政司的申請的評彈亦多。

就律政司提出的第一項爭議,即認為高院法官李運騰對黎案保釋決定已屬於最終決定,所以終院有司法地位去處理保釋決定上訴。終審庭3位法官坦言,假如保釋決定是法庭最終決定而不能被推翻,律政司如有最新證據證明被告的潛逃風險增加,豈不能提出覆核?故終審庭3位法官指律政司對保釋決定屬性的立場令人驚訝。

至於律政司提出的第二項牽涉《港區國安法》的爭議,終審庭3位法官比較同情,此點爭議是律政司指原審法官錯誤理解《港區國安法》涉及有關被告保釋的章節(第42條)。律政司指《港區國安法》第42條列明「不准保釋為前提(No bail provision)」,除非法庭有理由相信被告不會重犯才得准予保釋。

終審庭3位法官同意這一點涉及廣泛而重大爭議,《港區國安法》第42條的條目或許更加可能與《人權法》和《刑事訴訟條例》有所牴觸。縱使本案是就保釋提出上訴,但該最終決定並非在於保釋批准與否,而是在於李運騰法官理解《港區國安法》是最終決定。

終審法院3位法官決定批出上訴許可,相信屆時主要爭拗點之一是《港區國安法》第42條是否「不准保釋條文」。

金牙大狀話,按終院3位法官判詞所描述,《港區國安法》第42條有關保釋的條文或許與《人權法》和《刑事訴訟條例》有所牴觸。要判定以何者作為依歸。

他認為,按道理即使3條法律真是有牴觸,《港區國安法》由全國人大制訂,《人權法》和《刑事訴訟條例》由特區立法會制訂,全國人大是中國的最高權力機構,應以人大的立法為準。

金牙大狀進一步推論,究竟人大常委會制訂的《港區國安法》,和特區立法會制訂的《人權法》和《刑事訴訟條例》何者為高的問題,應該由特區終審法院判定,還是由人大常委會去判定? 特別若終審法院判定是最終的,起碼對黎智英案而言是如此,人大常委會會否任由特區終審法院,對《港區國安法》如此重大問題,自行作終局解釋?

金牙大狀認為,不能排除人大常委會在2月1日終院開審前,會解釋《港區國安法》以厘清問題。




Ariel

** 博客文章文責自負,不代表本公司立場 **

往下看更多文章

特首政策組外判研究多數公開 高人:多做研究比拍腦袋決策好

2024年04月16日 21:50 最後更新:22:35

立法會今天(4月16日)召開的財委會特別會議,會上選委會界別議員江玉歡及工聯會梁子穎均關注,特首政策組進行的研究不對外公開的做法,認為並非所有報告都不能公開,除了一些敏感話題報告外的成果理應公開,對香港市民或企業也有幫助。江玉歡又指,一些研究如旅遊巴泊位的研究用了90多萬元去做報告,做完研究但仍有旅遊巴擾民的問題。

高人話,外界或許有點誤解,以為特首政策組的研究都是保密的,其實並非如此。特首政策組一年外判的研究費用2000多萬元,當中很多研究是公開的。他們選題時也有和政策局溝通,確保做出來的研究政策局能用得著。

高人形容,政府決策前多做研究,了解情況,然後才作出決定,比拍腦袋決策科學得多。但事實上不能說做了一個旅遊巴泊位研究就馬上可以解決相關問題,但做了研究可以讓政策局有更多數據和科學分析,以供參照。

他說,特首政策組有部分研究不公開,涉及費用大約1000多萬,包括就不同問題做的民調,以及其他合約研究,保密的研究有兩大類,主要是和施政報告相關的前期研究,以及就政府內部醖釀中的政策作研究,例如了解外界有無其他可行的政策選項,或者作為「紅隊」,挑戰現有構思中的政策,找出其中漏洞。由於這些研究和政府即將推出的政策緊密關連,故有保密的需要。

高人分析,特首政策組的預算和過去差不多,但本屆政府謀劃的新項目很多,涉及眾多未來的規劃,以有限資源完成更多工作,協助政府作科學決策,殊非易事。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