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蘇秦懸梁刺股學問大有長進 獻計六國合縱對抗強秦

史空穿梭

蘇秦懸梁刺股學問大有長進 獻計六國合縱對抗強秦
史空穿梭

史空穿梭

蘇秦懸梁刺股學問大有長進 獻計六國合縱對抗強秦

2021年01月06日 10:00 最後更新:10:56

戰國時候,有一位很出名的謀略家,名叫蘇秦。他曾經被奉為六國之相,提出合縱之策對抗當時強大的秦國,可惜六國之間互不信任,最終功虧一簣。

蘇秦 (網上圖片)

蘇秦 (網上圖片)

相傳,蘇秦拜政治家鬼谷子為師,學成之後,便出外遊歷,闖盪天下,並希望能獲伯樂的賞識,以出謀獻策。可惜,經過幾年時間,不單未有找到伯樂,連身上的盤川也花光了。無奈之下,只能穿著破衣草鞋踏上了回家之路。

蘇秦刺股 (網上圖片)

蘇秦刺股 (網上圖片)

回到家時,蘇秦已骨瘦如柴,全身破爛骯髒不堪,滿臉塵土。妻子見他這個樣子,搖頭歎息,繼續織布;嫂子見他這副潦倒的樣子,對他不瞅不睬;甚至連父母、兄弟姊妹都暗暗笑他。

蘇秦看到家人這樣對待他,十分傷心,於是關起房門反省,認為都是因為自己不爭氣,沒有好好努力學習,才得不到別人的認同。自此之後,他重新振作,每天努力讀書,由於每每會讀書到夜深。為了令自己保持清醒,蘇秦甚至會在打瞌睡時用錐刺下自己的大腿,使自己因為疼痛而精神興奮,能夠繼續讀書。而這故事亦是成語「懸梁刺股」的出處。

蘇秦獲封為六國之相 (網上圖片)

蘇秦獲封為六國之相 (網上圖片)

經過一年時間,蘇秦學問大有長進,終於得到了燕王的賞識。他分析當時的局勢,動以利害,提出合縱之策,讓六國聯合一起,共同抗秦,並獲授「六國相印」,令秦國往後十五年都不敢出函谷關。

可惜六國合縱,本來就是從各自的利益出發,根基不深。前332年,秦國派公孫衍出使齊國、魏國,一起征伐趙國,以此來破壞六國合縱,被趙王責備的蘇秦遂自請前往燕國說服後者攻齊報復,合縱於是便瓦解了。

往下看更多文章

「鄭人爭年」無根無據 惹笑眾人無意義

2024年04月15日 20:00

「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最早的典故是出自於法家學派的代表著作《韓非子》,在《外儲說左上》中有提及:「鄭人有相與爭年者,一人曰:『吾與堯同年。』其一人曰:『我與黃帝之兄同年。』訟此而不決,以後息者為勝耳。」

春秋戰國時期,鄭國有兩個特別喜歡胡吹亂謅的人。恰巧這兩人經常在市集上相遇,因此兩個同樣爭強好勝的人每次見面都免不了爭出個高下。有次,其中一個人(甲)就跟往常一樣,在市集中大肆吹噓:「諸位,你們應該知道,我就是我們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啊!」正在這時,另一個喜歡吹牛的人(乙)經過。他一聽甲這麼說,心中可不服氣,馬上反駁道:「你可真不要臉,明明我才是鄭國年紀最大的人!」兩人各不相讓,不消一刻就爭論了起來,周圍的人都抱著看熱鬧的心態圍了過來。

網上圖片

網上圖片

甲見乙一臉憋屈,心中得意極了。他清清噪子,故作玄虛地說:「你有甚麼不服呢?不瞞你說,我跟上古時代的帝王堯可是同年同日生,你怎麼可能會比我年長呢?」甲語音甫落,乙就馬上打斷道:「你可有所不知,我實話告訴你,我可是跟黃帝的哥哥同歲。這麼一算,還是我的年紀比較大。」甲真的被他的厚面皮所震驚到,立馬喊道:「你可別瞎說,以前都沒聽過你說這事。總而言之,我就是最年長的!」眼見甲要耍賴,乙也急得直跺腳。只見他瞪直眼珠子,高聲反駁:「怎麼又一下子又變成你年紀最大呢?明明就是你在胡說八道!」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被《史記》稱為五帝之首黃帝出生於西元前 2711 年,距春秋戰國將近1000年歷史,所以不論是甲和乙都只是在胡吹亂嗙。(網上圖片)

此時,有一位著名的學者經過集市。人們見兩人僵持不下,便請那位學者來做裁判,評定這兩個人到底誰是誰非。學者剛到就先把快扭作一團的兩人拉開,然後向甲問道:「你說你和堯同年出生,有甚麽證據嗎?」甲可沒想到要拿出甚麼證據,只得睜大眼睛,搖了搖頭。學者再次向乙問道:「你說你和黃帝哥哥同歲,又有什麽證據嗎?」被學者這麼一問,同樣沒有證據的乙也只好像甲一樣低下了頭。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堯畫像,由清代姚文翰所繪製。網上圖片

學者知道兩人都是信口開河說大話,為了讓事情告一段落他又追問道:「請告訴我,判定誰年紀比較大有甚麽用處呢?」「用處?」這兩個人一聽,異口同聲地把學者的問題重覆了一遍,然後大眼望小眼的沉默了下來。見兩人面面相覷,周圍的人都忍不住笑了起來,然後便紛紛散去。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戰國彩繪人物黑漆奩 (網上圖片)

後世據此典故引申出「鄭人爭年」這個成語,意指爭論的事情既無根據,又無意義;含貶義。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