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Facebook Feature Image

「民間探古隊」扭盡六壬 為官方補漏拾遺

社會事

「民間探古隊」扭盡六壬 為官方補漏拾遺
社會事

社會事

「民間探古隊」扭盡六壬 為官方補漏拾遺

2021年01月07日 09:00 最後更新:10:33

本港早有不同的保育人士,化身「民間控古隊」。

深水埗主教山驚現羅馬式配水庫,公眾讚歎舊建築之美,同時亦質疑古蹟辦何以走漏眼。其實,本港早有不同的保育人士深知缺人手、缺知識的古蹟辦時有疏漏,於是化身「民間探古隊」,為官方補漏拾遺。有潛水老手深入水底,尋找古炮、船錨及被淹沒的村莊,為水下古蹟留紀錄;有建築師醉心民居建築,願走入深山尋鄉村美景,用盡辦法復修原貌;有保育師翻箱倒籠,從海量的舊期刊中找出不被人所知的華美樓閣;有城市研究者則趕在推土機前,以相機記錄將拆的建築物輪廓,以相紙保住歷史見證。 

深水埗主教山驚現羅馬式配水庫,公眾讚歎舊建築之美,同時亦質疑古蹟辦何以走漏眼。資料圖片

深水埗主教山驚現羅馬式配水庫,公眾讚歎舊建築之美,同時亦質疑古蹟辦何以走漏眼。資料圖片

愛好潛水的香港水下考古總會主席胡名川,過往曾在赤柱對出水域發現逼擊炮彈,亦在蒲台島附近水底發現過一枚約6呎長古炮、粗鐵鏈及「大過個人」的船錨,他起初收到消息懷疑附近有沉船,多次前往尋找後終有收穫,但至今未找到船的主體。

當年古蹟辦曾向胡名川查詢古炮的事,其後不了了之,胡理解古蹟辦需靠政府批出預算才可跟進,慨歎當局從未支援水底考古,並指內地由國家設水下考古隊,購置價值百萬元的海底掃描器,將掃描器拖在船後可記錄駛過的海域水深,偵測到海底有棄船的話甚至可掃描船型,並以GPS記錄位置,「不用像我們用原始方法,用條繩去圍住」。

胡名川指購買儀器對政府而言不成問題,當局應主導考古研究,再由民間團體協助,因考古需大量人力物力,只靠民間自發難有突破。他又建議發現水底古迹時不需撈起,但應讓大眾得知有水底古物。

資深保育建築師李仲明除了活化歷史建築外,亦熱衷鄉郊保育,發掘山中村落,在學時期副修中國民居建築的他,曾與時任古諮會主席龍炳頤教授走訪新界東北多條村落,龍認同值得保留鄉村原貌,但無車路可到,復修後也難吸引村民回巢。荔枝窩村是兩人視察過的村莊之一,數年前的「荔枝窩客家生活體驗村」復村項目,李仲明有份參與,當年復修村屋及祠堂,需逐包建築材料推入村,村屋改作留宿用途,只為讓遊人「感受晨曦陽光打落灰瓦白牆,田地有霧氣升起」的農家生活。

北角皇都戲院。資料圖片

北角皇都戲院。資料圖片

李仲明笑言「村莊保育就是半日用來行山」,外國的偏遠村落不論居民人數多寡,政府亦會修一條車路或泥路,起碼滿足居民生活需要,反觀港府未照顧到所有村落,過往亦試過一提建路就遭民間反對,擔憂破壞環境。

近日馬鞍山村路附近綠化帶擬改劃建屋,李仲明曾負責山上鐵礦場活化項目,保留了本地少有的大型工業遺產。他承認建屋或對村落帶來影響,但城市發展與保育需取平衡,該處若擬建中低密度房屋可能較適合,擴闊新車路亦可改善當區交通,或令整個山區遺迹有更多資源保育。

李仲明強調,以保育為由留住建築後需活用。他曾協助大澳兩幢舊屋的業主緊急搶修,其中一幢獲評為二級歷史建築後申請政府資助維修,地舖單位租予農作社,另一幢改建為旅館,租金收入可填補維修保養費,助古迹可持續地發展。不過資助獲批往往需等候1至2年,涉及多個部門,有業主或中途放棄,他建議簡化流程。身兼鄉郊保育諮詢委員會委員的李仲明又指,本港暫未有檢視村落保育價值的前期研究,望日後朝此方向發展。

吳韻怡過去靠翻查歷史檔案,並確認內部結構未經改動,成功提升皇都評級。資料圖片

吳韻怡過去靠翻查歷史檔案,並確認內部結構未經改動,成功提升皇都評級。資料圖片

有份促成皇都戲院升格至一級歷史建築的建築文物保育師吳韻怡,過去靠翻查歷史檔案,並確認內部結構未經改動,成功提升皇都評級。她坦言通過翻查文獻找出具歷史價值的建築很講運氣,主教山配水庫正是有建築碩士生早年進行研究時,無意中發現圖則,並在配水庫曝光後馬上公開文件,才能加速保留配水庫的步伐。

吳韻怡曾任職古蹟辦,了解當局的注意力集中於戰前建築,她於是特別關注戰後建築的保育情況。她續說,建築界曾於上世紀30年代至80年代間,每季出版一本名為《遠東建築家》的期刊,介紹當時興建的特色建築,這本書於是成為她的探古目錄。其中一期提到一幢位於深灣的獨立屋,建築師以粗獷主義的風格設計,甚具當代特色。縱然未獲古蹟辦重視,但慶幸該建築物未有拆除的風險,仍有保留的機會。此外,吳韻怡亦會通過網上講及香港建築與香港歷史的專頁,甚至從舊香港電影中,找出至今仍存在的歷史建築,並以相片及電影,佐證其歷史價值。

香港水下考古總會記者會主席胡名川認為,當局應主導考古研究,再由民間團體協助。資料圖片

香港水下考古總會記者會主席胡名川認為,當局應主導考古研究,再由民間團體協助。資料圖片

縱然保育界扭盡六壬找出歷史建築,總有部分難逃清拆重建的命運。位於清水灣的邵氏片場,業主在17年宣布重建,只有部分歷史建築獲得保留。城市研究者何尚衡於是趕在重建前,拍攝建築物的特色及外貌,「官方相片是工程及勘探照,沒有人有系統記錄歷史建築的空間及特色。」

這種相片紀錄在近年市區重建步伐加快下,更見重要,何尚衡直言,港府忽視戰後建築的價值,並以唐樓為例,港英政府在1903年、1936年及1956年,均有改變《建築物條例》,令唐樓外觀出現變化。港府應根據重要的時代變遷,保留適當數量的建築物,而不是單看建築物是否有過百年歷史,從而決定歷史建築的價值。

往下看更多文章

濕地保育公園系統研究 發展局﹕不縱容「先破壞、後發展」行為

2024年01月18日 22:56 最後更新:23:41

漁護署正就建立濕地保育公園系統研究的第二部分作公眾諮詢。發展局指,政府致力保護自然環境,不會縱容「先破壞、後發展」的行為。

漁護署圖片

漁護署圖片

長春社聯同綠色和平發表關於北部都會區內濕地破壞的研究報告,指出區內計劃納入規劃的濕地中,最少78.7公頃遭破壞。蠔殼圍的濕地破壞情況,佔保育公圍擬議範圍超過一成,其次為新田。

漁護署圖片

漁護署圖片

發展局回覆查詢時表示,團體指稱約78.7公頃,共35個地點的濕地遭到破壞,由於時間關係未有機會逐一查核情況,未能在今天作出回應,但規劃署會盡快跟進。局方強調,政府致力保護鄉村地區的自然環境,特別是具生態價值的地區,絕不會縱容「先破壞、後發展」的行為。規劃監督即規劃署署長,一直根據《城市規劃條例》賦予的權力就違例發展進行執管。署方對位於或鄰近生態易受影響地區、具重要生態價值地區和自然保育地帶的違例發展,均會優先處理。

漁護署圖片

漁護署圖片

就新田科技城方面,發展局表示,有關建議發展範圍經過小心研究,620多公頃的建議總發展面積中,有151公頃以地域計座落於「濕地保育區」、97公頃座落於「濕地緩衝區」,實際上約六成四已經是棕地和已填平的魚塘等。餘下的魚塘建議填平作發展,當中一半已沒有養殖活動甚至已荒廢多年。而新田科技城屬《環境影響評估條例》的指定工程項目,須通過環境影響評估程序。

漁護署圖片

漁護署圖片

另外,環境及生態局回應說,第二部分公眾參與活動收集公眾及持份者對可行性研究下初步建議的意見,預計可行性研究將於今年上半年完成。在完成可行性研究後,政府將於下半年開展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下階段的詳細研究,預計最快可於2026/2027年度開展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的建設工程,並爭取在2031年完成第一期的工程。目標是整個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於新田科技城暫定於2039年全面運作前或同期落成。

漁護署圖片

漁護署圖片

政府會因應規劃及設立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的經驗,適時檢視其他擬議濕地保育公園的研究工作,但不代表只會於三寶樹濕地保育公園落成後,才跟進其他濕地保育公園的工作。

你 或 有 興 趣 的 文 章